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罗兄可否赏脸?小弟再敬您一杯。”

    罗子尘挺着肚子,仰起头,露出油光满面,小人得志的嘴脸。他不屑的瞥了说话那人一眼,拿起递过来的酒杯,一饮而尽。

    “罗兄真是海量啊!”酒桌上的世家子们纷纷阿谀奉承道,随之便是挨个儿的起身为其添酒。

    曾经这位臭名远扬的小霸王,如今可是京都的红人。

    论起原因,就要从前段日子锦州拒收物资案说起。这起案子如今调查的清清楚楚,罗家长子以权谋私,为了一己私利,竟打起了边关急救物资的主意,他私自克扣下朝廷拨付的救援款项,以次充好,想以生铁炼制的兵器蒙混过关,却被锦州知府识破,以致东窗事发,罗家上下皆被下入大狱,百年积攒的名声也毁于一旦。

    然而,边关危机未解,尚需大批粮草兵马援助,朝廷正一筹莫展,罗子尘却站了出来,声称愿意戴罪立功。

    也不知这位罗家庶子怎么会这么大的能耐,硬是在几日之内,将边关急需的一应物资准备齐全妥当。

    至此,罗家上下,除了嫡长子被扣在大理寺中,其余人皆被释放回府,罗老伯爵因此大病一场,危在旦夕。罗家上下现如今全靠罗子尘这个庶子撑着,只等着老伯爵爷咽气,伯爵府便会被他收入囊中。故而,罗子尘原先那些狐朋狗友听到风声后,都抢着巴结他。

    也是在这个时候,二皇子萧子元请命,愿意亲自运送物资前往边关,以振作众将士士气,于昨日带着物资离京。临出京不忘高喊不退突厥誓不还京,颇有一番壮志豪情,令世人动容,感慨大夏出了这样的皇子,定是上天庇佑。

    一切进展与萧子元料想不差分毫。出了京都,他便带上一队人马快马加鞭向前驶去。

    “殿下,有消息传回。”

    萧子元展开字条,脸上露出一抹厉色,随即将字条狠狠攥于掌心。想不到他们竟在定州筹到了粮草,此刻竟不知所踪。如此看来,负责押送粮草的必不是他先前所想的乌合之众,既对他有所防备,必然背后有高人指点。

    “拿舆图过来!”

    “是。”

    那批粮草决不能先于他到达边关,若不然一切谋划便毫无意义。想到这儿,他眼神扫视过舆图,静静思量许久,而后突然指向一处道:“传信,立刻加派人手,于此处拦截,记住!不必留下活口!”

    “是,属下领命。”

    原本还打算在附近驿站休息几个时辰,现下却也顾不上要累死几匹马了,他一定要尽早赶上薛家军,越快越好。想到这儿,萧子元再一次甩响了马鞭,绝尘而去。

    “主公,如此行兵,不仅将士们受不住,马匹也会被累坏的......”军队之中一名德高望重的老将上前劝说道。连日来,他们风餐露宿,一日只休息三两个时辰,士兵们早已疲惫不堪。

    “这个样子,便是到了边关,又怎会有体力与突厥对抗!哎!”

    薛寒逸沉默不语,他并非冷血之人,亦不会自私到不顾一众将士的死活。只他心中有他的打算,有他的顾虑。

    如今,边关危机四伏,尚不知还可以抵挡突厥几日,哪怕他们的军队到了边关,不上战场,于那些以为自己早已被朝廷放弃了的绝望的将士来说亦是一种慰藉。

    这种慰藉可以唤起他们最后的斗志,让他们存有活下去的意念。若是沈东明也能将粮草及时送到,部队短暂的休整一番,定然可以杀个回马枪,斩断突厥侵入大夏的念头,尽早退兵。

    只是,现在,他就算想下令继续赶路,却也不能够了。

    眼前突然出现了一队人马,为首的便是大夏此次派去支援边关的二皇子,萧子元。

    薛寒逸扬起唇角,早就猜到京都会有人阻拦,来的竟比他料想的早了一些,便趁此机会,短暂的休整也是不错的选择。只是来者不善,需小心应付才是。

    他翻身下马,快步来到萧子元面前,行跪拜之礼。

    “薛氏长子薛寒逸参见殿下。”

    “薛小公爷有礼了,不知薛小公爷如此阵仗,是要去往何处?”

    “启禀殿下,江州听闻边关战事告急,恰此时陛下却身体抱恙,遂未经请示便私自出兵,实属大不敬之罪,只大夏安危遭突厥搅扰,实是事出有因,这才有此下策,还望殿下恕罪。”

    传言,薛氏长子薛寒逸有大才,如今一看,谦卑有礼,倒像是个好拿捏的。

    队伍之中不见姜廷的身影,想来并未随行,既这位薛小公爷并未在他跟前提起此人,那他也不必多此一举,追究不放。薛氏一族向来安分守己,偏居一隅,皇位最后落于谁手,只要对江州有利,于他们而言并无差别,他只需晓以大义便好。

    “嗯,父皇常说薛氏大义,今日一见,果真如此。既是为了大夏,又何来恕罪一说。京都情形复杂,皇兄又是个耳根子软的,三弟更是装病多年,此次私炼兵器,意图谋反更是气的父皇一病不起,本王也是无奈,才决定亲赴边关!”

    这些话究竟是何意图,薛寒逸心中了然。萧子元无非是想告诉他,大皇子当不得大任,三皇子又是个意图谋反的乱臣贼子,皇位他萧子元势在必得,劝他识相一些罢了。

    只见他忽的翻身下马,来到薛寒逸身边,亲自将其扶起道:“如今,本王亦是奉命前往边关支援一众将士,既遇到薛小公爷,咱们正好可以同行,若是薛小公爷看的起本王,本王愿身先士卒,做你这大军的将领,带领将士们将突厥杀个片甲不留,薛小公爷以为如何?”

    薛家军中的将士们一听,心中怒意正盛,却见薛寒逸笑笑道:“怎的?二皇子此次支援边关难不成并未召集兵马?”那一双桃花眼笑的狡黠,让萧子元心中十分不自在。

    他将脸一撇,背着手面向江州大军,“小公爷有所不知,陛下病重,兵符......皇兄至今也没有找到啊......哎,此种状况,如何能调令三军?”话至此处,他突然回过头,看向薛寒逸道:“怎么?难不成,薛氏不肯为我大夏所用?”

    薛寒逸赶忙拱手请罪道:“殿下多虑了,既殿下愿亲自领兵奔赴战场,江州全军上下定会听从殿下调遣。”

    “嗯,如此甚好!本王绝不会忘了薛氏一族的功劳!”

    “多谢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