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宋家军有多少兵马进京?”

    “回禀大人,只三百余人。”

    “三百余人?”

    刑部尚书郭相言来回踱着步,心中暗暗分析时局利弊。大夏朝正值风雨飘摇之际,皇帝久病不愈,大皇子虽身负监国重任,却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陈国公称病多久,他便罢朝多久。而今,宋家军战胜突厥,无诏返京,却只余三百余人......

    “你是说宋家军押解着二皇子进京?”他刻意加重了押解二字,生怕自己听错,误判时局。

    “是,大人。”

    郭相言看着陈国公派来传递消息的人眉头紧皱,想那宋迟恭一介武夫,虽屡立战功,却是个耿直忠厚之人,若是二皇子萧子元果真前往前线送粮,又怎会被押解回京。

    自大夏立国到现在,宋家在边关战无不胜,朝廷战时补给及时,定昌伯爵府功不可没,罗家怎么就突然变了性子,打起了军需的主意。这当中......那罗子尘一个浪荡的庶子,而今却可以在短时间内凑齐军需......实在是匪夷所思......

    “哈哈哈......”郭相言大笑,他终于想明白了这当中的蹊跷之处。只怕这一切都是二皇子的计谋,本想着将罪名推给罗家后,自己护送粮草前往,以得到宋家的支持,而今却不知何故,被宋家识破了奸计,宋迟恭才会一怒之下将其押解回京,那个匹夫,岂是你们能惹得起的!

    而那陈国公,恐怕也是碍于自己兵力有限,这才派人传递消息过来,命他以捉拿叛党的罪名将宋迟恭拿下。看来,此局的关键在他郭相言呐!

    他捋着已经开始斑白的胡须,一脸得意。

    这么多年来,他谨小慎微,见风使舵。虽然朝野上下不少人背后叫他墙头草,但是他从不在乎,等这件事情过后,他便是从龙的功臣,到那时,看谁还敢在背后议论自己!

    “来人!传我令!集合兵马,火速赶往城门处,与我捉拿叛党!”

    只是等到郭相言赶到的时候,眼前的状况却与他料想的大相径庭,他的心里忍不住咯噔了一下。城门处虽围观百姓众多,却十分有序,依稀可听到他们窃窃私语,小声议论的声音,却无一人如方才陈国公派去报信之人口口声声的闹事喧哗,部队兵马整齐列队,人数倒是与报信之人所说不差,只高头大马之上的宋迟恭镇定自若的样子,仿佛一切尽在掌控之中,不见一丝慌乱。

    反观陈国公,衣衫不整,头发散乱。他的嘴角......看着像是血迹......难道事有变数?

    正当郭相言满心疑惑不解之时,却听陈国公命令道:“郭尚书,你还在等什么,宋迟恭企图拥兵自立,赶紧将这些反贼拿下!”

    听到陈国公这般命令,郭相言瞬间有了底气。能有什么变数呢,只不过三百余人,他手中的兵马,轻易便可将这些人擒获!

    “来人呐,速速将......”

    话还未说完,就被他生生咽下。此刻的郭相言只觉得喉咙发紧,身上直冒虚汗。那人......那位正朝着自己笑着的年轻男子,手中摩挲着的玉佩他识得!薛!是块薛字玉佩!当年薛国公老来得子,陛下为表心意,特地寻了上好的玉石,命工匠打造了一块薛字玉佩,送往江州,赐给了薛家长子,而当时奉命去往江州公干的正是他郭相言!

    难怪宋迟恭看着他带兵前来,一副不甚在意的模样.......原来是有江州做靠山,难怪宋迟恭敢押解二皇子进京,现在想来,只怕边关这一战,也是江州出兵解了燃眉之急!

    难道江州也想要那个位子?老奸巨猾的陈国公,这是要拉自己站队啊!郭相言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赶忙变了话锋,摆出一副笑脸,看着薛寒逸道:“若微臣没认错,这位可是江州薛氏,薛小公爷?”

    “正是在下!这位是郭尚书吧?这般匆忙赶来,可是收到了什么消息?”

    郭相言大脑飞速的运转着,只一会儿功夫,便见他拱手谄媚道:“微臣听说这边有百姓冲撞了宋将军的队伍,这才特意带人过来查看,既薛小公爷进了京,想来也无人敢闹出什么动静,在下便先告退了。”如今之计,于他来说,暂避,不参与,才是上上之选!想明白这些,答话间,他转身便要离开。

    “慢着!”薛寒逸笑笑,出言阻止道。“郭尚书来的很是时候,接下来的事情,还要仰仗郭尚书才是!”

    “什......什么?在下何德何能?”郭相言被逼无奈,只得待在原地,却连头都不敢抬一下。按理薛寒逸还不会对他起了什么心思,毕竟,他还什么都没做,那么留他在这里做什么呢?难道也逼他站队?

    “郭尚书不必紧张,只眼下有一案,需要吏部审理罢了。”

    “案子?什么案子?”

    “定昌伯爵府军需案!来人,将那喊冤的女子带上前来!”薛寒逸意味深长的看着郭相言,“此案重大,牵扯甚广,百姓当街喊冤,齐为二皇子鸣不平,既如此,今日我便擅自做个决定,当街审理此案,以示公正,以安民心,郭尚书以为如何?”

    郭相言闻言,身子不由自主晃了几下,京都是要变天啦,江州想要造反啦,二殿下的美梦只怕要落空,想到这儿,他再以余光瞥了陈国公一眼,当初那位老当益壮的国公爷此刻却似佝偻老妪,眼中再无斗志,如丧家犬一般,在下属搀扶下才得以站立。

    胜负已定,就算为了保命,他也定会毫不犹豫的投靠江州,这位走上前来的女子,他虽不识得,但以江州才名远播的小公爷的谋略,定早已将事情安排妥当,人证物证根本不需要他去操心,接下此案,便是他的投名状!

    “此法甚好,微臣定不负小公爷所托,定将此案审理的清清楚楚!以安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