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极乐之宴(2)

    小儿队一起表演由《应天长》曲子来伴舞的舞蹈表演结束后,给各个桌上送去新的下酒菜肴,包括群仙炙、天花饼、太平毕罗、乾饭、缕肉羹、莲花肉饼等

    金蛇殿殿主起身,离开座位出去了。宴会到此宣布暂时休息。百官们都退出殿门,前往幕帐里休息。短时间之后,他们回到各自座位上,并再度向殿主行叩拜之礼,然后才敢坐下。敬第六盏御酒的时候,笙单独奏起慢曲。向中书省敬第六杯酒的时候也奏慢曲子。在向百官敬第六杯酒的时候,乐部奏的是《三台》,舞者跳起舞来。这时左、右军的球队到场上来表演球赛。他们上场之后很快在殿前立起球门,球门高三丈左右,装饰了五色彩络。球门两柱的距离仅一尺左右。左军球队队长是苏述,他和他的队员们头戴卷脚幞头,穿红锦袄,一共是十几个人。右

    军球队队长是孟宣,他的队员也是十几个人,一律穿青锦衣。球队入场后到比赛开始之前,乐部吹起哨笛,敲起杖鼓。球赛开始时,球在左军的队员之间相互传递,他们只用轻缓的动作相互传球,到了两个副队长之间他们俩用轻缓的动作彼此传递。就这样,他们把球推到了一个位置,在那个位置上,他们的队长能很方便地使用大赚这种击球的技法把球往球门送。轮到右军拿到球。右军的队员们]拿到球后,也相互传球,用轻缓的动作彼此传递,副队长按照之前的方式把球传给队长,队长用大赚的技法把球送人球门。哪个队击球进球门的次数多哪个队获胜。获胜的队会得到银杯和一匹彩色锦缎作为奖品,之后要向殿主叩拜谢恩。在叩拜谢恩的时候,他

    们要把那匹锦缎摊开,分披在所有队员的身上。输球一队的队长要挨鞭抽,而且要用黑白油彩把他的脸涂花。这时,给各个桌上送的菜肴是假鼋鱼和蜜浮酥捺花现在要敬第七盏御酒了。在向宰相敬第七杯酒的时候奏慢曲子。向百官敬第七杯酒的时候仍然演奏《三台》,舞者表演舞蹈,结束后,参军色又出来致辞并且引导女童队人场。被选入左、右军女童队的女孩都年轻漂亮。这一天到场演出的有四百多人。有的戴花冠,有的把头发梳成仙人髻。她们身上穿的是黑红两色相间的衣裳,有些戴着卷曲花脚幞头,穿鲜亮的红黄相间的绣花锦衣而且在衣服上镶了金色的丝线。所有这些女童的装束都是标新立异的,是最时尚的。每个女童都打扮恰到好处,十分得体。杖子队有四个领头的,都头戴曲脚向后卷指天幞头,头发上都簪了花,身上穿的是红黄相间的宽九袖衫和义斓,手里拿着银色头部的杖子。这四个女童在南京城里都是有名气的,分别叫陈奴哥、俎姐哥、李伴奴、双奴,其他女童是没法和这四人相比的,所以就不在这里叙述了。每个领头的女童都由杖子队的四个队员簇拥着。这四个领头的女童头发梳成仙童丫髻,穿着仙裳,手上持花,走路时踏着舞步,和各自的四个簇拥队员排成一列前进。每当她们跳《采莲曲》的舞蹈时,殿前就会到处出现莲花,殿周的栏杆上也显现出了杖子队的队名这时参军色出来向杖子队发问,于是杖子队的一个领头就开始朗诵颂诗,她的队员们]则边唱边舞。乐部一直在演奏《采莲曲》,为杖子队的舞蹈伴奏,一直到杖子队跳完这个曲子为止。在《采莲曲》演奏完了之后,所有的艺人都跳起舞来,而且唱中腔。待到中腔唱完之后,又有一个女童出来朗诵,然后她引导杂戏艺人入场,杂戏开始表演。杂戏表演也分前后两段。杂戏演完之后,参军色又出来说了一些话,把女童队领到场上来,让她们做谢幕前的最后一次表演。于是女童队合唱了几支曲子,踏着舞步退出场。和小儿队相比,女童队表演的节目在内容和艺术层次上都高得多。与此同时,新的菜肴又送到各桌上,有排炊羊、胡饼、炙金肠。敬第八盏御酒的时候,有一位歌板的演员上场演唱踏歌。向宰相敬第八杯酒的时候仍是演奏慢曲子。在向百官敬第八杯酒的时候,乐部仍然演奏《三台》,场上东所有艺人群舞。乐部转而演奏一些曲破,舞者也转而跳舞旋。这时送往各桌的下酒菜肴是假沙鱼、独下馒头肚。

    敬第九盏御酒的时候,乐部演奏慢曲子。第九杯酒的时候,乐部仍是演奏慢曲子。在向九杯酒的时候,乐部仍是像前面那样演奏《三台》舞者则在场上跳舞。为跳舞伴奏的音乐和在敬前几杯酒时相同。接着左、右军的相扑队上场来表演。这时送往各桌的下酒菜肴是水饭和簇打下饭。接着,殿主起驾结束祝寿,返回内廷。祝寿御宴上用的酒盏大如菜碗,且有手柄。殿上那

    些人用的酒盏都是纯金的,两廊上用的酒盏都是纯银的。所有的食器都是镀金或镀银的铜制和漆器碗碟。御宴结束以后,所有臣僚都被赐予花朵,在帽子上都簪上赐予的花朵回各自的家。跟班喝道的仆役们也个个簪花,而且能从朝廷的官库领到些赏钱。女童队的所有队员们从右掖门退出大内。南京城里潇洒的有闲阶层的年轻人都争先恐后地用昂贵的容器装上高级的饮食酒果,迎接女童队。女童们都骑着骏马,她们中有些人戴着用花朵编成的花冠,另有些人着男装。她们在御街上驰骋,展现自己的悄丽。沿路围观的人把路堵得水泄不通。在省试发榜后,金蛇殿殿主给及第的士子们赐宴,结束后的情景也是这样。

    等到金蛇殿殿主在宝津楼里坐定之后,诸军百戏的节目就在宝津楼下开始了。首先上场的是十几个鼓手,其中一个艺人手里摇动着一个双鼓子,走到台前对观众说了些迎宾的颂辞。像这样的双鼓子手在台上往往要唱“青春三月蓦山溪”这样一首曲子,在他唱完之后,笛子就吹了起,鼓声也响了起来。一个头上戴着红头巾的人开始舞动一面大旗,接着狮子和豹子开始入场。动物在驯兽者的指挥下做着起立、蹲下、前进后退的动作,它们的动作快速、灵活、有力,表演完后就退下去。接着出来一个头戴红头巾的人,他的双手各执着一面白色的旗子。他在台上又是跳跃,又是打旋,像一阵旋风似的,这个表演叫“扑旗子”。然后上台表演的是爬竿、翻筋斗之类的节目。这个表演完后乐队开始演奏,琴师也开始抚琴弹奏小令曲。这时有百多个穿着花哨衣衫的年轻健壮、士兵模样的人在几面旗帜的引导下出现在台上,手执雉尾、蛮牌和木制的刀子。他们先是站成整齐的行列向观众行礼和跳舞,接着开始变换队形,依次摆出“开门”“夺桥”等阵势,然后排列成“偃月阵”。这时乐队又奏起了《蛮牌令》的曲调,同时有两个小厮从“偃月阵”里出来。他们面对面地跳舞,在跳舞中加进了彼此击刺的动作。不一会儿,其中一人奋起向对方刺过去,他的对手就装作被刺中而直挺挺地扑倒在地,同时趁这个机会悄悄退场。接着从“偃月阵”里陆陆续续地出来五对或七对人,每一对都是这样既对舞又对刺,然后一人装作被刺倒,而后悄悄退场。或是以枪对蛮牌,或是以剑对蛮牌,不一而足。这时突然发出一声如霹雳的巨响,这个巨响名为“爆仗”。巨响声过后,那些持蛮牌的人都从台上退下去。台上烟火大起,出现戴着假面具披头散发、口中露出狼牙而且吐出烟火、状如鬼怪的人。他的上身是青碌石色彩、饰以金花的短后衣,下身是饰有金色花朵的黑裤子,赤着脚,手上提一面大铜锣。那铜锣绕着他的身体飞舞,随着他的身体和四肢的动作以及他的步伐而进进退退,这个表演叫“抱锣”。他在台上绕了几圈,有时候停下来放一下烟火。不一会儿又是一声爆仗响起,乐队开始奏《拜新月慢》。台上出现一个面上涂青绿颜色还戴着面具的人。面具上的眼

    晴是画上去的火眼金睛。他的身上披的是豹皮,腰上系着绣花的锦看带,这个角色叫“硬鬼”,通常拿着刀斧杵棒一类的武器,在台上踮起脚尖走路,即便站立的时候也是踮起脚尖的。在台上做出驱鬼或捉鬼、觅鬼、倾耳听鬼的动作。这时又是一声爆仗响起,台上出现

    个人,他戴着面具,长着长胡须,穿着绿色的展裹袍子,脚上穿着靴子。他的样子有点像打鬼的钟馗。在他的旁边,有一个人敲着一面小锣伴奏。这两个人的表演叫“舞判”。接着走上台的是两三个皮包骨头的瘦人,似乎浑身上下都涂上了白色粉末,他们的脸是雪白的,两个眼眶似乎在放光芒,看起来简直就像髑髅。腰间系了看带,还戴着绣花的锦围肚,手里拿着可以弯曲的手杖,他们一直在做各种滑稽的动作,步履踉跄,好像在演俳戏。这个表演被称作“哑杂剧”。这时爆仗又响了,台上马上涌起一股烟火,台上的人伸手不见五指。在这股烟雾中,冒出七个人,个个披

    头散发,而且身上布满文身。他们身上穿的是青纱的陆结台面最的员来短后衣,腰间围着看带和锦绣的围肚。其中一人戴顶插有金色花朵的小帽,手中拿着白旗。其余六人只戴头巾,手中拿的都是真刀。他们在台上相互格斗击刺有的人似乎脸被打破了,胸膛也被破开了,这个表演

    的名叫“七圣刀”。突然间爆仗又响了,跟着又是一股烟火冒到台上来,浓烟在台上扩散。他们用青色的帐幕把烟围起来。这时台上出现几十个人,个个都戴着假面具,穿着奇异的服装,看起来就像庙里的神鬼塑像。这个表演叫“歇帐”。爆仗又响了,台上的帐幕被卷了个人击着起来,这几十个人同时退下去。接着有人面小铜锣上场,跟在他后面上场的有百十人,有的用头巾裹头,有的梳着双髻。这些人穿着不同颜色的服装,只胳臂露在衣服外面,都有围肚和看带。他们的脸上搽了黄色、白色的粉末。这叫“抹跄”。每个人手里拿着一把木质掉刀,在台上排成整齐的行列。这时候那个击小铜锣的人开始发命令,让这些人做各种舞蹈动作,以及鞠躬行礼的动作。在这些动作都做完之后,击小铜锣的人继续发号令,让他们做了几次队列变化的表演。然后,这些人排成一字长蛇阵。接着,每次有两个人从长蛇阵里走出来。出阵之后,进行一番格

    。他们一对一对地表演各种夺刀、击刺的动作。等这些表演都结束之后,突然有一个人把刀往台上一扔腾空跳起,瞬间就落下,全身着地,他的背部与台面相撞而嘭然出声,这个表演叫“扳落”。在他做完之后陆续有几十对人来做这个“扳落”表演。在这些表演结束之后,台上出现一个扮成乡下佬的演员。当他在台上念诵一番,一个扮成村妇的人上场来。他们俩见面以后,拿起棍子,相互捅过来捅过去,好像在斗殴。最后,乡下佬用手中的棍子把村妇挑起来,背在自己

    的背上,退下台去。这时,后台乐声大作,诸军的演员集合起来,在台上演出一段杂剧。然后露台弟子出来演出一段杂剧。那时露台弟子中走红的是萧住儿、丁都赛、薛子大、薛子小、杨总惜、崔上寿等人。至于在当时名声比他们低的露台弟子还有很多,这里就不提及了。露台弟子演出合曲和舞旋,接着是诸班直和常人祗候的弟子表演马术。最先出场的是一个人空骑马,这叫“弓引马”。接着是一个人舞动着一杆旗骑在马上冲出来,这叫“开道”。在开道之后,是一个人在马上抱着一个红绣球上场,在球上系着一根红色的棉索,他把红色球掷到地上之后,就有若干人骑着马手持弓箭追红球,并向它射箭。用左手指来抠拉弓弦,发箭的射法叫“仰手射”,用右手指来抠拉弓弦发箭的射法叫“合手射”。这种向红绣球追射的活动叫“拖绣球”。接下来,有人把柳枝扎成的圆圈立在地面上,然后有几个骑马的人上场。他们用弓或弩来把划子箭射

    向柳枝扎成的圆圈。这就叫“蜡柳枝”。还有一个人先在一个轮子的圆周上插十多面小旗,接着他把这个轮出的地走这着,便有人将之驮在自己的背上,然后骑上一匹马奔驰,这叫“旋

    风旗”。还有骑手挺立在正在奔跑的一匹马上,这叫“立马”。有个骑手让自己的双手捉住马鞍,同时纵身使自己的身体离开马鞍,双脚落地,而在双脚刚落地的那瞬间又从地上跃起骑到马鞍上,这样的动作叫“骗马”。有的骑手用他的双手握牢镫裤,然后让他的下肢在马的后秋盖上左右甩动,这个动作叫“跳马”。有时候他会双脚踩着马镫直立起来,屁股抬离马鞍,然后把他的右脚抬起并挂到马鬃上,而左脚却还留在镫里,这时他只用左手把住马鬃,这个动作叫“献鞍”,也叫“弃鬃”。有时候,他整个人的正面朝后、背面朝前地坐在马鞍上。有时候两手握住镫裤,肩贴在鞍桥上,两脚垂直向上伸,脚底朝天头朝下,这种动作叫“倒立让双脚从空中落到地面上,脸和身体的正面朝天,马倒拖着他往前走。过一小会儿,他又跃上马鞍,这些动作叫“拖马”。有时他让自己的左脚留在马镫里,右脚脱开马镫,屁股离开马鞍,让他自己的身子处于水平状态,然后逐渐把他的上身转到马的左侧,右手抓住马鞍,左手抓住马鬃,身体的正面朝向前方,右脚垂直下探,脚底触及地面,随着马向前,这个动作叫“飞仙膊马”。把右腿缩回,全身蜷成一团,贴靠在马身的侧,这个动作叫“镫里藏身”。伸出右臂搂住马鞍,身体的正面朝前方,伸出一条腿使脚尖在马行走的过中不断点触地面,这个动作叫“赶马”。一只脚在脱马瞪之后往后伸去,以钩住马的后秋,然后让自己的身子下俯,并向下伸出一条胳臂,使自己的手触及地面,这个动作叫“绰尘”。走在地面上,放任马往前走若干步之后,追上去抓住马的尾巴,并纵身跃上马背这个动作叫“豹子马”。还要横躺在马鞍上,手里舞弄着刀剑,或举着重物,或耍着大刀、双刀等兵器。在

    马术表演完以后,有一个穿黄衣服的年老的军土走上台来,人们管他叫“黄院子”。跟在他后面上台的是几个手执小旗的人们。他们拿的小旗上都绣着龙。这几个人是充前导的。后面走上来的是一百多个骑着马的来自大内的年轻女性,人们管她们叫“妙法院女童”,他们年轻漂亮,但全着男装,头上戴着短顶头巾,衣裳的料子是各种颜色的绣花锦缎。她们穿的是捻金丝番段

    窄袍,还有红绿两色的吊敦束带。马笼头上镶着玉石马嚼子全是金色的。马镫子上镶了宝石,连鞍垫上都绣了花。个个光艳照人,香气袭人。这一队女骑手路奔驰到宝津楼前,跑了几个圆圈清晰的鼓声响起,女骑手中有人出来表演一些迅猛的马术。其中名叫许畋的人(他是大内的近侍)是这个马队的押队,发号令让马队排成一列。这时鼓声又响起,所有的女骑手同时跃身下马,一手持弓箭,另一手揽着缰绳,向观众行男子的礼数,向皇帝跪拜磕头,山呼万岁鼓声又响起,她们骑到鞍上。大内凡是着男装的女性,的带打都是对别人行男子礼数的吧。这些女骑手上马之后又在宝津楼前盘旋绕圈并表演若干个队形变化。然后均分成两个队列。接着,分别从这两个队列中陆续两两出列,相互配合左右奔驰,做各种“仰手射”和“合手射”的动作,拿着短番枪,拿着短木棍,骑在马上在宝津楼前的开阔地上对打起来。表演结束,就退下去乐队开始演奏起来。在宝津楼前的空地上立起用彩绘的装饰的小球门。一百多个穿着花花绿绿衣裳的男演员出场。他们一律戴着裹角子向后拳的曲花幞头,有一半的人穿的是红色的锦袄子,另一半人则穿青色的锦袄子。袄子外罩着肥大的襕裳,腰间围着带子,脚上穿着丝鞋,他们骑的是驮着雕花鞍子、绣花鞍鞯的驴子。上台以后,他们分成两队,每个队有个队长。队长里拿的是球杖,杖上饰有彩画、他们要表演的节目叫“小打”。这个节目开始时,由一个队的队长用球杖把球子

    钩起,使它离开地面,然后用球杖耍弄着球,尽力使它不落地。当球一落地,两个队的人来抢这个球。谁把球抢到手,就立即把它交给自己的队长。队长得到队员抢来的球以后,便立即把球往球门击过去。如果击进小球门而坠入“球盂”中,就算是赢了。当队长想把球往小球门击去时,另一个队的所有队员都蜂拥过来阻拦。就这样争来夺去直到双方都分别赢得定的分数,并向金蛇殿殿主叩头谢恩,“小打”这一节目才算结束。之后黄院子又领一百多个来自于大内的人。上台,这些人的打扮和“小打”那些人类似,所不同的是后上台的这一百多人有珠翠装饰,腰间都围着玉带,脚上穿的是红靴,骑着小马,他们]表演的节目叫“大打”。他们对骑术非常精通熟练,对坐骑的控制十分到,一举一动轻巧优美,每一个场面都像是一幅图画,非常美。宝津楼前的诸军百戏表演就这样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