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章 有个寺庙

    走在漆黑一团的洞穴内,发现不少水生植物,采摘几种少见的,水蓑衣、双心苔、砗磲藻等,探索到洞穴最深处,来回走了一圈,却没发现特别的物品。

    林逸昊习惯性摸下巴:「怎么会呢?是我遗漏掉什么?对了!」

    运起望气术,在洞穴深处有一块泛着微微翠绿青光,抹开泥巴挖出一颗大河蚌,估计能平躺一个成年人在里面,太巨大沉重只能显露出上壳。

    望气术看到的翠绿青光,是从这河蚌缝微微散发,喃喃自语道:「不会连河蚌也成精吧,要怎么打开呢?」

    还好储物空间有带盐,将河水和盐混合,泼在河蚌上,过咸会让蚌壳吐沙。

    找了几块稍大的石头在旁预备,等了一盏茶工夫,河蚌受不了开始吐泥,林逸昊趁机将长条石头卡在缝隙,用力撬开蚌壳,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河蚌内除了一颗比棒球稍大的蓝色珍珠外,还有一小汪翠绿液体,赶紧用玻璃瓶接好,感觉就是好东西,等回去再问问白曜。

    确认没有遗漏后,便游出凹坑,回到芦安河边,祭坛上村民已经散去,不知道农田引水是否恢复了,没打算再回丽水村,之前跟崔大妈打听到另一个靠近的大村庄,沿着芦安河朝东走五十四里的「泗水村」,擦干身体趁天色未暗,应该能在天黑前抵达。

    马不停蹄地跑,总算在刚入夜抵达泗水村,喘着大气:「呼呼,好险不用露宿荒野,怎么这么安静?」

    泗水村规模比丽水村大许多,但晚上也不会这么死寂,马上警觉起来,取出澄净念珠,另一手握着鱼鳞,从最靠近的一户探查,蹑手蹑脚小心推开茅草门,里面瞎灯黑火,藉着月光慢慢走进。

    「这是?」

    地上倒着一对老夫妻,七孔流血死状惨烈,用茅草沾起血液一嗅,腥臭黏稠,这是中毒?

    接连推开几户人家,都是倒地毒发身亡,死亡时间没有间隔很久,要同时全村暴毙,应该是蛊毒一齐引爆,会是张威他们吗?

    正考虑要不要退出村外,避免与张威那群人碰面,屋外便传来交谈声。

    细小的男声道:「快点把老大吩咐的蛊虫收回,就换下一个村庄。」

    轻盈的女声撒娇道:「讨厌!这么晚还要忙碌,不如我们偷跑吧?」

    男声不耐烦回道:「哼!你以为我不想,我们都被种了蛊,不听话你是想死吗?」

    女声不死心又怂恿说:「趁他睡觉偷偷下手不就可以吗?难道你一辈子都被他控制吗?想想阿华,被当成诱饵给鳖精生吞!」

    两人边说越走越远。

    林逸昊在屋内屏息以待,等声响走远才放松喘气。

    「真恶毒,除灵世界非现世,不会被搜捕,姿意用一整村人性命炼蛊!」

    如果自己没解蛊毒,也会被这样控制,丽水村的人该不会也...

    不确定他们是否会在村中留宿,但林逸昊不打算多做停留,离开泗水村继续顺着河往东走,有水源的地方容易有人落户,凭着月光摸黑前行。

    直到天亮,才在一棵树上跳下,在树干上睡得不安稳,走到河边照着脸,原本就瘦弱,现在黑眼圈深沉,捧一把水清洗脸,怕有寄生虫,只饮用瓶装水解渴,正当在河边休憩时,不远处有一道人影缓缓走来,听到后方有脚步声,回头望去,是个灰布袍小沙弥,挑着水桶来打水,小沙弥与林逸昊四目视线相对。

    小沙弥放下水桶,双手一合微笑道:「施主有礼。」

    林逸昊赶紧回礼:「小师傅好。」

    小沙弥用木桶打满水,起身准备离开时,犹豫一会儿后,回头看了一眼说:「小施主可需要帮助?」

    一夜狂奔下,原本开口的鞋子已经分家,索性光着脚丫跑,现在全身狼狈,衣服又脏又破活像个小乞丐。

    林逸昊讪讪一笑心道:「正好需要问路,不如就跟小沙弥一起。」

    点点头道:「小师傅心善,我在荒野中迷路,可知最近的城镇在哪?」

    小沙弥微笑道:「离最近的城镇是彩莲镇,不过也要走半天路,如果不急的话,可以到我们寺中饮口水,吃些斋菜再前行。」

    连续两天吃干粮,不太想吃那些无味的饼干,点头答应去寺庙蹭顿饭,不好意思吃白食,路上和小沙弥轮着挑水,路上得知小沙弥法号圆智,跟住持师父居住在寺中,可能看林逸昊年纪相近,毕竟现在外表只有六岁,不再掩饰坦露出童真。

    话匣子打开,才知道现今是元朝,而林逸昊身处之地不在宝岛,至于在哪圆智小和尚也不清楚,现年龄八岁,从小到大都在寺中长大,最远只随师父到过彩莲镇化缘。

    约走了半小时,已经能远眺一座百年古刹,古刹落座在山脚,周围人烟罕见,只有一块菜田,一条人踏出的小道,踩上石阶近距离观望,寺庙破败不堪,有些地方还漏风,牌匾上写着「青莲寺」,帮圆智小和尚将水注入水缸,便随着进寺内。

    原本七月流火特别炎热,一进内里气温降了不少,说不出的凉爽,外面看起来破败不堪,但寺内打扫得很干净,梁上也没有灰尘蛛网,寺内主殿供奉一座古佛,一位身着红色袈裟的老僧,盘坐在神龛前,红色袈裟有些老旧,但是看得出有用心清洁维护。

    圆智小和尚掷一佛礼:「师傅,我带回一位迷路的小施主,想请他用些斋菜。」

    老僧从坐禅中苏醒,缓缓转过身来,林逸昊赶忙上前双手合十:「大师多有叨扰了,小子王一喜,在山野中迷路,偶遇圆智小师傅,厚颜讨碗斋菜。」

    老僧面容苍老,双眼却分外有神,脸上银须垂长,脖上挂串一颗颗核桃大的佛珠,缓缓开口道:「阿弥陀佛,老衲法号了善,小施主不用客气,佛渡有缘人,既然相遇就是缘法,请自便吧。」

    了善大师继续闭目静坐。

    林逸昊和圆智轻步离开主殿,圆智带着去菜田摘取几样青菜,来到寺庙偏殿外的灶台,林逸昊趁圆智洗菜时,快速用打火机生火,圆智洗完菜看到火已生好,惊讶了一下,简单拌炒就可以上桌。

    桌上摆着炒青江菜、川烫油菜、三块蒸红薯交叠,等圆智去请了善大师来,才开始用餐,没有特别调味,但是吃出菜的新鲜原味,了善师徒二人细嚼慢咽,整桌都是安静没有人交谈,吃完后帮忙圆智涮洗碗筷。

    圆智也是小孩子心性,吃饱后就拉着林逸昊在古刹内到处参观,当作饭后运动走走路消食,逛了一圈回到正殿,了善大师正在诵经,林逸昊上前倾听,竟然是《大佛顶首楞严经》。

    刚来时没仔细看,现在发现了善大师浑身散发微微佛光,跟当初帮小猪驱邪,诵念解怨咒时的感觉很相似,了善大师好像发现林逸昊的异样。

    停下念诵,正眼端详林逸昊,慈祥一笑道:「阿弥陀佛,小施主与佛有缘,要不留宿几日,参详佛法?」

    林逸昊心想反正是找机缘,感觉了善大师没恶意,又非寻常之辈,就应下来让圆智收拾一间厢房。

    这几日除去跟圆智一起上早课、打扫、修整菜园外,都在听闻了善大师讲解佛法,在古佛前念诵经文时,林逸昊取出澄净念珠,原本担心会不会被抢走,了善大师只是扫了一眼,没有对林逸昊询问此物,想想也是,如果了善大师是贪婪之人,怎会和圆智俩在这荒郊野岭苦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