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章 逢考必过

    逢考必过

    小黄已是第四次参加“外国文学史”的自学考试的补考了,前两次都没过,她认真总结着教训。

    第一次是在三年的自考全面开花后留下的一枚苦果。就因为这枚苦果伴着她一直未拿到本科文凭,以致于快40岁的人了还因学历不达标一直评不上中级。

    这一年她定下了决心苦读了两月,又是摘抄,又是缩印,密密麻麻、正面反面的写在了长长的几条纸上,又很有规律的一米一米的裁剪后折叠成一个个小手风琴似的小本子,小心翼翼的藏在不同的衣兜里。

    补考那一天,考场上的监考贾姓老师很呆板,不肯放水不说,还唠唠叨叨地说了一大堆胡话:“咱虽然是同行,可我们也都是人民教师啊。咱们考试带夹带以后还怎么教育学生?再说我这是代表国家执行的大考,要对国家负责是吧。其实也是对你们负责,这样可以促使你们好好的学些东西,学到真本事才是教学时的本钱……”。

    坐在第一排的黄丽听得烦死了,一是烦贾老师一本正经个啥,自考发展十余年的今天,夹带、BP机、手机、甚至枪手的利用比比皆是,这就是中国式自考的特点,你装什么正经?二是烦贾老师教训人,都是学校的老师,讲大道理谁还不会,你训谁呢!哼,你说你的我抄我的。

    小黄第一次悄悄的摸出一个“手风琴”,低着头紧张地找着,天哪!字缩的太小,怎么也看不清,秩序不知怎么颠倒了,越急越是找不到头绪。正急促间遭到监考的贾老师当头棒喝:“你为什么带夹带?!”

    “地、地上拾的,况且我也没抄。”小黄辩解着说。

    贾老师一把抓过来。悻悻地说:“这是哪学校的老师,素质这么差。”又转过身:“这算你抄袭未遂,以后不能再犯。”

    黄丽此时心情更坏。我怎么就坐在第一排,又碰上这么个倒霉蛋。唉,强奈下心看看试卷,满张的试卷像是动了起来,婉延的像些爬动的小虫。她越想越气,索性拿出一个口香糖,左顾右盼的嚼了起来。

    这一看不得了,全场三十号考生各有绝招,有的把夹带压在试卷下,欺负贾老师老眼昏花。有的写在胳膊上、手上,哈哈,这位女士竟然写在大腿上,长长的摆裙掀得老高。还有一位老师像自言自语,他这是用现代通讯工具与外界联络。真酷!因这位老兄过于专心以致于问话声音过大,惹得不少人回头侧目。

    黄丽更加愤愤不平,这个贾老头怎么专跟我作对,看我敢不敢抄。接着她又拿出一部“手风琴”,展开后学着别人的样子压在试卷下面。一看文不对题,慌忙再拿出一部握在手中。

    “各位考生请注意,现在离考试结束的时间还有十五分钟”。广播里传出悦耳的提示声后,试场上更是乱成一团。贾老师已识破了不少人的高招,前突后奔的手中抓了一大把“手风琴”,喊着让另一女监考老师帮忙。

    那女监考教师年轻漂亮,镶嵌在脸上的两只忽闪闪的大眼中充满了疑惑。黄丽想这不谙世故的女孩心灵一定很美,如果只有她一人监考那该有多好啊。这一发愣不当紧,手中的“风琴”忽然掉落,一整张的夹带被贾老师抓个正着,引起全场一片嘻笑。

    省巡视三位干部模样的人看到这混乱的考场秩序一脸无奈,其中一位说:“省自考办每年都借我当巡视,我也走过几个城市,怎么这种通病就治不了呢!”

    小黄逃也似的出了考场,可她没离开学校,她想托那位监考的女孩看看考场记录中有没有她违纪的情况。尽管小黄并不认识她,凭她的预感,这个比自己小近半的女教师一定会帮她的忙。

    考生大都交了卷,走出考场的考生随手把夹带扔了满地。这些夹带和小黄的十分相似,缩印后裁成5公分宽,一米多长的纸条,然后再一折一折地叠起来,像是一本小书,一伸一缩的更像是微型手风琴,她见一位主考拣了不少堆放在教室外的课桌上拍照。这位主考又拉来一位七八岁的小朋友,在这小朋友的小手上放了一本精美的大作,好像是要衬托出大作的尺

    寸.....

    黄丽要第三次闯关了,这次她是铁了心要找“枪手”。

    今年黄老师当了“重灾区”的班主任,丈夫由单位派往外地,一个月也没能回家一次,儿子要考初中因为有一门功课瘸腿,眼看着与市重点无缘。这两天她老娘要冬病夏治,要她买二斤樱桃、二两冰糖、四两红糖、七枚大枣,一层一层的铺在泥坛子里,然后埋入地下半米深处,到了冬天一天一两的吃后说是可以治肺结核。这东西倒也不难买,可小黄一家住着四层的楼房,上哪去挖半米深的地洞呢?一大堆事让她烦心。

    黄丽找到学校的张校长,说是她这次考点的校长和张校长是好朋友,想让张校长去通融一下。她平日知道张校长很随和,许多事情也都很看得开,索性把“枪手”也带去,让张校长看看她们长的像不像。反正自己是晚辈,撒了娇,拉校长下水她还有把握的。

    校长找校长安排“枪手”一事很耐人寻味,不知这是中国自考、成考、研考的特色,还是两位校长素质有问题。他们推杯换盏中说这样安排毕竟不合适,于是那位校长安排一位主任私下去“妥善处理”了。

    谁知这位“枪手”可能是过分紧张,也可能过分自信,总之,闯关这天她仅用不足一个小时便匆匆交卷,逃之夭夭。这事令小黄十分不悦。事后,果然验证了小黄的预感,“枪手”以2分之差落败。黄丽除了十二分的感谢大家一脸没趣之外,也不好再说什么。

    时间飞快,又到了第四次文学史的自考补考时候了,黄丽也从近十年的自考磨练中成了一个专业考虫。想起这十二门功课的波折,还不都是那老三样:一是夹带,二是枪手,三是通融。她总结出夹带是步枪,枪手是导弹,通融才是核武。谁让“文革”后自己命运不济,原本仅上个大专,学校又由完中升格为高中,教了十几年书竟列入学历不达标的行列。这十年又结了婚,添了丁,丈夫时上班时又下岗,老娘弱不禁衣,这几年本科自考我是怎么熬的。想会儿哭会儿,哭会儿想会儿。今年拦路虎我若搬不掉,老娘就辞去工作算了。此处不留娘,自有留娘处。

    发过狠之后,她还是痛定思痛的回顾,自己不能说没努力。这样的工作,这样的家庭背景连闯十一关容易吗?去年朋友冒着被揪出的窘迫和被处分的危险义无反顾上了考场,真够姐们的。校长也能腆着个脸嵌入枪手,两肋插刀,也够关心自己的了。过不了关能怪谁呢?

    黄丽决定孤注一掷,动用“核武”。

    黄丽只有补文史自考一门,程序比较简单。她从电脑上下载、缩印了有关材料后,又精心准备了蓝牙耳机,这精巧的耳机藏在她齐肩式发型中,十分隐蔽。同时,她又请一位好朋友报考外国文学史,并约定先让他抄几道关键题,待半小时后允许出考场时秘密带出考场,再由场外几位高手做出答案传给自己。现在万事俱备,就专等着考点同行传来监考老师的姓名。当她把两份五百元的三毛自选商场购物券塞给两位监考老师时心里十分踏实。尤其是对年近六旬,还是三年前的那位贾老师的嘱咐心存感念。贾老师握住黄丽的手说:“哎呀,无巧不成书呀,咱们算是有缘分。那次事后我也很后悔自己的较真。真不该呀,咱们不仅是兄弟学校,咱们同宗同祖,我也是教语文的呀。”

    “贾老师是老前辈,造诣很深,在东南五省还有谁不知前辈您呀,此番还请老前辈多多照应。”黄丽说完贾老师也笑眯了眼睛。

    黄丽终于过关了。此后几年来一直环绕在她耳边的是省巡视快接近考场时,贾老师那清脆地咳嗽声……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