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听闻北地常年干旱少雨,多是种植一些麦子和棉花,还有一些地方会种植高粱等物。

    娄永达并不打算整天的坐在这府衙里,他在这边了解的差不多了,便带着戚如兰和小卿宝,还有小卿宝的两位师傅出门了,其它人都留在了府衙。

    李四赶车,先从最近的县城开始查起,他要把这二十二个县城都走上一遍。

    不去看看当地的乡亲们都在干什么,都在想什么 ,平时是怎么生活的,他这个知府也不知道要做什么才能帮助到当地的乡亲们。

    娄永达一行人都穿着普通的衣物,打眼看去就像是过路的。

    府城往南的一些县城多是平地,他们看到村庄都会特意停留一下,去乡亲们家里讨口水喝。

    中午时分,到了一个叫五丰的村子,这个小村庄有四十来户人家,到了村口娄永达上前找人攀谈。

    “这位大哥,我们是从南边来的,路过止处,想找您换两碗水喝”,娄永达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一块饼子。

    “不就是两碗水吗,哪用得着拿什么换,你们在这等着,我这就去给几位倒水”,四十多岁的汉子热情一笑。

    很快那人就提了一个木桶,另一个手拿着一个陶碗出来了。

    “来,不要嫌弃”,汉子把桶放下,从里面舀了一碗水递过来。

    “大哥,我一路过来看到你们这边都是种麦子啊,我们南边多是种水稻,你们这麦子一亩地能产多少啊”?

    娄永达开始打听。

    “我们这一年就指着地里的这些麦子,打理的好的话一亩能产个四百来斤,主要还是天老天爷,是个好年成就能多收些,若是遇到那旱灾或者虫灾,那就不提了”,汉子摆摆手。

    “我瞧这村子里房屋都是建得这般矮小,这是为了保暖”?娄永达只想到了这点,其它的他并不了解。

    “对,一是为了保暖,小房子更聚气,二是为了省点,我们北边到了冬日比较冷,所以这墙体和南边的不一样,你看”,汉子让他看一下门边,他们这边的土坯砖要比南方的厚一倍。

    “原来如此,大哥家里孩子们呢”?

    “都下地了,我这前些日子摔伤了,他们不让我跟着去,这不全村就我一个大男人坐在家门口晒太阳的”,汉子笑道。

    “这村子里的小娃子们有地方念书吗”?

    “有是有,就是能送去念书的人家不多,都是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一家子供一个读书人都难”,汉子说到这里可能也想到了自己家的儿孙,眼里闪过一丝落寞。

    小卿宝她们几人就站在马车那边听着他们聊天,听说他摔伤了,华神医主动走上前问道,“要不我帮你把个脉吧”。

    “我看行”,娄永达抢着回答。

    那汉子也大方的伸出了手。

    “没太大的问题,就是摔伤的时候扭到了,再养个几天就没什么问题了”,华神医收回手。

    “这瓶药油就送给你了,晚上用这揉一揉会好得更快”。

    小卿宝哒哒哒的跑过来,放了一小瓶药油在汉子边上。

    “这,这不用,这不用”,汉子赶紧推辞,这药油应该要不少铜板吧,他可不好意思白要。

    “大哥不必客气 ,这是我家小闺女,你就拿着吧,我这不是也喝了你两碗水了”,娄永达起身,准备去下一个地方。

    一行人上了马车,又接着去别的村子。

    娄永达打算绕着冀州府走上一圈,晚上就随便找了个客栈歇息了。

    第二天,一行人往西走,最边上的这个县城是和凉州雍州交界的,这边山多。

    小金凤又发现了好东西,欢快的告诉小卿宝这片山上有煤,正是她需要的,再过几个月北边就要冷起来了。

    小卿宝把这事又告诉了娄永达,几个人在这一片做了记号,准备回去了就写折子上报朝廷。

    又从西往北一路走,一路打听,几乎都是除了穷,没有别的太多困难,一提起当地的官府,乡亲们都不愿意多说。

    又从北往东,东边好像更难一点,主要是海鱼不能当饭吃,都是边种地边打渔,晒点鱼干之类的补贴家用。

    这么转了一圈下来,也花了好几天的时间,这边的作物大多是种一季,冬天土地就结冰了,好在土地够多,地方够大。

    这冀州府总结下来就一个字,穷,看病难,读书贵,粮食产量低,收入来源单一等等。

    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他这个知府接下来要解决的。

    娄永达写了折子,一是说他发现了煤,附带一份做蜂窝煤,煤炉的图纸,还有一份是水车图纸,北方干旱,这水车不只冀州府用得上,其它地方说不定也需要。

    小卿宝特意给桂花村写了信,告知家人她在这边的情况,然后又每个人都关心了一遍,省得到时候看到信又要争起来,她可太了解哥哥们了。

    没提到任何一个人他们都是会伤心的。

    然后又给京城那边写了一封信,告诉贺司宸他和爹爹来北边了。

    小卿宝用的驿站送信,这样家里要给她回信也能通过驿站,她不确定信鸽能不能认识来回的路,还是驿站保险一点。

    小卿宝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想到了好些个适合这边的农作物,现在就缺人手的地。

    “娘亲,师傅,陪我出去一下呗”,小卿宝拉着戚如兰。

    “小皮猴又想去哪里呀”?

    戚如兰宠溺的摸了摸小闺女的头顶。

    “买人,买地,大师傅又给我好几样种子了呢”,小卿宝朝戚如兰眨巴几下眼睛。

    “行,那娘亲去安排马车,你去找两位师傅吧”,戚如兰去找李四帮忙赶马车。

    小卿宝把两位师傅从阴凉的树底下给拉到了门口。

    几人直接去了牙行。

    “几位客官想买人还是买铺子”?牙人在门口看到路过的就上来打招呼。

    “想看看附近的田地”,戚如兰替小卿宝回答。

    “夫人,那您可来对了,我这现在有好几块田地在出手的,都是上等的良田”,牙人笑着把人带进牙行,立刻有小少年端着茶水过来上茶。

    “夫人,您看看这几块”,牙人把一本册子递过来,上面标记着哪里哪里的田地,有多少亩之类的。

    小卿宝也把头伸过去,跟着一起翻看。

    “这块地为啥卖啊”?小卿宝问道,这块地地理位置也好,地方也够大,怎么就要卖掉了。

    “实不相瞒,这位调到其它地方去了,就想着把这边的产业都脱手了,这里好几块都是他家的”,牙人又指了指另外的两块地方。

    这么一说谁还不知道啊,最近调走的可不就是前知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