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那先带我们过去看看吧”,戚如兰看小闺女挺看好这块地的,想着先去看看。

    牙人牵了马车在前面给他们带路,一行人出了北城门,没走多久就拐到了一条小道上,就是在这附近了。

    只见这块地的地头还盖了两排房子,应该是之前的工人住过的。

    “夫人,你看你买下这块地,这些房屋也是白送的,里面的东西都还在,前东家就只把人给带走了”,牙人卖力的推销着。

    戚如兰看了看小卿宝,这事闺女做主,见小卿宝点了点头,她才开始问价格。

    那牙人说现在这边的地是六两银子一亩,一共是一千六百八十两。

    既然决定要这块地,一行人又随着牙人回了牙行,挑了二十个做农活的人。

    戚如兰付了银子,地契就做小卿宝的名字了,下人的卖身契也一并交给了她保管。

    把这些人先带到了那边,让他们自己先安顿下来。

    这二十个人中间有一个会算术,能识字的,小卿宝暂时就让他做管事了。

    给他们重新改了名字,从谷一,排到谷二十,其中有八位都是妇人,小卿宝给了十两银子给谷一,让他带着人去采买一些生活日用,米面粮油之类的,再买一些粗布回来一人做两身衣服换洗。

    安顿好他们,小卿宝一行人就先回了府衙,她还要和爹爹汇报一下。

    画了一张蔬菜大棚的图纸,现在只能用竹条来搭,上面铺油布。

    其它的地她也已经想好要种什么了。

    五十亩的玉米,五十亩的土豆,还有甜菜也要用个五十亩左右,苹果树也得用个五十亩,长绒棉花也得种个五十亩左右,那就还有三十亩了。

    三十亩用来种蔬菜也有点多了,只留一小块种蔬菜大棚就行。

    还是多种些土豆和玉米吧。

    按照这些地需要的种子,小卿宝和小金凤开始在空间育苗了。

    第二日,小卿宝和两位师傅去了玉米园,这是她新给那片地取的名字。

    叫谷一他们都去附近砍竹子,挑那些大的,韧性好的砍,她有用。

    看着地里的麦子已经结麦穗了,为了让它们快点成熟,小卿宝往地里洒了一些空间灵水。

    做完这些就和两位师傅去城里订油布去了,找了几家,都给杂货铺买空了。

    谷一他们一群人连着砍了好几日的竹子,小卿宝感觉数量应该差不多了,就让他们把竹子破开,做成细长的竹条,一条只有一寸宽,两头消得尖尖的,方便插入泥土里。

    又做了两日的竹条,眼看着地里的麦子慢慢变黄了。

    小卿宝想着速度更快一些,就去城里招工了,临时的工人一天十八文工钱,中午管两个馒头一个包子,都是在城里包子铺订的,每天快到午饭时间就给拉过去。

    连续割了几天的麦子,把麦子收好,直接联系了粮铺,把地里的收成都直接卖了,到牛马行那边挑了两头耕牛。

    谷一带着人把地给翻了出来,按小卿宝的要求栽种上苹果树苗,长绒棉花,玉米苗,土豆苗。

    这些事情做完,就开始安装大棚了,插竹条,铺油布,压土,这里面的菜现在种还早,边上没有做大棚的地先种了些秋季蔬菜。

    冀州府的折子递到京城后,靖文帝又开心了好半天,水车的图纸直接给了工部,让他们抓紧做出来,找个地方试试。

    煤是个好东西啊,直接点了三千人,尽快开采出来做成蜂窝煤。

    这对于户部来说也是一项收入。

    桂花村那边收到小卿宝的信,一个两个的都把信看了一遍又一遍。

    老吴氏更是让几个孙子给她念三遍。

    小孙女写信回来了,那必须得有回信啊,她让家里人每个人写几句,到时候一起装到信封里寄回去。

    娄永达安排人做的水车这几天也做好了,找了个缺水的地方安装,周边好些乡亲们过来围观。

    工匠把水车驾到了已经提前准备好,跑马河的支架上,因为是第一次做,水车并没有弄得特别大,而且这河里的水流也没那么湍急,怕太大了转不动,那就尴尬了。

    把之前辅助安装用的各种绳子,多余的木板全部拿下来之后,大家就都等着看水车的水斗动不动了。

    只见随着跑马河的河水不断地冲刷在水车的刮板上,水轮开始缓慢的转动了起来。

    水斗里的水流到边上的水槽里,通过竹管流到了边上的田地里。

    围观的人群中立刻有人高兴大叫,“快看快看,那水车动了,真的动起来了,哈哈哈哈”。

    “是啊,可太好了,再也不用担心地里缺水了”。

    “那我们以后是不是都不用再靠肩膀挑水浇地了啊”。

    不断的有水流到田地里,最高兴的是围观的乡亲们,还有那几位工匠。

    连几个来围观的县令也是看的频频点头叫好。

    看见水流真的按照指定的路线往地里流,娄永达也沉浸到了喜悦之中。

    这时候有位县令开口询问,说这水车好是好,就是做水车的银子从哪里出。

    娄永达告诉他们这水车图纸已经送进京城了,想必现在京城也做出了水车,之后上面会通知的。

    按娄永达的猜想这做水车的银子怕是朝廷会拨款或者拨人。

    娄永达休沐的这天,小卿宝特意带着他去看了看她种下的那片园子。

    “爹爹,这片苹果树,明年才能结果,今天是没指望了,不过其它的今年都能收”。

    “这片玉米,亩产应该能达到两千斤,还有那片土豆,亩产能有五千斤”。

    “还有这个可是好东西,这个甜菜我种出来能有一万斤的产量,能做出五千斤左右的白糖,怎么样,我历不厉害”,小卿宝得意的在田里蹦蹦跳跳的。

    “那边那个棉花能产个八百多斤,比现在那些乡亲们种的要多产一倍”。

    “爹爹,我跟你说,就那边那几个棚子,到了过春节的时候,那绿油油,白嫩嫩的青菜一拿出去,保证所有酒楼都抢着要”,小卿宝在一边念叨着,娄永达已经被惊喜冲晕了头脑。

    他是知道小闺女最近又在种好东西的,没想到又搞出来这么大阵仗。

    “闺女 呀,你跟爹爹仔细说说那甜菜做白糖的事”,娄永达从这里看到了白花花的银子。

    这满地的可都是金元宝银元宝啊。

    他要是不当官在家种地,他们一家子也能发财。

    小卿宝详细的和他把这些庄稼都给讲解了一下,那玉米能吃新鲜的,还能晒干了吃玉米面。

    那土豆更是不用说了,一百零八种方法来吃它。

    还有那棉花,被子,棉布,棉衣,棉鞋那不处处都有大用吗。

    这甜菜也就能做个糖,叶子倒是能喂牲口。

    娄永达和戚如兰听得认真,都一一的记在心里。

    “闺女,咱们把这些都推广出去后,那白糖作坊,玉米面作坊,土豆粉作坊这些要不要和别人合作,还是闺女想要自己来做”,娄永达得先问过闺女的意思。

    “和别人合作吧,让他们每年赚的银子拿出一半来为冀州府修路修桥”。

    小卿宝可不想什么都自己做,自己一个人把银子赚了可不行。

    “还有我这个大棚蔬菜,到过年肯定火,有想种的乡亲们爹爹也可以把这法子教出去,一家多一个棚,也能多一些收入”。

    “还有那豆腐坊这边也没有看到,爹娘也可以帮我找人合作了”。

    冬天没菜吃的时候发个豆芽都能顶个菜。

    她们之前在村子里走访的时候听说乡亲们冬天除了冻白菜那就是吃一晒的干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