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4章 都是老狐狸

    平阳城(今山西省临汾市)。

    慕容广道:“叔父,有一件事,小侄心中十分不解,还请您指教!”

    “什么事?”

    慕容评看向慕容广,双眼充满了疼爱之情。

    慕容广虽然是他的族侄,但慕容评却十分喜欢慕容广,只因慕容广的父亲年轻时随他征战,最终战死沙场。

    慕容广的父亲是他最忠心的心腹,慕容广自小便生活在他的府中,是他看着慕容广一步一步长大的。

    慕容广长得十分英俊,头脑也十分灵活,非常讨人喜欢。慕容广自小的时候,慕容评便教他习文练武,学习兵法。

    慕容广也是十分上进,天生便是习武的好材料,对兵法一点便通,并且常常能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与众不同。

    因此,这更获得了慕容评的好感。

    不过,也有人说,慕容广的母亲长得十分娇艳,自慕容广的父亲战死之后,慕容评对慕容广的母亲也是“照顾”有加,这更促使了慕容评对慕容广的疼爱。

    不过,这只是府中的传闻,并不值得让人信服。

    但是,有一件事,却让慕容评十分头痛,那就是慕容广自小长得就像慕容评。

    慕容评没有办法,于是在慕容广13岁的时候便送到军营之中服役,

    后来慕容广长大成人,在慕容评的“努力”之下,慕容广被封为裨将军,跟随慕容评一起出征围剿冉闵。

    慕容广道:“如今我大燕国、代国以及匈奴人,兵力加起来接近5万将士,远胜于冉闵。

    而如今冉闵缩居在大宁堡之中,犹如瓮中之鳖,困兽犹斗,无路可逃。

    我们为什么不将大宁堡团团包围,困死冉闵,而要围三缺一,驱赶他南下呢?”

    慕容评听后,轻抚胡须,喝了一杯茶,高兴地说道:“问得好!”

    慕容广看向慕容评,心中更加不解。

    慕容评笑道:“拓跋什翼犍之所以能够成为代王,占据塞北之地,这说明拓跋什翼犍并非无能之辈。

    拓跋什翼犍之所以建议我围三缺一,将冉闵引祸南下,到达河东之地(今山西省运城市)。

    看似是为了挑起冉闵与秦国之间的矛盾,从而引起更多人共同讨伐冉闵。

    其实他的那点小心思,我早就看明白了。”

    慕容广不解地看向慕容评,“什么小心思?”

    慕容评脸色一变,说道:

    “冉闵勇猛无敌,当年魏昌城一战,慕容恪布下5000铁甲连环马阵,都未能困住冉闵,叫他冲出重围。

    你说,即便是我们如今围困大宁堡,就一定能留下冉闵吗?”

    慕容广听后,还是不解地问道:

    “即便冉闵个人战力超群,突出重围,但我们可以至少消灭冉闵的军队,叫他孤立无助。”

    慕容评听后笑道:“可是拓跋什翼犍却并不这么想。”

    慕容广听后,心中更加不解,于是又问:“为什么?”

    慕容评冷哼一声,说道:

    “拓跋什翼犍与冉闵无怨无仇,他绝对不会为了剿灭冉闵,而白白地牺牲自己的将士,令我们渔翁得利。”

    慕容广听后,这才心中明白。

    慕容评脸色又是一变,继续说道:

    “据我们安插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的探子所报,冉闵经过平城之时,大闹平城,拓跋什翼犍派出大军围剿冉闵。

    却没想到拓跋什翼犍的庶长子拓跋寔君以自己作为人质,放走了冉闵,并且还赠于冉闵一把神兵利器。

    如今冉闵手中的那杆丈八长槊,便是拓跋寔君所赠。此槊用精铁打造而成,重达82斤,普通矛槊刀戟,根本无法与之对碰。

    冉闵得此神兵,战力犹如虎生双翼,遇神杀神,遇佛弑佛,普通将士哪能与之对抗?”

    慕容广听后,心头不由地一紧。

    慕容评又道:“如今拓跋什翼犍的策略,便是不与冉闵正面对抗,不与冉闵结仇。

    即便将来冉闵报复与他,因为有拓跋寔君的这层关系,冉闵也会放他一马。”

    慕容广听后,点了点头,不由地说道:“这拓跋什翼犍真是一条老狐狸!”

    慕容评转头看向慕容广,语重心长地说道:

    “广儿,天下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拓跋什翼犍娶我兄长慕容皝的女儿为妻,只是因为我慕容鲜卑势大,拓跋鲜卑势弱,拓跋什翼犍只是为了自保而已。

    刘务桓娶拓跋什翼犍的女儿为妻,只是想利用拓跋什翼犍的权势保护自己。

    这其中没有什么真正的感情,一切都是为了利益。

    如果将来冉闵得势,我慕容鲜卑退出中原,拓跋什翼犍随时都有可能杀子灭妻,传位于自己的庶长子拓跋寔君,以求自保。

    刘务桓也有可能随时将自己的左贤王之位让于刘宁或是刘崇,以此讨好冉闵。

    这就是国与国之间的博弈,只讲利益,不讲感情。”

    慕容广听后,连连点头,今日慕容评一语,让他大开眼界,如醍醐贯顶。

    这些知识,可是永远在书本之上学习不到的,只有在实践中摸索领悟。

    “我明白了,叔父!”

    “不,你不明白!”慕容评又道。

    “为什么?”慕容广再次不解地问道。

    慕容评笑道:“你是只明白了其一,还没有明白其二。”

    “其二又是什么?”

    慕容评再次脸色一变,狠狠地说道:

    “我刚才说了政治就是博弈,博弈自然要讲究有进有退,有攻有守。

    不仅要能够分清楚形势,看透本质,更要有应对的办法。”

    “怎么应对?”慕容广再次问道。

    慕容评道:“拓跋什翼犍不想与冉闵正面对抗,建议围三缺一的战略战术,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随着他的思路走。

    我偏偏要围而不攻,不给冉闵南下活路的机会。”

    “难道叔父准备将南方也要包围?”慕容广惊讶地问道。

    慕容评冷哼一声,说道:“不错!”

    慕容广还是心中惊讶,于是又道:

    “可是冉闵英勇无敌,若是我们从南方包围,切断冉闵的退路,如此我们慕容鲜卑便会与冉闵大军形成正面对抗之势啊。”

    慕容评看向慕容广,突然哈哈大笑道:“你以为叔父会如此愚蠢吗?”

    慕容广被慕容评笑得一时不知所措,于是再次劝阻道:

    “可是我们现在仅有1.6万人马,而冉闵却有3000多人。

    以1.6万人马对抗冉闵的3000将士,叔父确信能够留下冉闵吗?”

    慕容评摇了摇头,“不!不!不!我们并非只有1.6万人马,我也没有说要让我们大燕将士去对抗冉闵。”

    慕容广一头的雾水,根本没有明白慕容评的意思,于是再问:

    “那叫谁去正面对抗冉闵?”

    慕容评冷声说道:“驻扎在平阳城的5000名匈奴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