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章 道衍大师,此事,您怎么看?

    看着再次飞驰而去的士兵们,耿炳文并没有阻止他们,只是默默的行着注目礼。

    若是石胜此次能够平安归来,自己一定会给他应有的荣誉。

    与此同时的山林中,石胜正带领着自己的队伍修整。

    “咱们的兄弟牺牲了多少人。”

    看着明显伤亡了不少的队伍,石胜抿了抿嘴开口问道,只希望不要听到太离谱的数字。

    别的不说,这次朱棣派出押送顾成的队伍,确实是手下精锐级别的。

    就自己让兄弟们打游击骚扰战,对方也很快的反应了过来并且给予反击。

    “约摸下来,估计损了五六百人。”

    徐成亮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开口说道,眼底闪过几分挫败。

    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他们这么长时间以来,打的最惨烈的一场战斗了。

    听到这个数字,石胜也是沉默许久没有说话。

    明明昨天刚刚打了胜仗,他甚至还在给兄弟们描述美好的未来,结果今日就成了这副模样。

    “诸位,还能战吗?”

    看着情绪明显有些许低落的少年们,石胜深呼一口气,站起身来高声问道。

    随着石胜话音的落下,诸人皆是一愣,随即眼神中流露出几分光彩来。

    “若是能战,就随我一同,杀他个七进七出!”

    “兄弟们的血债,自然是要让他们血偿!”

    石胜衣袖一挥高声喊道,神色中尽是坚定。

    就算他手底下仅仅只剩下一千五百人,但照样是亲手带出来的钢铁之师!

    随着诸人整装再次隐入山林,彻底跟后方大本营断了消息。

    …

    “你说什么?”

    “顾老将军被劫走了?还是被一个小将?”

    北平府,朱棣听着跪在地上的士兵的回报,眉头不禁紧紧地皱了起来。

    此次顾成被伏击俘虏虽然看上去是个意外,但实际上却是他早早就已经计划好的。

    毕竟自己起义初期,手下根本就没有多少将领可用。

    就算有周围那些镇县的投靠,与京师的实力比起来,还是九牛一毛。

    所以说,朱棣便将目光投向了这些个老臣的身上。

    朱棣有信心,只要给他一个和这些老臣对谈的机会,就一定能说服对方为自己所用。

    毕竟自己也姓朱,也是皇家正统,单单论个人实力而言,甚至也是能超越自己那平平无奇的侄子一节。

    和那些异姓起义需要打下整个天下不同,只要自己能够攻下京师,就相当于拿下了江山。

    拉拢旧臣,也是自己计划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只是在押送回北平的途中被劫走……确实是令他没有想到,也算是百密一疏。

    “燕王殿下,那小将实在是非比寻常啊!”

    “天生神力一脚踹碎了囚车不说,甚至还率领着一队骑兵在队伍中杀了个七进七出!”

    “就连我们夫长也都被他一枪贯穿了喉咙,半分挣扎的余地都没有。”

    看着朱棣毫无表情的模样,那士兵顿时浑身一颤,急忙开口说道。

    在他的印象中,这位燕王殿下多多少少有些摸不透性格。

    伴君如伴虎,放在这里说也是一样的。

    “哦?”

    “那他率领的骑兵有多少人马?”

    朱棣话音刚落,那士兵便是面色一白,但也丝毫不敢说谎:“约莫……约莫有两千人……”

    此言一出,便是久久的沉寂,安静的仿佛掉一根针都能听见。

    “朝廷军中居然还有此等小将。”

    “道衍大师,您怎么看?”

    朱棣沉吟片刻后,将目光投向了一旁坐着的光头和尚。

    虽然说此人看上去是个和尚,但却没有半分和尚的佛相,反倒是膀大腰圆、满脸横肉,颇有几分鲁智深的架势。

    若是此时石胜在的话,定然一眼就能认出来此人。

    道衍和尚——姚广孝。

    黑衣宰相,披袈裟,兴杀戮,作为朱棣手下的第一谋臣,被称为靖难第一功臣。

    换句话说,朱棣之所以能够一路如此顺利的起义,姚广孝绝对是功不可没。

    “以一己之力率领两千骑兵,在七八千人的队伍中杀了个七进七出,还救走了顾成。”

    “此子无名,但今后绝对堪当大任。”

    “殿下如今手中正是用人之际,若是能够将其拉入麾下,定然可以助殿下一臂之力。”

    姚广孝微微颔首思索着,语气中尽是笃定。

    如果真的如同这些士兵传回来的消息一样,那这小子绝对是有勇有谋。

    他心中可以确定,如果此子有所大志,当朱棣向他伸出橄榄枝的时候,就绝对不会拒绝。

    朝廷军中难以出头,是所有底层士兵都知道的事情。

    但若是他今日来跟了朱棣,今后朱棣拿下皇位,他定然会是大功臣。

    不说封侯拜王,拿个大将军是绰绰有余。

    随着姚广孝话音的落下,朱棣也是颇有兴趣的点了点头。

    虽然目前此子看上去颇有实力,但暂时倒也不足以自己亲自向其伸出橄榄枝。

    “既然道衍大师都这样说了的话,那今后就密切关注些吧。”

    朱棣的手指有节奏的敲击着面前的桌案,心中的小算盘打的啪啪响。

    只是他不知道,盯上了石胜的人并非他一个。

    京师,皇宫御书房中,建文帝看着前线传回来的兵报,怒气冲冲的将折子摔在了地上。

    “好好好,这就是朕的好将军!”

    “区区一个县城都拿不下来,反倒被对方全歼,还成了俘虏?”

    建文帝怒极反笑,随手将桌案上的折子全都摔在了地上。

    他此次直接给耿炳文了十三万大军,原本想着能够直接将朱棣的反叛镇压下去。

    但实际上呢?

    朱棣的实力不断扩大,自己派去的大军却是接连吃亏而回。

    这岂不是在告诉天下人,他堂堂皇帝不如一个藩王叔伯?

    看到建文帝如此动怒的模样,御书房中的几位大臣皆是低下了头,豆大的汗珠滑落下来。

    别说是建文帝了,就连他们都没想到事态居然会发展到这一步。

    “陛下您息怒。”

    “耿老将军和顾老将军都是两朝元老了,年岁都不小了。”

    “胜败乃兵家常事,仅仅只是吃点小亏罢了。”

    “想必耿老将军很快就能调整好状态,反败为胜。”

    看到建文帝这副模样,一旁的齐泰急忙开口说道。

    或许是因为亲信之人的宽慰,建文帝的面色这才勉强好了些许。

    正当建文帝还想再说些什么的时候,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前线军报——”

    听到这消息的众人皆是浑身一震,将目光集中在了拿着信件的传令兵手上。

    那传令兵也是被突如其来的目光吓了一跳,随即急忙将信件交了上去。

    建文帝神色肃穆的将信件拆开,细细的端详着。

    几息之间,在场的大臣们连大气都不敢喘,生怕是再听到了什么不得了的消息。

    尤其是齐泰更是一身冷汗,自己前脚刚说完耿炳文很快就能调整好状态反败为胜,若是此时再传来耿炳文战败的线报……那岂不是啪啪啪的在打自己的脸?

    “好好好!”

    然而令众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建文帝在看完了信件后,反倒是一阵开怀大笑,神色中的喜悦溢于言表。

    这是……什么情况?

    陛下被前线的战况气疯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