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章 迷茫的建文帝!蠢蠢欲动的藩王!

    “好小子,还真的让你给猜中了。”

    耿炳文面色难看的拿着前方传来的消息,恨得咬牙切齿。

    “朱棣这厮狼子野心也就罢了,居然还拉上了宁王殿下一起!”

    “宁王殿下手中的军队,可是不容小觑啊……”

    此时耿炳文只恨自己察觉到的太晚,没能及时将消息传给建文帝,阻止这一切的发生。

    他早该料到的,自己的十三万大军目前驻扎在永平,北可守大宁,南可守真定。

    自己一旦被拖住,就算察觉到了朱棣在大宁,也很难立刻前往。

    现如今宁王归了朱棣,事情可就难办了。

    看出来了耿炳文的愁眉苦脸,石胜不禁愣了愣神,略带几分试探的开口问道:“宁王殿下归顺了燕王……他们的军队集结起来有多少?”

    他虽然知道大致的历史轨迹,但貌似随着自己的出现,进程正在不断的加快。

    就连石胜自己也不敢确定,现在的历史在其他方面会不会出现差异。

    “宁王手中应当是有八万甲胄,战车数千。”

    “最麻烦的还是那朵颜三卫,恐怕人数有三五万之多。”

    耿炳文一边说着一边盘算着,心中愈发沉重。

    如果原本仅仅只有朱棣一个人的队伍,他倒是不必过多担心,毕竟就算加上周围县镇的投靠,充其量也就几万人马罢了。

    但现在加上了宁王手中的队伍,立马就不一样了。

    粗略算上一番,怎么着也比自己手中的十三万大军多了。

    听到耿炳文这番话,石胜也皱起了眉头,心中犯起了嘀咕。

    宁王和朱棣肯定会勾搭上的,这点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只不过现在确实是有些太早了,早到他完全没有丝毫防备。

    看样子,靖难之役的序幕,要真正拉开了。

    …

    与此同时的京师皇宫中,朝堂之上跪满了大臣,静的仿佛掉下一根针都能听见。

    没有人敢发出一点动静,生怕惊扰了建文帝,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你们有没有人能给朕解释一下,宁王为何会和燕王勾结在一起!”

    建文帝咬牙切齿的将手中的奏折重重的摔在地上,目光扫过朝中的文武百官,神色中尽是怒意。

    明明前几日前线还传来大获全胜的消息,怎的今日宁王和燕王就勾搭到一起去了?

    最重要的是宁王朱权手中还有十几万的兵马,这下岂不是全都为朱棣造反做了嫁衣!

    更让他感到愤怒的是,自己先前明明已经派人将朱权软禁了起来,为的就是担心他出什么岔子。

    谁知道自己派去的人居然会被朱棣策反?!

    那燕王究竟有什么好,能从自己手中挖人?

    一时间,建文帝的面色一阵青一阵白,恨不得自己直接前去大宁问个清楚。

    “这……陛下息怒。”

    “大宁和北平离得近,这燕王和宁王二人也是自幼的手足兄弟。”

    “说不定……早就有所勾结了,只不过早些时候没有察觉到。”

    “陛下您也莫要怪耿老将军消息不灵通,毕竟率领十三万军队确实不容易,报喜不报忧倒也正常……”

    看到建文帝气成这副模样,一众大臣互相使了使眼色,最终还是黄子澄干咳两声,上前两步低声开口说道。

    他的眼珠子转了又转,三言两语便将罪责扯到了耿炳文的身上。

    不得不说,黄子澄的确是建文帝最宠信的臣子,说什么话全都相信。

    此时就连建文帝都认为,宁王和燕王的勾结是蓄意而为,而耿炳文在前线那么久却没有丝毫察觉,这也是严重的失职。

    “哼!”

    “要我说,耿老将军也是老糊涂了!”

    “这么重要的事情都察觉不到,白白带着十三万军队在前线吃空饷吗!”

    建文帝深吸一口气,强行将心中的怒意压下,但对耿炳文已经有了意见。

    只不过现在前线局势未稳,自己若是一个冲动将耿炳文的元帅之位扯了下来,反倒是会乱了军心。

    此时建文帝还保留着些许理智,揉了揉自己酸痛的太阳穴,摆了摆手示意今日的早朝就开到这里。

    他已经无心再去处理其他的事情,几个藩王陆陆续续都不老实了起来,这与当初他削藩的初衷完全不同。

    御书房中,当黄子澄和齐泰二人再度到来时,建文帝的心中反倒是多了几分迷惘。

    “唉……朕当初削藩,难道真的做错了吗?”

    看着一封封各地起义造反的奏折,建文帝的心中分外不是滋味。

    是不是如果当初自己做的没有这么绝,自己这些叔叔们便会老老实实在自己的封地过一辈子?

    “陛下,您这是什么话?”

    “当初您进行削藩,也是经过了各种考量做出的决定。”

    “您今日瞧着他们四处造反,觉得自己做错了,但若是您不削藩,他们就不造反了吗?”

    “人心的贪欲是永无止境的,就算藩王们有了自己的属地,也不会满足。”

    “您若是不削藩,他们有了势力只会闹得更大更乱。”

    一听到建文帝似乎是起了后悔的念头,黄子澄迅速严肃起了面孔,一副长者的模样开口说道。

    说起来,他和齐泰二人可是陪伴建文帝自幼长大的,说是帝师也毫不为过。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提出削藩的时候,建文帝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

    但是现如今,如果建文帝后悔了削藩,那岂不是意味着他们当初的谏言也是错的?

    放眼望去大明如今的模样,已经无法再收手,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

    “确实是有些道理。”

    “人性本贪,朕就算给他们再多,他们也不会知足的。”

    “传朕旨意下去,让耿炳文率领十三万大军转移阵地。”

    “从永平到转移到真定府,重新规划作战。”

    建文帝思索半晌,抿了抿嘴开口说道。

    他要再试一试,看看这老将是否真的能够重新振作起来打胜仗。

    如果不行的话……自己可就要开始启用新将军了。

    看着建文帝这副模样,黄子澄和齐秦对视一眼,颇有几分得逞的意味。

    随着朱棣和朱权合作的消息传出,整个大明境内凡是有些权势的藩王都有些蠢蠢欲动。

    同样是藩王,怎的就他朱棣能起义,我就起不得?

    同样是藩王,怎的就他朱权能分天下,我就分不得?

    一时间,整个大明犹如浮萍般惴惴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