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2章 本王要诛石胜十族!

    苏家桥,燕军营地。

    朱棣大帐中,就在石胜商量军略时候,燕王府的核心,大将军丘福,张玉,燕王二儿子朱高煦,以及道衍上人姚广孝,正在听探马禀告军情。

    “王爷,南军已经到了北拒马河,沿河两岸扎营,旌旗遮天蔽日,黑压压一片望不见尽头!”

    “除了南直隶军军旗,济州卫,松州卫,其余各地南军旗帜都能看见!”

    “卑职粗略估算了一下,最少有五十万大军,盘踞其间!”

    朱棣听到五十万这个数字,眉头挑了一下,就漫不经心的端起面前茶杯,轻轻吸了一口。

    “雨前的西湖龙井,今年是喝不到新茶了。”

    “好嘛,我的皇帝侄儿生怕我不死,把大明半壁江山吃奶的劲都用了出来了!”

    “五十万人,此战获胜,黄河以北,再无人可挡我燕军了!”

    “一次送光,免得孤王还找去!上人,你怎么看?”

    姚广孝和朱棣一样,端起面前杯子,他喝茶不像僧人,同武夫一般,昂首一饮而尽。

    “南军虽然人多,号令各不相同,要是主帅是耿炳文这样四平八稳的宿将,还要提防,李景隆?哼”

    “他爹李文忠用兵就一味取巧,哪里知道,军伍习气,最要厚重,此人不足为虑!”

    “哈哈,上人高论,丘福,你说呢?”

    “王爷,南军纵然精锐,猛则猛亦,也远没有北军坚韧,我军只要王爷安然,可往来冲突一日,谁人可比?”

    “是啊,王爷,咱们家底都在这里,不是李景隆可敌的!”

    张玉忍不住开口插嘴,乐观无比。

    朱棣早就猜到两人回答,他知道,太祖儿子里面,确实自己最能打,现在天下间,帅才恐怕也只有自己,不禁自傲的仰起头。

    “道理是这个道理,不过兵无常势,也不可大意。”

    “平安在北平跟过我,知道我用兵方略,要提防他避开我军锋芒,从侧后偷袭!”

    “张玉,从明日起,你的部众,隔着大军二十里行军扎营,和我互为犄角接应。.....”

    朱棣继续安排军务,大帐门忽然被掀开,又进来一个燕军信使。

    “王爷,石胜石家军和辽东军偷袭曹源营寨,曹源看守粮库被烧,千户常勇带我军万人归降石胜。”

    “大公子知道此事,已经关闭北平四门,提防那石胜偷袭!”

    “什么?竟然有此事?”

    听到李景隆五十万大军的消息,满不在乎的燕王朱棣,自诩天下第一帅才的朱棣,听到信使消息,原本的镇定自若,顿时烟消云散。

    泰山崩于面前而不心惊的朱棣,最讲究龙子仪容的燕王,气的五官都抽搐起来。

    他抄起面前的茶杯,“嘭”的一声,就用力摔在了地上。

    “父亲,不过一些军粮,曹源本来就是废物,父亲为何如此生气?”

    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今年正好二十岁,比起大哥朱高炽,朱高煦更爱领兵打仗,也有勇武的天赋。

    此次朱棣南来,专门带上朱高煦,就有磨练的意思。

    儿子满脸不解,朱棣闭目摇头,也不解释,只是用手指了一下姚广孝,要和尚解释。

    “二公子,不是军粮的问题,也不是打败仗的问题,我燕兵,是不能降朝廷的,王爷起兵,燕地军民都以为是天意!”

    “争夺天下既是刀兵之争夺,也是道统争夺。”

    “燕军看王爷,就和神袛一样,菩萨一样,怎么可能叛变?这可比全军覆没,还要吓人!”

    朱棣此时,心情渐渐平复下来,看到儿子还是一知半解的神情,满脸戾气的开了口。

    “去年都指挥使谢贵,张信要害我,买通我身边之人,真正燕地老人,没有被买通的,葛成这个叛徒,也是个南人!”

    “我朱棣的兵卒,没有怕死的,怎么就降了石胜?”

    “常勇,在北平三十年了吧?常遇春的亲兵,也会投降?”

    朱棣暴怒之后,满脑子都是猜忌,眯着眼睛,不知道在想什么?

    看到王爷如此,丘福也是异常奇怪。

    “常勇?在漠北,他帮我挡过鞑靼人箭矢的,这样的人,也会投降?”

    信使听到这里,忽然想起,还有个重要消息没有报告。

    “王爷,我听人说,辽东传来消息,石胜很可能是开平王常遇春转世,就连北平贩马的鞑靼人,也这么说。”

    “这就对了,常勇最服常遇春,那个石胜,肯定用计骗了这蠢货,王爷,要不要我回军先灭了石家军?”

    张玉猛拍大腿,满脸蛋恍然大悟。

    朱棣轻轻摇了摇手

    “我这里就要大战,哪里能把你调走?现在就是北平城没了,也要先灭了李景隆。”

    “石胜!只恨当初一箭,没有射死这个小兔崽子。”

    “传我命令,能斩石胜者,和诛杀李景隆,耿炳文一样功劳,可封王侯!”

    “石胜,敢招降我燕军,我今日立誓,定要诛杀你满门十族!”

    “就是真常遇春来了,今日我朱棣,又有何惧?”

    朱棣不会知道,他这句话,给自己招来了多大的魔星。

    张玉,丘福,连朱高煦,听到了可封王侯,都是眼皮一跳,心中激动。

    朱高煦倒是不在乎王侯,他在乎的是杀了石胜,恐怕父亲在自己和大哥间,就会更偏爱自己。

    再说了,一个十五岁的平民百姓孩子,一年里抢夺了燕赵之地所有的风头,凭什么啊?

    他朱高煦,才是少年英雄!

    当夜燕王军帐,蜡烛亮到了三更,朱棣和众将后来议论的,就是石家军,石胜。

    丘福,张玉觉得,石胜要功劳,拿下北平城才是大功,肯定不会来白河沟,再说就是来,也来不及的。

    朱棣和姚广孝例举了石胜的战绩,倒是觉得不可不防。

    这个十五岁的小小千总,总是在关键时刻出现在关键的地方!

    朱高煦一直没有说话,他有个预感,那个石胜到时候一定会来。

    这个小千总,注定了要成为他朱高煦的踏脚石,杀了石胜,以后取了天下,父亲一定会立自己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