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4章 朱棣诱敌之计!

    朱棣确实是雄才,战场情况和他想的一样。

    只有平安和瞿能父子,战斗力强悍的超过了预料!

    “王爷,后军情势不妙,要不要举旗给二公子信号,让二公子那队骑兵救一下后军?”

    姚广孝看着阵后扬起的沙尘,缓缓开口。

    朱棣沉思片刻,缓缓摇了摇头。

    原来燕军中,朱高煦模仿石胜的石家军,也挑选了几千少年士卒,配上良马甲胄,日夜训练。

    历史之上,朱高煦就是少年猛将,这个时刻,石胜的出现,更提前激发了朱高煦的战将血脉。

    此次白河沟大战,朱棣也给了儿子机会,把几千少年燕军,做为大军的救火队。

    就是没想到,南北明军一交战,半个时辰不到,就是关键时刻了。

    “不用,时机还未到,时机到了,他自然会动!”

    “二小子和我年轻时候很像,战场上一直感觉很好!”

    “上人,你带着我的护卫,去救援一下后军。”

    “王爷,我把兵带走了,王爷可就危险了,张玉,丘福,离着王爷都太远了,万一....”

    “哪里有万一?孤就一个人站在这里,李景隆也不敢伤我!去,快去!”

    “将士们今天冲的慢了点,孤还要激励他们一下!”

    朱棣说到这里,姚广孝再不敢多话,带着几千燕王府护卫,向后救援而去。

    朱棣眯着眼睛,看着大军远去,他缓缓抽出腰间宝剑,领着剩下的百人卫队,直直向李景隆帅旗奔去。

    燕王巨大的王旗也随着向前移动,朱棣护卫经过的地方,李景隆军一触即溃,这既是燕军精锐,也是朱棣气场太强。

    明军因为黄子澄的话,又不敢放箭射他,一时间,燕军气势大涨。

    本来就顶不住的南直隶大军,瞬间就有崩溃迹象。

    李景隆双眼瞪圆了,嘴唇颤抖,憋了半天,什么反应也没有。

    “李帅,朱棣自投罗网来了,就凭他,只要李帅给我三千骑兵,我就能拿住逆王!”

    李景隆身边,才从济南府赶来的参将盛庸,看着呆若木鸡的李景隆,实在忍不住喊了出来。

    他是耿炳文的旧部,李景隆早就把盛庸的兵权剥离,今天盛庸,是因为一腔热血,单骑赶到了白沟河。

    “你懂什么?这是朱棣诱敌之计,你没看见,他就带了这点人来?”

    “不要急,慢慢磨掉燕军锐气,咱们人多,怕什么?”

    李景隆满头大汗,强自镇定,几句话气的盛庸自己拎起铁枪,直直向朱棣冲去。

    明军中还是有不少热血将士的,看着盛庸单骑冲去,也跟在后面,这一冲人多,倒是把朱棣的护卫冲散了。

    朱棣开了无双,有皇帝侄子给的护身符,万军丛中,来去自如,一下冲的猛了些,等反应过来,已经一人一马冲到了一处土丘。

    他一生征伐漠北,遇到过不少危险,此时见南军黑压压奔来,半点也不慌乱,手举佩剑,就在身前挥舞起来。

    这个动作,配上朱棣的从容,就像燕王在召唤埋伏的兵马。

    李景隆满脸苍白,一直盯着朱棣,看见他的动作,背后汗毛,一下炸了开来。

    “鸣金,鸣金,燕人有埋伏!我就知道,谁能骗过我!”

    李景隆狂叫起来,明军阵后,撤军的号令响起。

    盛庸咬着牙,已经杀到了离开朱棣不到百步之地。

    眼看就要立大功,鸣金声音响起,他身边明军勇士一下子,就不知道该进还是退了。

    大半人还是不敢违抗军令。向后退了下去。

    盛庸气的头嗡嗡作响,眼看燕王护卫又慢慢聚拢在了朱棣身边,只能也退了下来。

    正面战场,燕军优势越来越大,两翼渐渐向李景隆包抄过来。

    平安和瞿能父子给李景隆创造的唯一胜利机会,就这么被浪费了。

    后军处,姚广孝杀入,顿时稳住了阵脚,就在僵持不下时候,白河沟战场侧面河边树林中,一个金盔将军杀了出来。

    朱棣的二公子朱高煦确实是将才,他选择出战的时机,刚好合适。

    厮杀了半晌的平安骑兵,被燕军骑兵反绕后,瞬间损失惨重。

    模仿石家军的燕军少年骑兵,大都是北平富贵人家子弟,陪着朱高煦求功名的。

    这支骑兵甲胄厚重,杀散了平安的兵,直直向着瞿能冲来。

    朱高煦身高体壮,方面大耳,长的和燕王年青时候很像,同肥胖的哥哥完全不同。

    他手持金枪,战马过处,川军死伤惨重。

    朱高煦的志向,是和爷爷明太祖一样,纵横天下,今天感觉自己果然无人能挡,燕王二世子,扯着嗓子就嘶吼起来。

    “你们这些鼠辈,谁能阻你高煦爷爷!”

    “哈哈,废物,废物,都去死!”

    朱高煦一路向瞿能将旗冲来,大旗下,四川都指挥使瞿能父子三人,已经人人带伤了。

    瞿能自己头盔插了一根燕军雕翎箭,右胳膊被砍了一刀,铠甲破碎,已经举不起来兵器了。

    两个儿子都是满脸鲜血,没有战力了。

    毕竟这支偏师,已经扛了姚广孝的燕王护卫很久了。

    “爹,爹,你快上马,向南跑,我和大哥帮你断后。”

    “二弟,你和爹一起走,我和剩下的兄弟顶住,明年记得,给娘上坟的时候,帮我烧柱香!”

    瞿能二子瞿陶,长子瞿郁,扶着瞿能,满脸都是坚毅。

    瞿能满脸爱怜的扫了儿子一眼,又伸出左手,帮二个孩子抹去脸上的血污。

    “傻孩子,爹跑不动了,要跑,也是你们跑!”

    “咱们引了那么多燕军回救。李帅,也许能赢吧,可惜爹看不到了,快走,快走。”

    父子三人,谁都舍不得对方逃跑,而他们,其实也难以逃脱了。

    朱高煦的骑兵,已经以半圆阵,包围了最后的四川明军。

    就和史书记载一样,父子三人,将死在白沟河战役,朱高煦之手。

    就在这危急时刻,燕军之后,又传来了轰隆隆的马蹄声。

    一面巨大的“石”字战旗,出现在燕军后方,几千少年骑兵,和他们跨下战马,像是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

    汗液一滴滴的滴落了下来,为首一个少年将军,银盔银甲银枪。

    长枪巨大的枪头,在正午的阳光下闪着寒芒。

    少年千户石胜,疾驰将近千里,昼夜不休息,终于还是赶到了白河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