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1章 抗联的命运已悄然改变

    翌日,哈尔滨宪兵司令部开始对抓进来的人,逐一进行甄别。

    并张贴布告,有亲人家属也在此次被误抓的,可以在登记详细信息后,查验无误放行。

    没多时,人满为患的监禁室便为之一空。

    仅剩下身份确实存疑,或在反抗中被抓的十几个来历不明的人士。

    同时,哈尔滨市政公署也为配合宪兵司令部的行动,在报纸上大肆宣传,满洲军警宪特各部门公正严明的办事方式。

    而浅草商行在张宪臣的主持下,也对抓捕行动中遭劫的一些平民家庭,给予了或多或少的补偿,当然,这一切并没有公开。

    “地委的那位徐部长接走了吧…”

    “已经安全送走了,这一次也幸亏你回来的及时。”

    “不,你给岗上志满打那个电话也是对的。你现在的身份是完全可以跟这些人打交道的,包括平时一些活动,有需要就直接去找他们。

    一切有我在…”

    要说张宪臣现在对袁长安的感觉,不仅仅是同志那么简单了。

    就像中央最新传达的指示,在东三省、华中、华北所有日占区,虽然不能明示袁长安的身份,但为保障他的活动,只要袁长安提及,那这些地方的力量,都必须无条件支援。

    由此也可见,袁长安的作用有多大。

    这时袁长安又看了下桌上的那些文物国宝,然后吩咐张宪臣,让他给中央发报,这些珍贵文物都将会被他带回东京保存,请组织放心,革命胜利的那天,到时这些国宝都会有人亲自交还到国家手上。

    至于花子所说,准备将其中一幅画作送给裕仁,袁长安也做好了精心安排,这点也不用担心,是华国的,谁也拿不走…

    张宪臣自然一万个放心,他也认为这些文物由袁长安暂时保管最为稳妥。

    ………

    中央驻地,听完峡公的汇报后,首长也赞许的点头,他认为根据目前的形势,那些文物放在组织这边,确实不如被袁长安带走安全。

    还有关于抗联队伍里的一些事,袁长安特别强调,由于人员收拢太杂,良莠不齐,也会对抗联发展十分不利,请组织着重考虑。

    针对这一点,峡公也很赞同,他对首长说,东北林子里土匪众多,桀骜不顺之辈尚可加以教育引导,但是心怀叵测之人确实是个隐患,就不论是否存在关东军安插的奸细了。

    这些对于将来抗联的行动,破坏性也极大。

    首长沉思了一会儿,才对峡公讲,我们党团结一切对外的势力,但是根本不能变。

    “给东北抗联那边传话吧,让他们慎重考虑小同志的意见,不要等遭到了损失,才来挽救,那样做得不偿失…”

    “是,首长。”

    ………

    老林子里,接到中央的信息已经是几天后了。

    长期得到浅草商行暗助的抗联部队,精神各方面都比以前强了很多。

    看着眼前一排排焕发着勃勃英姿的战士,师长及政治部主任着实欣慰不已。

    但是一想到东北特委提供的名单,他们也很纠结,毕竟当下这些人还没有叛变革命,或者说没有一点被敌人收买的迹象啊。

    难道仅凭想象就要将这些人踢出革命队伍?

    想到这里,政治部主任倒是有了个办法,他建议师长,干脆将有嫌疑的人员编成一组,单独派驻。

    这样的话,即使真有奸细混在里面,那对抗联总部来说,造成的危害也不会太大。

    于是两人将计划上报军部后,也得到了上级的许可,并要求对这支分离出去的队伍,进行密切关注,一旦有所发现,坚决予以消灭。

    ………

    牡丹江宪兵队,渡边拿着一份情报,正在跟伪满军13独立旅旅长裴承德商量。

    “裴旅长,张铁柱等人来信说,反满军突然打乱了编制,现将他们改编成土山营,就驻扎在和林地区,离我们很近。”

    裴承德一听,顿时大喜,“渡边队长,这是好事啊,这样一来,我们不是更便于掌握反满军的动向了吗?”

    渡边摇摇头,指着信说,“不不不,裴旅长,你还没理解里面的意思。据信中所讲,分兵之后,他们与大部队之间的联系也没有那么密切了。我怀疑,反满军头目是不是察觉到了什么…”

    裴承德却不以为然,他擦擦铮亮的手表,语气也十分轻松,“渡边队长,这你就不明白了。如果反满军真的发现了什么,他们是不会派出一个营驻扎在这么近的地方的。我认为,张铁柱等人已经深得他们的信任,过段时间,我看我们可以采取行动了。”

    渡边听后,转念一想,也对,张铁柱他们才几个人,现在是一个营制在和林地区。

    只是他们没想到,这一百来号人,恰恰都是前世里意志不坚定之辈。

    而且在密切监视下,张铁柱等人的报信之举,也一一落在了暗处跟踪的抗联战士眼中。

    袁长安初步的计划也算是成功了。

    这次再也不会出现,军长带着四个人执行任务,里面竟然有两名叛徒的场景了。

    也不会再有师长被叛徒迎面开枪袭击的机会了…

    更不会出现大批大批的叛徒引发的西征惨案了…

    抗联队伍,正一步步迈向光明…

    ………

    嘎子山矿场,从淞沪、金陵被押送来此的国军战俘,已经挖了快一年的煤了。

    但是你如果仔细看看,就能发现,在这群人当中,绝大多数士兵的脸上,很难看见颓败之色,相反,他们虽然更加消瘦,但精神却很好。

    无论是挖掘、抗运、收拢,都能看见互相积极帮助的影子。

    特别是天黑收工后,他们也迫切的期待起,组织潜伏人员给他们传达的一些信息…

    火种已经埋下,就等时机一至,就是冲天之时…

    ………

    东京,内务省。

    负责对华特别委员会的土肥圆,就筹建占领区伪政权一事召开了内部会议。

    会议的主题,赫然写着关于重庆政府行政院院长汪某人,投效帝国的应对方略。

    遗臭万年的汪填海,即将隆重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