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八章 组织自己的势力

    李琚问完话,室内陷入了一阵可疑的安静。

    徐妈妈真的只是想给巫明丽做做面子,好事儿做了,总得留个印象,巫明丽懒得说,她说。

    没想到啊,李琚可能更关心那个瓜。

    巫明丽道:“张选侍就是花枝儿嘛,昨儿殿下说,等她生了孩子,给她赏?我就先把待遇给她安排上了。瓜是母后娘娘亲自叫人杀好,由椒房宫的体面妈妈、大宫女送去的,别人都没有,只有我们有。母后娘娘还看在后院有孩子的份儿上,多给了一个。这是母后娘娘待咱们好,得空你记得给母后娘娘捎带点宫外的新鲜玩意儿以尽孝心。”

    李琚连连点头,不过想了一圈,也没想到该带点儿什么,不禁问道:“可是母后娘娘要什么没有,宫外的东西,也不过是仿着咱们内宫做的,手艺不好,如何送得出手?”

    巫明丽道:“殿下只往不常见的东西上想,比如这哈密瓜以前也是西域都护府的街头瓜果。直到陛下游历归来,才将它引入宫廷,现在每年秋冬,更是会有几百几千斤送入宫廷。”

    李琚忙忙拍手:“对对,媳妇,你说的对!我多注意注意外面传来的新样物件儿。”

    巫明丽笑着点点下巴,有这个心就好,她有很多机会找到一些未来的好东西。

    晚上巫明丽还是在看书,李琚对巫明丽提到的琼州很感兴趣,于是他主动要求巫明丽找到和琼州相关的书来给他讲讲。

    巫明丽便挑了一本自己反复读过很多遍的琼州游记,又叫来了福喜和羽萝过来抄书顺便听课,还是老样子,她念一段原文,就解说一下意思。

    李琚不觉听得入了迷,一时间连自己最喜欢的爱侣之间的嬉笑打闹都置之脑后了,及到了巫明丽睡前运动的时间,一本游记讲完了三分之一,李琚才意犹未尽地表示先不听了,媳妇休息比较重要。

    临睡前,巫明丽还打发丫头去东三所中院看了看花枝儿三人,确认她们都很平安才放心。

    李琚在心里感觉不满,特别是想到一年就能吃个把月的哈密瓜,被后院分了一个走,他要少吃一个,更是不快活。

    但是想到下午和冯小将军不欢而散的情况,李琚感觉,他又不了解后院,不懂女人之间的相处,既然媳妇是个好的,听媳妇的就完事了,别在自己完全不懂的事情上指手画脚。

    下午他和冯小将军说起,让自家媳妇和他的媳妇聊聊,帮忙摆平一下他后院的矛盾。

    冯小将军当时就反击:“我不信世上真有心胸宽大,连庶长子都不觉得扎眼的人!”

    李琚说:“我姐姐不就是吗?”

    冯小将军:“哈,这才几天,装样子都还得装七八天,我敢说你后院起火也是早晚的事!不过是你的王妃会装模作样,闹不了我这样,那也该是凌师父那样!”

    冯小将军的后宅斗得天翻地覆,众人皆知,凌师父就是凌大少的爹,也是李琚新拜的刀法师父,也是冯小将军的舅父,他的后宅和蜀王的差不多,不过冯小将军不敢说蜀王如何如何,一时想到的其他例子就只能说凌师父。

    完全不能接受有人跳出礼义纲常的李琚喝道:“凌师父是咱们的师父,咱们是徒弟,怎么能说师父?”

    李琚和冯小将军就这么吵了起来,连饭都没吃就回了玉芷宫。

    生气是生气,不过李琚对朋友的容忍度非常高,他有点后悔自己因为一点口角就和朋友翻了脸,但是他倒也不后悔,毕竟冯小将军口不择言带上了师父。

    两人不欢而散,在回家的路上,李琚反思了很久,最后他总结,他不是冯小将军,他不知道冯家的具体情况,冯小将军也不认识他媳妇,不知道他姐姐多好,所以两个人互相对不上号。

    所以对自己不那么明确的事,就闭嘴好了。

    就像此时此刻,既然东三所都报了平安,他也就不要为了一个瓜生事了。

    李琚说服自己放下心里的“瓜”,等巫明丽打完八段锦和五禽戏,重新用热水清洁身体,李琚没忍住手,绕到里间,把服侍的几个丫头赶走了,又腻歪了过去。

    所谓的请媳妇帮朋友解决烦恼的命题,也就直接抛之脑后了。

    一层秋雨一层凉,到了九月十,已经是秋末冬初,各处都开始收拾准备皮毛衣褥,宫份里的炭也多了起来。

    只有李琚还气血方刚的,有时候淋了点儿雨水,头顶都冒着热气。

    实实的让人羡慕。

    巫明丽以前手脚寒凉,秋冬季节连腰都是冰的,又因为蜀王喜欢柔软病弱的女子,巫明丽也不敢继续打她的八段锦五禽戏,原本养得好好的身体也渐渐地失去了活力。

    不过现在巫明丽不仅保持着相当的锻炼频率,甚至还求着李琚教她一些拳脚,新婚不过二十多天,巫明丽感觉自己更结实了些。

    直接体现是霜冻的日子里,巫明丽一点儿寒意都没感觉到。

    清芳也是如此,可是徐妈妈、齐敏她们就冷得不太行了,她们一个上了年纪,一个亏了根基,一丝丝不太明显的冷气都会让她们的身体微感不适。

    这日里连续好几天大雨刮风的,徐妈妈出门取个东西,回来就病倒了。

    巫明丽舍不得让徐妈妈出去养病,索性和皇后私底下悄悄说了一声,给徐妈妈和齐敏放了假,又请太医给开了方吃着药。

    徐妈妈管着库房,住得离库房也近,看着账本和支取,别人找她的多,她找别人的少。齐敏反正也没闲着,她有一手极好的女红,又有极好的审美,不论做衣服做首饰,画花样儿抄书临帖,在她的小屋子里就能办。

    就是苦了清芳,以后每天白天当值到晚上就寝的人都是她。

    清芳自己很乐意,她是那种天生闲不住的睡眠需求也少的精力旺盛的人,虽然还没想好自己能干什么,可是至少她知道自己不乐意闲着。

    巫明丽稍微动了一下人手,感觉身边还差个积年的懂宫规的中年及以上的宫人作为臂膀。

    她的上辈子用惯了的得力臂膀刘妈妈,现在还在蜀王府烧火,她暂时没有理由把一个烧火妈子从丈夫的兄长家要走。

    其他人呢,巫明丽一时想不起来还有什么又稳妥又符合要求的。

    至于玉芷宫本来就有的王嬷嬷?可拉倒吧。巫明丽想舒舒服服过日子,可不想和人玩心眼儿,不是玩不过,是累得慌。

    王嬷嬷告假,巫明丽就准,反正花钱养闲人的又不是她,乐得眼里干净。

    王嬷嬷要是想回来,巫明丽还不愿意呢。

    巫明丽在记忆里搜寻无果,征询了徐妈妈的意见后,决定从年纪大的宫女里头寻摸个合适的,要过来。

    年纪最好三十往上,四十往下,这样的宫女在宫里时间够长,资历老,正是要考虑养老的时候。

    家世最好是比徐妈妈差一点,因为这个人她要接徐妈妈的班,等徐妈妈病好了回来,这个人是要给徐妈妈打下手的,首先就得服徐妈妈。

    另外,家世比徐妈妈好的人,在宫外有自己的家庭亲人,有自己的牵绊,未必愿意去信王府养老。就算愿意去,也不知会不会为了自家的事产生不该有的念头。

    除非是清芳那样的,一家子都在为巫家服役,又一家子都是本分人。可这样家庭背景,一时间上哪分辨去。

    巫明丽犹豫了两天,这日一早起来感觉时间不对,天色亮了,又感觉腰肢发酸,和素日里被折腾的酸不一样,而是熟悉的酸胀感。

    她就有了猜测,叫来了丫头收拾,一看,果然是推迟了数日的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