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十三章 年节的家事

    玉芷宫的女人们也在抹牌,巫明丽没加入,都是些十七八岁不到二十的新人蛋子,她要是上去了,只能放水,打麻将放水还有什么意思。

    女人们拥上来问安,巫明丽让她们自己乐去,别误了吃饭睡觉就行。

    那边杏红送来一个阔页本子,说道:“上回娘娘吩咐从梨园寻摸几个人来演一场,那边今天送来了本子,这些人,擅长这些戏和唱段,也有擅歌舞的,他们也报了过来,请娘娘点。”

    巫明丽打眼看去,眼花缭乱的,总有十几个人,每人约三四个拿手戏,又有四个姑娘拿手的戏正好拼成《白蛇传》。

    巫明丽道:“我都要了,我算着日子,要女眷们热闹一个时辰,总要六七个人才够,这里十几个人,就选十七、二十二、二十八这三天来,每天一个时辰。怎么排班排次,梨园自己看着办,若是不好装扮上,不装扮也可以,就清唱。不过我要看《白蛇传》,这个本子必须加上,就这四个人来唱便行。另外——”

    巫明丽的指尖点到一个名字,正是现在的领班,已介四十的舞者,沈捷旋。

    “把她排在最后一天,跳完了请她来见我。”

    沈捷旋早就到了退下去的年纪,不过她将一生都献给了舞技,没有成婚,没有家人,她现在的年纪离开梨园后要再找一个安静富贵的供养之处就难了,巫明丽倒是愿意给她这个机会,但是却不能白白养着人,也要对方愿意付出些来才对等。

    杏红答应着收好,又问:“晚膳摆在哪里?”

    “就摆在这儿吧,反正殿下不在,我和她们一块儿吃。”

    巫明丽又问了几句家里的情况,杏红一一作答了,巫明丽放了她回去,自己转身去书房处理交际的帖子。

    还是过年好,她们都在外面走动,反正没人给宫里的下帖子请这请那,也就是寻常问候罢了。等出宫去了又是另一种光景,但是明年愁来明年忧。

    巫明丽将罗剑胆的帖子挑了出来,剩下的寻常走动的帖子,便抄起齐敏刻的章,噼里啪啦一通盖,轻轻松松就把事儿都结了。

    罗剑胆的帖子,巫明丽则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看。

    罗剑胆现和母亲去了巫家小住,比住驿馆自在,又比自己租房便宜。

    她每天要去禁军或兵部报道,皇帝陛下要推她当偏将,当然会更希望她有真才实学,能有一番作为,难得她本身极有天赋,也值得千锤百炼。

    罗剑胆帖子里稍微带了一些巫家的情形,她说她从没发现原来一个读书的地方也能这么好玩,一点也不古板憋屈,巫小弟甚至还陪她出去疯——她特特写了,让巫明丽不要误会,她和巫小弟斩鸡头烧黄酒的准备结拜为姐弟了,丝毫没有儿女私情。

    巫小弟竟然念过许多兵家的书,还教了她好些练兵之法,与于青教她的十分契合,罗剑胆在巫家快乐得不得了。

    尽管巫家也有规矩,巫太太不止一次唬她“坐端正,腿并拢,声音要小一点,笑不露齿……”诸如此类,罗剑胆却并不觉得烦人。

    罗剑胆在帖子里说:“可知我讨厌的不是京城的规矩,而是他们让我守规矩的原因。若是要我符合他们的要求,那就错了主意。但若是婶娘这般,只是为了我好,那我也无话说。”

    最后汇成一句话:“你娘真好。”

    巫明丽边看边笑,看完烧了,认真写了回帖,交与珍珠嬷嬷拿去,明儿遣人送走。

    放下这里,巫明丽问杏红:“清芳回来了不曾?”

    杏红笑道:“早就回来了,娘娘让她回家住几天,她还能住到十五不成?这几天多亏她在,不然薛伴读那边的事还有谁来接应。”

    薛伴读几乎承包了半个玉芷宫对外的杂务,又是铺面又是跑腿又是找人又是送信,玉芷宫里总得有人和他接应,还得是心腹里的心腹才行,清芳便是头一个。

    巫明丽于是叫清芳进来,清芳来了,还穿着外面走动的大衣服,巫明丽一看就知道自己怎么没注意到清芳,原来这姑娘回家几天,长得白了胖了,穿上了她母亲做的新衣服,乍一看还真和以前不一样。

    清芳给巫明丽问了安,在巫明丽旁边墩子上坐了,道:“娘娘有事嘱咐我去办吗?”

    “早几天该问你的,我给忘了。这趟回家如何?罗姑娘母女俩住在咱们家,都还好么?”

    清芳都一一回答了,和罗剑胆信上写的差不离。

    巫明丽问:“去年桂榜已经出了,求学的士子也该到了京里,我爹因为我,险些成了外戚,家里取的学生,较往年少了么?”

    清芳道:“我问过大管家了,没少,反而京城来求学的人多了,老爷还让多给几个免束修的名额呢。”

    “有没有琼州来的学生?”

    “琼州?我还真没注意这个,我写封信回去,让我爹打听一下。”

    巫明丽就喜欢这孩子什么事都不多问,特别知道边界。

    “尽快写,明年你能回家,也帮我多注意。”

    “哎我知道了。”

    巫明丽让清芳去干自己的事了,她在心里盘了一下情况,那个害死了她弟弟的白眼儿狼,应该就是她离家后的这一年入学的。

    书院收新学生一般都在春天,桂榜考完后,外省获得举人身份的人要进京赶考、读书,脚程快的就是次年春天,脚程慢的要到次年秋季。

    巫明丽算着,琼州的举子到京里,大概率是年底,不过保险起见,还是春天就注意的好。

    巫明丽没别的意思,只是觉得,一个人读书读书,把“人性”读没了,只剩一肚子狼心狗肺,倒不如不要读,当个普通人,兴许还祸祸不了那么多事,老么老了在外面养十几岁的小姑娘当外室——什么狗东西!

    如此正月里又过了两天,快到会亲的日子了,玉芷宫的宫女儿们总在说这件事,外面的内侍、宫人,羡慕极了。

    皇后那里也传出来消息,说如果玉芷宫会亲一事办得妥帖,整个后宫都将有类似的安排,于是外面的人再羡慕嫉妒,也不敢破坏玉芷宫宫人会亲,就算有些见不得别人好的人想暗地里琢磨点什么,也有更多人阻止、维护,大家都期盼着玉芷宫把事儿办成了,他们才好获得同样的机会。

    到了正月十三晚上,方听说恬妃在产床上挣扎了两天,生下了小皇子。

    皇帝陛下非常高兴,让赏。皇后已经在筹划着满月宴了,后宫妃嫔约好了去道贺。

    宫外吴王妃等人也传来消息,约巫明丽一起去贺喜,于是十四这天早上,椒房宫里外命妇到得特别齐整,都是来椒房宫向皇后娘娘道贺的。

    皇后娘娘送走了一拨人,才点了巫明丽,让她晚上代外命妇们去恬妃宫里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