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一十四章 门客们2

    关于郭富商多有不法的案子,薛芹花了三个月的时间与京西的三个官府周旋,眼看就要成功了,没想到这时候那三个官府突然变得十分激进。

    薛芹找到京畿西道郡属支付的一个师爷,正是一直在和薛芹联系的人,约出来晚上喝酒,开门见山地表达了自己的来意。

    那个师爷喝了两杯,放开了胆子,略带责怪地说:“哎呀,我早说你们王府下个帖子来,都不用写得明白,暗示一下,还有他们家什么事?那种低贱的商贾,就是咱们的钱袋子,你不收,别家要收的……”

    师爷叨叨了一路,薛芹捕捉到一个信息,郡属突然雷厉风行,是收到了来自王府的压力。

    薛芹丝毫不怀疑巫明丽,所以他确定,不是信王府给的压力。

    薛芹笑道:“我们家殿下不在京里,难免谨慎些。我们家殿下的哥哥一向疼爱弟弟。”

    师爷丝毫没有迟疑地,往京中的位置拱了拱手:“蜀王殿下确有手足之重。”

    破案了,是蜀王干的。

    薛芹假装自己被信王府隐瞒了此事,示弱卖蠢,打听到了更多的事儿,比如蜀王的帖子什么时候送来的,怎么个要求……直问到申时过半,才和这个师爷分手,准备回城。

    他刚翻身上马,就有另一个人从旁边的小路上插进来,拦在他前面。

    这时一个白面书生,说不上俊丑,就是很容易让人产生信任感。但是薛芹在内务司这么久,最怕的就是这种自带“信任感”的官场老油子。

    被这种人坑了都不知道怎么踩的坑,薛芹的踩坑记录都能写十本《内务司传奇》了。

    薛芹正在暗暗戒备,对方从自己的褡裢里摸出一张帖子给他看了一眼:“我是这儿的县丞,信王府要征召我作幕僚。你是帮信王府办事儿的,从正月里我就注意到你了。”

    薛芹微笑反问:“请问尊驾是谁?”

    书生也反问:“听闻信王府征召的人,都是您举荐的,何以你我素不相识,尊驾却敢举荐我?”

    薛芹“恍然大悟”:“我是举荐了一些人不假,但是也有一些人不是我举荐的。要问怎么回事,您只能去信王府打听了。”

    书生回道:“不论怎么回事,将来咱们俩算半个同僚,咱们找个地方聊聊?”

    薛芹反客为主:“先生被王府征召,应有过人之处,当知近来京里要事繁多。我最近没空。最快要六月下旬。”

    对方尝试抢回控制权:“十五如何?”

    薛芹道:“不如何。尊驾不过是想从我这里打听信王府的消息,以判断要不要接下这份征召。我帮不了先生。我倒是可以给尊驾一个建议,信王府做主的两位都极其厌恶迂回曲折,先生果真要问,不如直接回帖子问。至于您说的聊聊,等尊驾确认要接这个征召了,咱们再仔细聊聊也来得及。”

    薛芹是真的急着赶回去,他们内务司都快忙死了,每天才几个时辰能睡?他今天告假出来,他的活儿可不会请假!他明天得多干至少三个时辰的活儿,他那么一想,就很想死了。

    薛芹示意自己的侍从跟上,他们绕过书生,往东策马而去。

    书生在原地转了一圈,没有跟上去。

    薛芹的态度,他倒也不生气。如果薛芹真的简简单单就和他大聊特聊信王府,他才会真的怀疑信王府的控制力。

    今天他并不是完全没有收获,他听了全场薛芹和师爷的聊天,至少知道了一件事,信王府一直以来缓慢有效的施压突然变成简单粗暴的命令,并不是信王府的决定。

    他并不想和那种不顾形势瞎用权势的人有太多的来往。

    皇帝陛下还活着呢,他的儿子和京畿的官府这么“通力合作”……这位蜀王真是嫌自己不够显眼。

    但不管怎么样,信王府都夹在这件事里。他正好可以通过这件事,试一试信王府的办事风格是否和自己相契合。若是契合,他便可以用这件事作为自己的“见面礼”。

    ……

    薛芹回到京城后,第二天一大早就递帖子求见巫明丽,然后就在内务司忙了个天昏地暗,又一天早上才抽出身来觐见。

    薛芹把自己打听到的事一五一十和巫明丽禀告明白,末了说道:“蜀王殿下插手张孺人的家事,着实意外。小人想来想去,想不明白是哪里走漏消息,才会让蜀王知道此事。”

    巫明丽结合蜀王的帖子送到的时间,和丁武被退回禁军的时间差不多,就猜到了,又是薛美走漏的风声。

    巫明丽没将自己的猜测告诉薛芹,反正薛美已经出阁,没机会再从薛芹这里打听什么消息了。她叫来小萍,让她记住郭家的下场,回去告诉花枝儿高兴高兴。

    待小萍离开后,巫明丽的脸就沉了下来:蜀王真的是个能坏事的。就是要显摆兄弟情深,你插手和自己不相干的官府干什么啊?

    这事儿传出去,有小概率,皇帝陛下觉得蜀王办得对,对践踏皇室尊严的人就该直接打死,蜀王不仅维护了皇室尊严,还很有兄弟爱;还有小概率,皇帝陛下感觉自己的权力被儿子窥伺、染指,把蜀王和信王一起扔到“可疑”的范围里;大概率是两种感觉都有,情绪交织复杂。

    问题在于,巫明丽真的借薛芹的手引导了官府。虽然这事儿她和皇后禀告过了,皇后也承诺会和皇帝陛下说一声,但到底说没说,巫明丽并不十分清楚。

    不过,还好信王府自始至终没有正经和京畿西道那三处官府下过帖子或是派过门人……也就是说,信王府受了天大的委屈都忍住了,没和京畿各官府勾连。

    巫明丽把这件事写了个条贴在自己记事的本子里,她必须完美地给这事儿收个尾。而且最好给自家收尾时,不用给蜀王收尾。

    薛芹瞅着巫明丽的脸色变化,等她平静后,他又将遇到柳匀、马讷和京畿西道的书生的事也都交代得明白。

    薛芹很感动,马讷柳匀两对夫妻是他举荐的不假,但是其他几个人,他只负责搜集他们的信息。巫明丽本不必提他如何如何,可巫明丽就是提了,就是要那几位门客幕僚记薛芹的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