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一十九章

    蜀王妃看着巫明丽的面色有变化,安心要酸她两句的,一旁的凤仙冷飕飕地看过来,蜀王妃瞬间不敢再看了。

    才刚晚宴开始前,皇后娘娘特意召走凤仙,让她晚上别急着走,去椒房宫偏殿坐坐。

    蜀王妃心里有鬼,她也不知道凤仙在蜀王后院发现了啥,又会和皇后说啥,凤仙那一眼就把她看怂了。

    凤仙刚到蜀王府那两天,蜀王妃安心要给她个下马威的。没想到,蜀王接到人就把她供了起来,凤仙的吃穿住都和侧妃一个等级,而且身边还有蜀王的心腹嬷嬷照应(监视),蜀王妃想寻晦气都找不到机会。

    现在想想,还好没寻成晦气,不然还不知道凤仙要怎么告状呢。

    巫明丽若有所觉地瞥她们一眼,又飞快地转走视线。

    啊,看到蜀王了。

    再多看两眼可能会瞎。

    不过……巫明丽隐晦地和凤仙交换了一个视线,凤仙手持一柄折扇,将扇子合拢,似乎是无意义地在右脸旁轻点三下。

    意思是“跟我来”。(扇语部分见有话说)

    巫明丽将自己的折扇半开朝向左手边均匀稳定缓慢地晃两下:等一等。

    旁边坐着的十五皇子妃,也就是荣王妃也将扇子轻轻扇一扇:“扇语倒是用得很好,怎么信王妃的丫鬟是不会张嘴吗?”

    巫明丽将折扇抵在颌下,懒散地说道:“宣之于口,哪有秋水横山来得有情调?荣王妃的丫鬟会张嘴呀,却不知谁和荣王妃嫂嫂会心一笑呢。”

    说完她将扇子合拢在腮边打了一个圈再压在手心里:夸奖对方真很好。

    荣王妃脸上一红转开视线。

    巫明丽将茶水沾沾嘴唇放下,专心看歌舞表演,观察勋爵朝臣那边的动静,又等了差不多半个时辰,才和凤仙一前一后地离席。

    凤仙离开前,蜀王妃一把抓住她问:“你去哪?乱走撞着不该撞的人,可小心你的命。”

    巫明丽直接过去加入她们:“是我找仙姬孺人叙叙旧,蜀王妃想听吗?”

    蜀王妃那个心啊,挂了十五个水桶还不止。

    叙旧?她俩有什么旧?她就知道,皇后娘娘突然指了个狐狸精来一定是有人撺掇的,不会就是巫明丽干的吧?这也是个狐狸精,果然狐狸精总是惺惺相惜……最重要的是,凤仙不会出卖蜀王府的事情吧?她在蜀王府有没有发现不该发现的事儿?

    巫明丽已经拉着凤仙走了,先和皇后底下的嬷嬷们说了一声,然后来到了偏殿外通向观星台的走廊。

    走廊好啊,只要找着前后左右旷野无人的地方,便丝毫不怕有人偷听,晚风来时,还有一丝丝的凉意。

    说实话,凤仙主动找她出来,巫明丽是很奇怪的。她俩有旧可叙,但是凤仙出嫁也没多久,就十来天的功夫,能叙什么呢?

    凤仙也不绕圈子,瞅着没人了,便将腰间挂的金事件解下来,拆出一根金花签,交给巫明丽。

    巫明丽拿在手上端详,只见正面是篆书錾刻“九万里风鹏正举”,背后是错银的昆仑山峦图,时光久远,银子已经彻底黑了。

    凤仙主动说道:“是我的陪嫁丫头发现的。她是皇后娘娘派来的人,一定会找着机会禀告娘娘。我没有主意,所以来找王妃娘娘商量。我那个丫头,被侧妃娘娘拿了个短儿,伤了手又被打发去做酱肉,在那里她遇见了一个重病要死的姑娘……”

    凤仙大约说了一下情况,她那个丫头也是官婢,原叫红鸢,进去后改名叫了香兰。那日香兰举着伤手调盐和酱油,疼得龇牙咧嘴,好容易做完了酱肉,香兰憋不住要解手,正在四下找下人们用的茅厕呢,听见有人叫她的原来的名字“红鸢”。

    当时天色已晚,香兰找了很久,才循着声音,找到被关在茅厕后面的女人,正是已经被折磨得只剩一口气的小柔。

    如果不是认出了香兰,小柔说不定就真的被饿死在那里了。

    香兰偷水偷肉的,才给小柔捡回来半条命。

    小柔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得罪了王妃和侧妃,她也无力自救,她拼着最后一口气,只为了把这片金花签交到香兰手上,求香兰把它转交给一个叫“丁武”的人,十年也好,二十年也好,只要能交到对方手上就好。

    香兰不认得丁武,又怕这是个陷害凤仙的局,于是禀告了凤仙。

    凤仙倒不觉得这是个局,如果是个局,一定会有人引诱香兰或者她去见那个女子,而实际上,香兰能与那个女子见面,是纯纯的巧合。

    凤仙道:“‘丁武’这个名字,我记得你曾提到过,是你的门客,还是蜀王殿下退回去京大营的。虽然这个名字很常见,但我觉得应该就是他。”

    巫明丽把花签看了两遍,忽然悟了:“是他。正是他。”

    杨冠军字鹏正,最大的战功是在昆仑山下打出来的,这个花签,是合他那个人的。

    凤仙道:“我本要劝你最好别管这件事,太诡异了。但是……丁武是你看中的人,就一定有过人之处。到底怎么办,只能你自己决定了。”

    巫明丽也非常担心是个局,她知道皇帝陛下对杨冠军心中有愧,并且有补偿的意思,别人不知道啊!稍不注意就得是骑虎难下。

    巫明丽将金花签收在随身的荷包里,又从头簪上拆下一根接近金花签形状的金凤羽,让凤仙挂在金事件一起。

    凤仙一边嘀咕“不必如此小心吧?”一边到底挂上去了。

    巫明丽问道:“那个女孩子叫什么名字,为什么会被关起来濒死,又是怎么个年纪模样呢?”

    凤仙笑道:“我知道娘娘必有这一问,已经先问明白了,女孩子叫小柔,十七了。关起来的原因,我也不知道。香兰说她原是官婢,今年初才和香兰一样各自分散了来。官婢中,这个小柔的模样最出挑,香兰原话是说‘满宫里再找不出第二个来’,比我也不差什么。也不知真假。”

    凤仙想想又道:“以我的猜测,恐怕中宫娘娘要找的那个绝色美人就是她。这下麻烦大了,她被人划伤了脸,还……还……交不交出去,都难啊。我本不该欺瞒中宫娘娘,只是……”

    “你的为难,我都知道。不交出去,愧对中宫娘娘,交出去,难免伤及蜀王殿下。况且那姑娘既然伤了脸面,未必就还当得起绝色二字,若是要以美色为进献之由,她也不够格了。”

    凤仙道:“正是呢。”

    巫明丽道:“你帮我问一下香兰,这个柔姑娘她家是不是姓杨或者姓黎。等下给我个消息。你帮了我一个特别特别大的忙。你放心吧,这不是局,就是运气,是那个姑娘的运气。”

    凤仙“哎”了一声,她们俩在外面又走了一阵,凤仙没再说什么,蜀王府的日子也就那样,而巫明丽已经心不在焉,想着怎么救小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