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四十三章 权柄初窥

    午时过半,连丁续在内的几个门客都准时来到了宫门外听候召见,只有韩胜子还在丁忧,柳匀和马讷的媳妇也都接了过来,读书的人穿着书生襕衫,有官身的穿着官袍,郁红金凤两个穿的都是民间妇人出门的红礼服。

    李琚懒怠一个一个见他们,就一起叫了来,在玉芷宫正殿大堂会面。

    韩胜子还有最后几天没熬完,人不曾来,但写了拜谒书呈上。李琚不耐烦看,他还觉得韩胜子这是推三阻四,根本不诚心。巫明丽看了说写得很真诚,又有扎实的意见,可见是真心想应征的。李琚便将心中对此人的不满放下了。

    来的几人,显然是田趁月为首了。虽则蒋昭年纪比他大,性格比他稳,但蒋昭没有进士的进身,自不好与他争先。其他人都比他小,更没有读书的人,就更不会挣了。

    丁续老实,丁武憨厚,等待的时候,田趁月几句话就把丁续和李琚出去这一趟见的人办的事套得差不多。蒋昭也想听,就没拦,柳匀和马讷拦了,完全拦不住。

    田趁月捻着他稀疏的胡子,没别的,就是感觉王妃在各个事情里的存在感都太强了。和他之前的判断一致,恐怕这主家真正做主的人是王妃,而不是信王。

    很新奇,但也不是不行,田趁月早就过了一板一正的年纪了,管是男女,能办事儿的就是好主家。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他一个幕僚门客,也就能给出点主意,最后不都得看主家能不能办成?

    至于还没露面的其他门客怎么想……

    那他们最好是不服气。

    毕竟一个主家手下可以有许多门客,但为首的只有一个,我田趁月岂是久居人下之人!

    田趁月踌躇满志,终于第一次拜谒了自己的东家。

    他们各人将自己习得之法、正在为信王府所办之事禀告于李琚。田趁月选择进可攻退可守的开场方式,官腔官调给得足足的,先赞颂皇帝陛下的恩德,然后赞颂李琚识人之明,再陈述自己为信王府征召,接下来准备办的事等等。

    李琚听得云山雾罩,打断了他:“说点正事吧。你说明白点儿。”

    巫明丽笑道:“田先生要代你写呈报的,文辞越漂亮才越好。”

    李琚:“可是我又不看呈报。”

    巫明丽:“啊?那你怕是不仅要看,还要流畅地念下来才好呢。”

    田趁月深深吸一口气,说道:“王妃殿下以官吏往来交际事务及奏陈闻对之章相托,固小臣之所长,当不负所望。”

    李琚道:“这me说,我就知道了,这个好,最讨厌他们读书人文绉绉那一套了。”

    巫明丽撇嘴,娇娇俏俏地说:“我也是读书人,你也讨厌我啊?那你今儿啊,别——进门了。”

    李琚赶紧抓住巫明丽的手晃一晃:“好姐姐,你和那些腐儒怎么比?我看他们一眼都烦,但是看姐姐怎么都不腻。”

    “等我七老八十了你还能说这话,那我才服呢。”巫明丽小小翻个白眼,“田先生可不是腐儒,人家只是头一次见面,礼数做足了而已,你可不要误会他。”

    田趁月爽快一笑:“是小臣自讨苦吃了。没料到王殿下与妃殿下一样,都是直白人,那,请两位殿下恕小臣无礼了!”

    田趁月改得特别快,本来么,大白话直来直往,效率高得多了。

    巫明丽道:“既然进了王府的门,就是王府的人,一家人何必说两家话儿?就像今儿王殿下认了个妹妹,以后她就是你们的妹妹。大家原是一块儿的,万不要生分了。”

    巫明丽突然说起妹妹,别人只觉得奇怪,唯独丁武一下就想到了妹妹,也就明白了巫明丽话从何来。

    巫明丽继续说道:“以后若是寻常日子,还请丁续和丁武两位轮流陪殿下习武、外出;请蒋先生与我这里的两个丫头一起总管外面的产业;请柳公子和马公子打理牙行的往来,两位媳妇子到我这里听差。若是不寻常的日子,自有不寻常的打算,就比如王殿下打猎去啦,就请两位丁先生一起陪着去;比如王殿下出去打仗了,那粮草辎重,可就全靠蒋先生了;而王府里面的事,小到移花接木,修整翻新,大到起别院山庄,做道场法事,自然是柳公子和马公子打理。”

    众人纷纷称是,巫明丽因留他们在正堂外花厅一起用晚膳,说起了今天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后天下午,陛下要召见王殿下奏陈水利一事。辛苦田先生,明天要把呈报交到王殿下手上。若要借人手的,先生尽管说。”

    时间很紧张,不过田趁月提前拿到了所有资料,做足了准备,倒也不觉得为难。

    赶在晚膳前,田趁月与巫明丽、李琚大概确认了整个呈报的内容纲要,记了满满三卷纸。

    其他几人没有这般紧要的事务,各自约好哪一天谁来当差,并互通了住宅和其他消息,这就算是信王府幕僚们正式开工了。

    晚膳是宫制晚膳,隆重标准,李琚吃了十几年。他边吃边聊天,果然还是和蒋昭、丁武他们更投契一些,田趁月则有巫明丽不时问两句,也不觉冷落。

    巫明丽特别叫小厨房做了一道“步步高升”甜点,与他们每人包了一份带回去吃,连金凤和郁红的份儿都没落下:“以后各位终究是要正经做官的,王府留不住各位太久,我只希望这段时间,大家相处愉快,好好办事儿。各位平步青云时,别忘了再回来喝杯小酒。”

    众人连连道谢,一日初聚,各自尽欢。

    第二天落钥前,果然田趁月送进来了一份呈报,扎实严谨,巫明丽再挑不出一个错来。正本工整干净,连誊抄都免了,这就装到呈报的册子中,准备十九一早给皇帝陛下送去。副本上有许多批注夹注,正合李琚阅看。

    李琚在外面和丁武打了半天拳,正在兴头上呢,勉强读了两遍,不至于磕磕绊绊,就放下不管了,巫明丽亦不深劝——自家男人什么德行,皇帝陛下又不是不知道,哪天他对答如流丝丝入扣了才是奇怪。

    不过她将方才李琚磕磕绊绊的地方找出来,又加了许多注释,以便李琚理解。

    巫明丽彻底收住了田趁月,她的心情非常好。

    能指挥一个人去外面冲锋,去插手政务,这日子啊,才算是看到了头。

    (作话:一些读者大大们的疑问的说明:

    女主有野心,非常非常大的野心,不只是要大权在握而已。她示好未来的重臣就是这方面的考虑。如果她只把自己当守寡太妃她不会要结交未来的重臣,更不会一直试图越过李琚获取实际控制权。哪怕她现在以为自己要守寡,她还是在努力争取打破世道的权力。

    关于未来的计划,目前暂定未来李琚在外面打仗,女主治国。这个设定没有男主外女主内的意思,打哪里什么时候打设土官还是流官派不派兵派什么兵轮换制度监察制度税制粮制官制等等全部都是女主说了算,李琚擅长打仗喜欢行伍肯定就是让他去了,就和罗剑胆一样的。这是我的问题,我写不来战争,因为我完全不了解打仗,更不了解兵器,不然我肯定设定女主是个武将出身从北海北一直打到南山南,这书直接改名叫《老娘文成武就》。

    关于更远的未来:肯定会有女校、女官,工厂都萌芽了怎么可能没有配套的制度嘛。有时代进程设计,但是太超前的部分会失败。

    一些局限性:我看小说好多年,肯定会受别的小说影响,难免刻板化人物,比如蜀王妃这个角色我就写得很不好。还有不少情节违背了我的初衷设定,我努力改,我努力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