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六十七章 搬家第一天

    下车换轿,巫明丽嘱咐清芳、彩云等人先送碧兰、锦娘廿五去后院休息,自己领着花枝等人慢悠悠地走。

    从正殿旁穿过两道门,特意摒弃夹道,走了屋舍里头,若要穿堂穿舍就下轿步行。

    正殿往北转,先过李琚的存武堂。

    李琚早将东西押送到了巫明丽的上房,转与徐嬷嬷交代清楚,身出来迎接老婆,恰就在存武堂的倒座房遇见老婆来了,便跟着老婆一起看房子。

    存武堂正房有极为阔朗的七间大房子和一个很平整的夯土院子,才刚李琚就在院子里打了一套拳,对地面的脚感非常满意。

    接到媳妇了他就开始夸:“这地儿修得真好,又扎实又不震脚。”

    “那当然,特特请之前给于师父家做场地的工来做的。师父用了都觉得好,还伺候不得你?”

    巫明丽也小小跳一下,果然感觉到有支撑回弹,比跺在石板上的舒服多了。

    正堂后院有一个很小的花园,往北看去一堵白墙粉瓦截住视线,中间花池用梅花海棠桃花紫藤等造四时景,从南往北看去,每一扇窗都取出一副不同的天然画图,从北往南看,又是花窗人物生活图景。

    巫明丽叫人在花园对面设了花厅,在这里吃饭喝茶,风景绝佳。

    李琚看不明白,听巫明丽这么说也咂摸不出什么风景图画,巫明丽瞅他那样儿就知道,便说:“留给我吃茶罢了。”

    李琚自然说好,又问:“那我陪你吃茶?”

    “春夏就算了,我嫌热,秋冬天可以,有‘霜落熊升树’(梅尧臣《鲁山山行》)的那种意境。”

    李琚只听出来她拿自己和熊比,内心是满足的,嘴上还说:“那得是大棕熊,熊王!我今年打的那个老熊不算。”

    “对极了,别人是熊升树,你是熊王倒拔垂杨柳。”

    《水浒传》,巫明丽给众女子都读过,翠儿小萍也讲过书,花枝儿等人都知道典故,闻言便都以帕子挡着嘴暗笑不止。

    巫明丽一行说,一行拉着李琚转过了后罩房,又穿过一重门,到了巫明丽的上房里。

    巫明丽的上房就紧凑得多了,前后各有一个花园,水系靠西边,成龙池凤沼样排列,中有水闸水渠联系,又有拱桥木栈,造景成赏。

    李琚进了二门就感觉束手束脚,到处都那么精致,连桥头栏杆、园中石灯上雕刻的熊,一个个毛发精致细微仿佛活物,精巧处就和媳妇一样,仿佛碰碰就坏了。

    他盯着西头一个石制熏灯上的熊食匈奴雕像看了半天,说:“这个好,和外面的不一样。咱们家怎么不用狮子?”

    “石狮子给别人看门的,到处都用,多没意思。咱们家除了门口的石狮子不可变动,其他地方的,我都让改成了熊,我喜欢熊嘛,反正改改又不犯忌讳。大熊杀敌,小熊护国,熊王么……护着我,这寓意才好呢。猾罴弟弟觉得呢?”

    这要不是有外人在,李琚高低得把巫明丽背起来转两圈。

    也不知走了多远,绕了几个弯,到了上房正门,只见当头是一块朱漆金匾额,写意淋漓四个大字“庄康妙乐”,简称康妙堂。正堂东西各两间方正大屋,外又有耳室和抱厦不知其数。

    巫明丽拉着他进了东边的屋子,是隔出内外的书房和寝室,屋里和外面的繁华庄重有不同了,并没有多少陈设。

    正堂是待客之处,符合一切规范,两侧的厢房完全依靠巫明丽自己的审美,以浅色调为主,活动空间非常大,装饰多用木质和布制品,地上为了方便孩子们玩耍,铺了地毯,全部地方都很少用纱帘瓷器,看着就觉得柔软干净,可以随意活动。

    就连李琚这样看不明白细节的人,也莫名其妙地感觉放松了不少,还是媳妇这里舒服。

    房子里还有侍婢们走来走去铺陈,徐嬷嬷特意来说财物都已经安全地送到了库房里,正在分门别类地归置。

    巫明丽指了正堂后面一排的东第二间:“廿五以后就住那里。我记得花枝儿的屋子正对着那间房吧?”

    后排房子北边就是三个合抱院子,花枝儿选的东院,正对着东厢第二间的北窗,只要开窗,对面人甚至不用出门就能望见房间里面。

    巫明丽想想,叫人把后院那排四个厢房的窗纸全换了,换成白琉璃明瓦窗。

    明瓦窗不衬风景,但是欣赏风景可以去花园,可以去专门赏景的糊了纱的花厅,可以去二楼花棚,可以去松木花障景隔断里,可以去书房看明月夜的月光将树影投在窗纸上……这些小孩儿们的窗,就留给母子们的两两相望吧。

    锦娘恰好推开了东厢的窗子,看见他们,便将廿五抱来,对着他们招手。

    巫明丽和花枝儿笑了笑,巫明丽问花枝儿,是回自己房间看着他们归置东西,还是去东院看看,花枝儿选择回房间,李琚也对东院没什么兴趣,巫明丽自不好丢下他自己跑去东院查看,只得叫徐嬷嬷、珍珠嬷嬷、刘妈和清芳她们代她去巡视一遍,各处都要安排妥善,不要听她们口中说好坏的,必得亲自去实地走一走看一看,像门槛高了地滑了,家具摆的不对位置等等,都得纠过去,务必不能有小毛刺儿刺挠人。

    所幸柳家和马家两对夫妻都很稳妥,内务司多报花钱是一流出结果也是一流的,一遍又一遍地检查下来最后的成品当然十分完美。

    反正截止晚饭时分,巫明丽还没听到要返工的消息。

    晚饭是在信王府的第一顿饭,巫明丽设宴就在存武堂的正房,除碧兰之外,其他人尽数到齐。

    这次虽然还是分餐,但是好歹在一张桌子上吃饭,气氛也和睦至少表面和睦,就有了一点点一家人的样子,是巫明丽希望的和平景象。

    一天劳顿,巫明丽没叫人侍寝,自己也不想伺候,李琚正好明天一早就要去高相公家报到,索性今天就大家一起安安静静睡觉得了。

    散了之后,巫明丽梳洗完毕,换了居家的衣服,披上貂皮长袄,将账本尽数看过,又将帖子翻了一遍,瞅瞅雀儿钟的时间,吩咐说:“去后面看看,孺人睡下了没。你们亲自去,不要惊动别人。”

    底下侍奉的是福喜、羽萝,她们今天搬来后最先休息,到此时正好换下累了一天的清芳等人。

    福喜提着灯去了回来说:“喜鹊姐姐说,孺人还没睡着,翻来覆去的似乎有心事。”

    巫明丽道:“我知道了,更衣,我要出门去北边女庵和女观。”

    福喜、羽萝会意,忙翻出一顶灰鼠皮里子月白色暗纹缎面的大毛斗篷和观音兜,又提出厚厚的羊皮倒绒靴子,套上从脚面一直长及膝上的絮丝绵膝裤,再给捧了一个放着汤婆子的手暖。

    小柔从里面揉着眼睛出来,她睡得早,今天又折腾,这个点儿已经困了。

    小柔打着精神问:“娘娘去哪儿?”

    巫明丽伸着手让人给自己捯饬,回说:“去找张孺人,你早点睡吧。”

    小柔“哦”一声,刚要回去,忽然想到,现在出宫了,后面也是上房的地盘,除非巫明丽离开这个家,不然她想跟到哪都行。

    她马上回房穿上外衣棉裤,提着大毛鞋子出来:“我要和娘娘一块儿去。”

    巫明丽将她上下看一眼:“那么你戴个风帽,仔细着凉。”

    不消片刻,众人均收拾齐整,羽萝秀莲等留在上房守家,福喜领着七八个丫鬟,提灯提炉的,侍奉巫明丽从后门来到了花枝儿的小院。

    守门的丫鬟早换了一个,翠儿被提拔到上房去了,过不了多久等戏班子有了着落,巫明丽打算叫她去丰润园当个小管事。

    那丫鬟刚要通传,福喜说不必惊动人,那丫鬟便识趣地前面带路。

    小院里总计放了四个丫鬟,当值的两个就都没做声,直看着巫明丽进到了小院的正房。但是这四个丫鬟都是外面采买的,只听说王妃对后院和气,对下人虽不动辄打骂,但十分严厉,并未亲眼看见真实情况如何,见状难免私底下泛起嘀咕。

    正房是三间一样大小的屋舍,中间待客,右边住人。

    喜鹊才刚被福喜问时已经起来了,早早听见动静,她就推起来了花枝儿,点了灯,打起帘子等着。

    巫明丽只到了客厅,并没有进卧室,而是吩咐道:“扶你主子起来,跟我出去走走。穿戴齐整点儿,仔细受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