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九十二章 永春若木

    信王府大约可以算是乱成一锅粥了,马商在吵闹,有人试图偷袭,被丁续一巴掌拍飞,这才老实下来。

    丁续的降龙伏虎之力真不是花架子,他弟弟丁武的拳头、刀剑也很是厉害,至少短时间内那马商是没啥动静了。

    不过,外面递来了拜帖,明显是冲着马商来的。

    巫明丽一看,乐了。

    写帖子的人是很有名的漠西蛮富商,汉姓唐,每年有一半的时间在京城经营产业,拿重金买了个员外郎的虚衔好方便出入各种场合。

    几乎所有京城人都知道,这个唐员外与漠西蛮的王庭有关。

    拜帖写得十分诚恳,诚恳得可以算小心翼翼,唐姓富商携带大量珍奇求见,并未为马商求情,说只要不伤害他们的性命,万事皆可。

    求见当然是不可能见的,这时候正要晾他们一晾。

    巫明丽沉吟片刻,叫来了蒋昭,让他找个会说漠西蛮话的人来,去关押马商的仓库房子外偷听,特特叮嘱,只要听就好,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要做出反应。

    蒋昭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巫明丽将唐富商的书帖拿给蒋昭和田趁月看:“这个人在礼部、户部,也算小有地位,却如此不谨慎,几乎明牌告诉咱们,这个马商很重要。两位先生,不如咱们猜测一下,这个马商到底是什么人?而这个唐富商如此招摇唯恐我们看不到马商的重要性,他又是什么人?”

    在场都是聪明人,且对漠西蛮研究小半年了,这么一说,便有所猜测。

    田趁月道:“但不知道他们谁是左贤王这一面的,谁是右贤王那一面的。”

    漠西蛮王年事已高,有四房正室,六个成年儿子。他将最疼爱的续取正夫人所出之幼子,立为左贤王。但是他早亡的发妻元夫人的儿子继承了母亲那一派的财权兵权,且在右贤王一爵上经营许久,势力也不小。

    左右两王,早已成隐隐对立之势。

    “所以,有劳蒋先生去偷听啦。左贤王年轻无谋,勇且自视甚高,右贤王阴且经营日久,我看马商是左,唐员外是右。”

    这个消息算是意外之喜,既然撞在手里,巫明丽得想个办法扒他们一层皮。

    蒋昭领了差走了,田趁月留下来写了两封奏陈,一封官面上禀告此事,一封私底下给帝后进言,写巫明丽的小算盘。

    田趁月轻轻捉笔一蹴而就,巫明丽当面看过封起来,交与徐嬷嬷送走。

    田趁月他们散了,李琚的小厮才擦着汗跑进来说:“娘娘,那个救人的向导我们抬回来了,现在西厢摆着,已找大夫在照顾,如何安置,请主任娘娘示下。”

    巫明丽问:“有性命之忧否?”

    小厮连连点头:“护着咱们主人,叫马踩了好几下,骨折了好些哩。小的们去寻时,他正躲在墙根底下等死,若不是娘娘叫咱们去寻,怕就死在角落里了。得亏娘娘心善,救了他,也救了小的们。”

    巫明丽道:“你叫什么名字?和府里人有亲戚关系不曾?”

    小厮心中大喜,知道是入了主事的眼了,干脆利落地回说:“小的朱七九,是娘娘厚爱,从外面买回来家里。小的祖上晋州,打小无父无母,跟着村里人出来逃荒讨命的,原与王府各人不曾有所关联。若是娘娘再疼疼小的,好叫小的拜赵姐姐做个干姐姐,拜赵姐姐她娘认个干娘,小的就算蒙娘娘厚爱,从此后有了亲人根脚。”

    又是个人才啊!难怪他虽然长得又瘦又小完全不是李琚偏好的那种类型,却这么快就荣登李琚器重的小厮之列。

    换了一般人,要认干妈,也是拜徐嬷嬷、珍珠嬷嬷,顶多能想到刘妈。能想到清芳她娘的,还真罕见。

    巫明丽笑道:“那你照顾好那个向导,这事儿办得好呢,什么都有。把人放在王殿下寝室旁边的耳房,再找几个人守着,那人醒了,立刻去通知他的家人。”

    巫明丽亲眼看着朱七九将向导安顿好了,出来向御医问了问李琚的情况,得知他休息休息就能醒来,于是又安慰了一番后院的女孩子们,想起还没告知花枝儿,又忙叫刘妈带着人亲自出去一趟把花枝儿请回。

    巫明丽算算各处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了,正要更衣去马场看看那漂亮天马王长什么样,外头却又来通禀告,说蜀王妃、礼王妃等前来探视,吴王妃、荣王妃等派人问安、送药,巫明丽只得换了身见客的衣服,出来迎接嫂嫂们。

    蜀王妃和礼王妃不仅带着药材、补品,还带了大夫来。

    那大夫面相实诚,蜀王妃介绍说是“大椿居士”的徒弟,巫明丽奇了:“可巧,当时在外面临时给我们王殿下治伤的,也是大椿居士的徒弟,难道竟是师兄弟两个?”

    蜀王妃带来的那个说道:“草民陈千帆,师兄陈万木,专长内外科,远胜小人。外面尊号他‘若木’。”

    “若木”是神话里的传说,能有这么个尊号,可见不一般。

    “那便应该是了,可真是巧成一家。”

    巫明丽不嫌大夫多,把陈千帆往寝室里一送,自己在外面和蜀王妃、礼王妃闲话。

    蜀王妃此时是真心为巫明丽打算,一番寒暄之后,听巫明丽说信王伤势有限,暂时还应付得了:“有什么自己办不好的,需要的,尽管开口就是,你脸皮薄,不要遮着藏着。”

    “三嫂最知道我的,我不要脸,缺什么要什么,伸手要钱从无忌讳。”巫明丽又思考了一下,忽然笑问,“三嫂带来的大夫,是不是在外面号‘永春’?”

    无他,师父“大椿”拆出木、春两个字,既然师兄号“若木”,还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师弟又怎么会籍籍无名呢?

    蜀王妃笑道:“正是永春大夫,极好的脉息,调理经脉气血是一流的,比宫里的大夫舍得下药,见效好。你尽管用上吧。”

    巫明丽很感兴趣,真心实意地谢过蜀王妃,再转着弯儿地问“永春大夫”怎么和蜀王府搭上关系的,治了什么病等等。

    蜀王妃显然什么底细都不了解,巫明丽一问,她就主动说到了蜀王赏赐马车的事儿。

    原来永春大夫给蜀王府后院调理身体,众人都觉得有用,原来身上发虚发寒的,几服药下去也温热结实了,就连蜀王妃之前生育时落下腰间酸痛的毛病都治好了,后院四个孕妇也稳稳当当地淮到了现在。

    蜀王妃与蜀王商议,要给永春大夫一些赏赐,布料药材之类。

    蜀王听她夸了一番,说:“既然是好的,以后常叫了来,赏赐也不要那样小气。”

    蜀王便叫把新作的一辆马车与配的好马,载着蜀王妃划拉的布匹药材,送去了永春大夫家。

    蜀王妃说起这件事时,略带炫耀之意。在她看来这当然值得炫耀,蜀王赏赐那么多,是为了表彰奖励大夫治好了王妃的沉疴,说明什么?说明蜀王疼媳妇儿啊!

    当然值得蜀王妃给弟妹们说道说道了。

    巫明丽顺杆子爬:“正好他来了,也让他给我们王府的人瞧瞧,我记你的人情。”

    蜀王妃还要说什么,礼王妃把她一扯,蜀王妃听劝呀,嘴边就改成了:“那就你们留着用吧,我家调养得差不多了,方子也开着呢。”

    话说完,她也回转过来了:原来这永春大夫擅长治妇人不生育,她是为了做姿态,才听说有这么个人之后把他请了来给蜀王后院调养,是为了做自己的名声。显然巫明丽并非完全不知道此人,那么她留下永春大夫还能是为什么?巫明丽进门一年半了,几乎专宠,肚皮还没动静呢,她能不急?

    这就不用说破了,难堪。

    巫明丽哪能不知道她们想啥,无所谓,爱怎么想怎么想,她把这永春大夫留下来,给大家伙儿调理调理身体是一件,旁敲侧击地搞清楚蜀王为什么重赏他是另一件。

    巫明丽笑道:“多谢嫂嫂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