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五十四章 漫天飞舞

    来探监的人是陈万木。

    他提着吃的用的,站在门口愣了片刻,才满眼不敢置信地走到陈千帆跟前,说:“师兄,如何就这般了!”

    陈千帆一身狼狈,委屈得直掉眼泪:“悔当初不该不听你的劝告!”

    当初陈万木劝过他,不要与虎谋皮,凡事以自保为上,千万别自以为拿住了别人的命脉,殊不知是别人拿住了他的命脉。

    现在后悔也晚了。

    陈千帆老泪纵横,但也没忘了问陈万木怎么能进来的。

    他吓破胆了。

    陈万木也只是个民间草医,虽然颇进得几个王侯公府,可他并没有和任何一家关系紧密。

    他哪来的探监门路?

    陈万木叹着气,将他媳妇给他煮的肉羹递到他手上:“还不是求人求进来的。你之前是不是帮信王妃一个忙着?信王妃记你恩呢。”

    “什么忙?”陈千帆唏哩呼噜往嘴里灌,含含糊糊地问。他一时间都懵了,他帮啥了?

    陈万木说:“我哪知道。我快把我认识的人拜了个遍,才得了信王妃托人讨情,求到现在的京兆尹师爷手下。不过信王妃很意味深长,我听那个意思是,话放出去了,就算你改口也不会再有人信。王妃说,就谢你那一次,帮我进来探监。”

    陈千帆搜肠刮肚,才从脑海深处翻出来去年春天那日,王妃逼着他下诊断说她子嗣艰难。

    他不知道这对一个王妃有什么好处,反正就这么从了。

    确实,就算他现在改口,也不会有人信。

    王妃确实好几年没有生育啊!

    陈千帆眼泪刷刷地掉:“得亏王妃善良……”

    陈万木和师兄对着哭,边哭边给他舀吃的,把另外带的两份好饭好菜装在一旁给他的徒弟带去。

    陈千帆狼吞虎咽的时候,陈万木又问:“现在是个啥情况啊,我和师父,还有嫂子,在外面能怎么帮你?”

    陈千帆赶紧将碗放下,说:“有有有,弟啊,笔墨带了吗?没带啊?没事儿,我给你开张药方,你记住了,牢牢记住!拿着药方去找……去找水车胡同的御医何求,就是帮了我大忙了!”

    陈万木稀里糊涂,记了两个药方,一个是他的本行,外伤吻合后养护的,一个是师兄的本行,治疗不行的。

    他背熟了,将何求的住址也背下了。

    陈千帆才拍着自己的心口躺下:“弟啊,哥哥就坏在自视甚高上了!你可别学你哥,需记住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千万千万!”

    陈万木不知底细,连连都答应下来。

    很快差役通知时间已到,陈万木该走了,陈千帆又被带回了监牢里。

    陈千帆带回两盒好菜好饭,徒弟们在牢里被馊饭冷汤饿了小半月,争着抢着狼吞虎咽,陈千帆则靠着牢门缓缓滑坐下来。

    牢里只有非常昏暗的光线,隐约来自差役的房间,些微明亮落在他隔壁的牢房里。

    那里曾经住着一个老热心的八进宫的混混,但很讲义气。

    他只是随口帮他诊断了一下老母亲的病情,那个混混就使出浑身解数教他如何在牢里生活,还帮他应付差役。

    还救了他一命,差役曾经送来一份极好的饭菜,说是他媳妇送来的。

    他还觉得奇怪呢,他媳妇哪有这样的能耐。

    “邻居”一下就觉察出不对,问他媳妇擅长做什么啊,什么性格啊,然后判断那顿饭不是他媳妇送的,他抓了个老鼠吃那碗饭。

    老鼠立时死了。

    陈千帆感觉自己仿佛就是那个老鼠。

    “师弟啊……别怪哥哥给你引火烧身,哥哥我自身难保,也没办法啊!要是我媳妇儿能进来,我肯定和我媳妇儿说,可她进不来啊!等到这日,也只有师弟你能耐啊!哥哥我再教你最后一刻,秘密知道得越少,越好!”

    然而这个被陈千帆视为保命之本的秘密,当天晚上就飞到了吴王和陈王的书房案头。

    又因为陈王的王府和筛子没太大区别,很快这个消息又传到了礼王、康王等处,以至于传进了宫里。

    知道陈千帆和蜀王府关系的,心领神会,不知道的就当乐子传说。

    传来传去,竟有人传到了皇后跟前。

    皇后当时有一个瞬间,不知自己该做如何反应。

    该阻止?那岂不是人人都能猜到事涉重要?

    不阻止?那她的宝贝大儿的毛病岂不是传得到处都是!

    都怪——皇后把相关的人盘了一圈,相关的人都很无辜,要么就是太单纯不懂事儿,怪来怪去,竟只能怪陛下没直接把那个大夫拖下去砍了!

    巫明丽懒洋洋地换了只手撑着身体,道:“依我看都是以讹传讹,且也不是什么好话,听了也就算了,竟还说起来?岂不脏了咱们的嘴。”

    也不知是哪个二愣子回说道:“王妃不大往民间去,所以不知道,说的真真的,大夫们都说那方子极好极好,说不定就是开给哪个想进宫又后悔的人来着——”

    巫明丽也回怼:“说得真真的,就信啊?外面还说我不能生育呢,真的不能再真,您也信了来着?您的耳根子可真软。那我再教您个巧事儿,您家老爷在外面养了一个外室,儿子都生了仨了,您高兴么?”

    礼王妃也说道:“谣言止于智者,娘娘一天忙着上下的,不说些好话儿哄着也罢了,何苦这般倒三不着两。弟妹呀,我有事找你呢,我有个娘家兄弟……”

    礼王妃把话题支开了,皇后在心里记下了刚才兴高采烈的几个命妇的名字,以后再也不准她们进宫了!不接见,不召见,小黑板板记起来!

    事到这里,在京城上流人士心中,蜀王已经板上钉钉地废了。

    鉴于老大、老二、老四都已经早早排除了继位的可能性,老五早已病故,接下来最有可能性的,就是老六陈王和老七礼王。

    老六排长,老七是嫡,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到底谁更靠近那个太子之位,就要看这趟江南的差事,谁办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