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九十六章 婚天婚地5

    背后骂人解决不了问题,巫明丽小动肝火,立刻自己止住了。

    当务之急是把杨小姐安抚住,所以巫明丽马上打算好了:“你回去告诉你们家姑娘,让她放心,无论如何我都会救她,哪怕跑去三哥家强行索要,我都会把她要出来。”

    小丫头点点头,满怀希望地说道:“殿下,我们找了好多人,根本没人愿意听一听我们的话,没想到,到头来,只有殿下了……”

    “你们家姑娘好歹叫我一声姐姐。行了,我叫人包点吃的用的,你带了去,千万,有我呢。”

    打发走了小丫鬟之后,巫明丽没有立刻决定做什么,而是派隔壁徐妈妈去徐国公府瞧瞧到底怎么个情况。

    晚饭时候徐妈妈回来了,她并没有见着杨小姐,国公府也有一套说辞应付她。不过徐妈妈这么多年了,什么人没见过,出府时直接对送她的丫鬟小厮一番威逼利诱,套出了真话。

    杨小姐的丫鬟说的并不假,大奶奶要把侄女儿送去蜀王府,鲁国公主也是默许的,这才是难办之处。

    不过杨小姐自戕,并不简简单单只是义愤上头,而是和青梅竹马的小恋人约好了一起殉情。

    没想到她是刚烈了,小恋人却反悔了。

    这会儿杨小姐被姑母和小表弟一起背叛,虽然人还活着,心已经死了一半。

    巫明丽让徐嬷嬷回去休息,自己拧着眉,敲着炕桌,盘算自己漏了什么地方。

    鲁国公主默许,杨大奶奶献侄女,给蜀王,是为了什么呢?礼王陈王府里只补添妾室,可蜀王府也一样啊。

    既然给的名分都一样,若她们婆媳为富贵荣华献美女,为什么不献给礼王或陈王?蜀王早就被放弃了,他没有前程啊!

    如果献女的动机不强烈,在姑娘自戕时,这个动机也该消散了,总不能献个死人过去吧?可是杨大奶奶却说,就算死也得死在蜀王府里,说明她们献美女的动机,强过人命。

    难道是有求于蜀王?可是蜀王能帮他们什么事?蜀王早就不是一封书贴调动一个官府的人了!

    徐国公和蜀王府还有师生之谊,若是寻常事,又或是对蜀王有好处的事情,根本不至于逼迫到这份儿上。

    巫明丽将蜀王和徐国公的关系仔仔细细地放在脑子里过。

    那边花枝儿梳洗好了,穿着一身小衣,披一件褂子,半耷拉着头发,过来康妙堂的寝室陪寝。

    花枝儿问了安,巫明丽把她拉起来坐到榻上。

    花枝儿打着扇子,问:“娘娘有心事。”

    “是啊,想不明白。你说徐国公府,在什么情况下,要想尽办法地把并不情愿的姑娘送进蜀王府?首先咱们排除两情相悦。其次我们排除有求于对方。”

    说到这里,巫明丽自己也想到了:“难道是被拿住了把柄?也不对,拿住了把柄不是这么个讨好法儿,而是应该给蜀王最需要的东西,比如,人脉。难道是,做错了事,去赔礼道歉?应该是了。亏他们想得出来,用一个姑娘的一生,去赔礼道歉。”

    巫明丽想起来了,大前年的冬天,蜀王出猎,受伤回京。那一场狩猎,徐国公府的人和蜀王一起去的。而后就是陈千帆入蜀王府给蜀王治病了。

    搞清楚了症结,巫明丽舒开了眉头。

    花枝儿笑着低头,将下午她和灵芝金环拟出来的人员安排拿给巫明丽看。

    巫明丽大略扫了一遍,后院女孩子们都去,包括阿蔓、香草她们几个,李夫子一家人都跟上,中间安排两次换班,至李琚回京为止,总计在山上住一个月左右。

    暂定住梅花寺附近,借口是礼佛。

    大差不差就这样,巫明丽叫来齐敏敲名章,事儿就定了。

    信王府躁动起来安排礼佛小住,巫明丽打发人去晴春斋问了问,有想一起去山上避暑的家眷,就一起去。

    田趁月赶紧问:“若是府里有事?娘娘再赶回来不成?”

    城南梅花寺到王府怎么也有小半天的路程,一旦有急事,处理时间要延缓至少半天。

    巫明丽叹气:“这个节骨眼上,怎么可能和你脱节?我就去住两三天,平日都还在府里。还有无适她们几个不怕热的,也都在呢。”

    田趁月半放下心来。

    巫明丽将公事和他对完了,最后问道:“你觉得杨太傅的孙女,我去请她来做侧妃,如何?”

    田趁月的第一反应是:“杨太傅?杨太傅的子媳没有品秩封诰,他的女儿如何进王府?”

    巫明丽皱了皱眉,对,就因为杨小姐父母没有品爵还早早去世了,所以杨大奶奶要把她送去蜀王府当小妾,还算是高攀。

    可是有些东西不是那些品秩封诰就能替代的。

    她倒是觉得,侧妃之位,都是慢待了。

    马上田趁月就想到了另一重:“杨太傅诲人不倦,门生众多。可是,这人一走,茶就凉。要说师生的关系,也许巫先生的师生情谊更多些。”

    因为巫山长人还没走,所以茶还没凉。

    “如果杨小姐嫁进来,杨太傅的茶,就不算凉了。”

    杨小姐只是杨小姐,无利可图的时候,能得到的只有怜悯;但是若成了某个男人的女眷,不论是妻是妾,又或是亲眷,立时就炙手可热了。

    这很难评。

    田趁月深思片刻,缓缓说道:“可以当个备选。如果中宫娘娘指的人不在大儒家里,杨家的姑娘,可以算是个不足……不对不对,哎呀,这门生故吏,已经有娘娘自己家了,这里重叠了呀!”

    巫明丽道:“若我是为了杨小姐这个人呢?我不要她,她说不定就要被送去蜀王府了!”

    田趁月立刻改口:“再妙不过,娘娘选一个读书人家的闺女,信王定然喜欢,她无权无势,还和姑母生分了,做不得臂膀,代表咱们家没有野心。”

    巫明丽一笑:“您这见风使舵的功夫,少用在我身上。我知道她的不足之处,若是想把她娶回来,只父母双亡这一条,就是硬伤。她姑母是不想她做蜀王侧妃吗?是做不到,也是懒得争取。我尽人事,听天命吧——再说,人家姑娘自己也未必愿意。”

    田趁月总感觉能有更好的人选,但巫明丽这么决定了,他也只能按这个结果先做准备。

    安顿好府里这堆事,进宫向皇后告了假,和内务司交代好信王府去梅花寺礼佛一事,巫明丽出宫后直接去了徐国公府。

    王妃亲临,这一次大奶奶不能再阻挠,推却了几次,实在是推不过,只得让人请杨小姐出来见客。

    杨小姐投缳自尽不成,被人救下,时间已过了三天,脖颈上勒痕宛然,虽覆脂粉,亦难以遮掩。

    她面上一片灰丧,完全没有了前几次见面时灵秀,仿佛是泥塑木胎的一样,只在看见巫明丽时,才露出些光彩。

    她的两个家乡带来的丫鬟,一名梁燕,一名明月,其中明月正是前天迫不得已来到信王府求救的姑娘。

    梁燕和明月的眼睛还是红肿的,面上也没有脂粉,哭皱了的脸,实实的挂不住粉。

    巫明丽见杨大奶奶并没有离开的意思,毫不客气地说道:“我和我妹妹有些体己话要说,请大奶奶回避一二。”

    杨大奶奶笑道:“殿下,非是我不敬您。我是她的亲姑母,我还能害她?这丫头近来得了失心疯一样,见谁都咬,我是怕她冲撞了您。”

    巫明丽根本不和她拉扯,直接看向刘妈、秋草紫芸等:“把大奶奶请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