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一十四章 婚天婚地12

    清芳?众人皆惊讶,小柔却有种“意料之中”的爽快感。

    不过当着巫明丽的面儿,大家都不好多问,只互相眉来眼去地表达意思:

    “你猜到了不?”

    “一点点苗头。”

    “啥时候好上的啊?”

    “两个锯了嘴的葫芦,能让人看出来才怪!”

    ……

    巫明丽恍然大悟:“他教你习武有两三年的功夫,素日外面要押送银钱,也是他组织,你接头,你们自然来往多。他倒是既有眼光,又有福气。”

    清芳这时候肯认,就代表她也有几分乐意。

    巫明丽不困了,精神了,让所有人各归各位之后,拉着清芳上榻,侧过身,支着脑袋看着她,兴致勃勃地说:“难怪今儿叫你回来,你不仅来了,还能留到这时候。原来是因为他回来啦!”

    清芳望着头顶的承尘,摇头道:“不是为了他。我怕你吃亏,才回来的。”

    清芳对丁武有喜欢,但不多,至少不足以为了他改变自己。

    巫明丽问:“哦。你们在一起多久啦?”

    “有三四年了吧?我也记不大清。”

    巫明丽大概明白了,她是有爱情了,但爱情占比太低,放在繁忙的事业人生里就不算个事儿,所以她根本看不出来她已有了个情郎。

    “哦,噢。那你想和他结婚吗?他为什么不来找我说呀?他胆怂啦?”

    “我不让他说的。主人,你还用得上我。他在西院当侍卫,我却在钱庄做管事,此时此刻,尚且保不住他对王殿下无私,未来将如何呢?枕边人多少互相知底,我怕他无意间将你的事情说给王殿下知道。况且,一旦成婚生子,我怕再难全心全意都给你。”

    “不是的,芳姐姐,你的心意我一直都知道。丁武不是嘴碎的人,他去出征前就说过有心上人,却一直瞒着,瞒到冒死冲阵前才因为遗书泄露了心思,可知其人谨慎。而你和陈式他们不一样,我在你心里排第一,所以就算你结婚成家,我依然不必怀疑你的忠诚,更不必担心你为别人所用。”

    上辈子清芳可以为了给巫序报仇不远万里,潜伏数年,她的忠诚和品德从来都不容置疑。

    如果可以,巫明丽希望清芳幸福。

    此生不需要她再为谁复仇搭上自己的人生,巫明丽需要她幸福。

    “如果你们真心相许,我一定要送你风光大嫁。啊,他的遗书,到底怎么写的?你见过吗?”

    “见了,他想让我我知道,他对我的将来也有打算。遗书上他请求将自己的武器马匹分给丁续,家产财物及抚恤作三分,父母家一分,妹妹一分,我一分。”

    “嗯这是好的,钱在哪时间在哪,心就在哪儿。给父母是孝,给妹妹是悌,给你是喜欢。如果他支持你婚后继续干事业,这桩婚事我第一个赞成。”

    清芳略觉好笑,自家这个小姐,很少有这般活份的时候。

    她拿起大蒲扇轻轻扇风:“小姐,好睡了,明儿要早起。”

    巫明丽在小薄丝褥里打滚:“睡不着,我偶尔熬夜个,没问题吧?你和我说说,你们怎么在一块儿的?就因为习武吗?你们平时都没有来往,怎么谈呀,隔空用心意谈吗?你们互相送礼物吗?说情话吗?写情书吗?他怎么称呼你呀?你叫他什么?‘武郎’?你们牵过手吗?”

    听得巫明丽越问越离谱,清芳只得哄她睡觉,和她说自己与丁武的事。他们确实是因为习武才走到一起的,但是互相深入了解的契机却是在那年除夕,清芳受巫明丽所托去打断那个白眼狼的腿,落下了物证,丁武又打了他一次,抢回了物证。

    丁武并没有对外说,是清芳自己发现荷包不见了,去那人屋里寻找,才听到那个白眼儿狼抱怨一晚上被打了两次,继而想起当晚她在街上遇到了丁武,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清芳去找了丁武。

    丁武并不知道清芳是受托才打断那人的腿,还以为她就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白眼儿狼在街上欺负摆摊的孤儿寡母,清芳不动手,他也要动手的。

    事情只是小事,但是差事办得不算利落,清芳很不好意思说。后来观察了一阵,确认丁武真没放在心上,她也就把这个秘密按下了。

    现在说来,清芳还是觉得羞愧。

    再往后就是因为共同守着一个秘密,渐渐亲切起来。

    他们都不是黏糊人,十天半个月见不着也就见不着,偶尔因为排班在一起就同路,多说点话,最近好不好忙不忙等等,清淡如水,但细水长流。

    也是因为丁武的遗书考虑着她,清芳才认真思考起他们的未来。

    巫明丽“啧啧啧”,她这媒人当的,送姑娘去习武不算,还直接给人送进门了——倒也不错。

    清芳说着说着睡着了,巫明丽睡不着,那是丁武啊,巫明丽对这个人的心态非常复杂,冤死的忠臣之后,本人也是隐忍果决,但是将来李琚给他家翻案,他必定对李琚以命相报。

    她和李琚虽然一体同心,但是等李琚真的御极了,而她一定要拿实权,帝后之间,还能一体同心吗?那时候的丁武和清芳,又该怎么办?

    巫明丽想了半宿,不想了。

    李琚能翻案,也是登基之后的事情,她提前准备上,翻案的是皇帝,也能有皇后的功劳。

    帝后可能回因为权力相争而离心?那就让李琚永远只能通过她来行使权力,离了她,连奏章都看不懂。

    帝王的臣子无风还要起浪,何况皇后干权,更给了他们兴风作浪的空间?那就让帝王身边的人,都是她的宠臣信臣,想争?除非她死了。

    她不想清芳陷入两难的境地,更不想她为了她而失去彼。

    那就不要让他们夹在中间好啦!

    次日清早,巫明丽和李琚寅时就起床梳洗,安排一番家里诸事,进宫面圣奏对。

    进宫时巫明丽带的徐妈妈,留下了其他人好生守着家。

    李琚睡了一觉神清气爽,巫明丽和他稍微对了一下奏陈的口径,李琚憨憨呆呆也不是一两天,帝后都知道,保持直爽大方但不愚蠢的样子就足够了。

    战功是李琚自己打下来的,皇帝陛下私心也偏好武功,战场上的奏对,李琚必不可能翻车。

    至于唯一不确定好坏的青深,也就在女人、后宅这一亩三分地上,还算是个问题。离了这个极小的范围,李琚错在“不告而娶”,再上升,最多到“先斩后奏”不尊重父母的程度。

    “不尊重”父母,最终全看父母如何计较。如果发生在父子情岌岌可危时,确实可能摧毁一方。

    但是现在他们父子好着呢。皇帝陛下有猜疑忌惮的儿子,绝不会是李琚。

    所以巫明丽心无挂碍地进宫领赏去了。

    事实证明巫明丽猜的全对,皇帝陛下对战场的细节问得很细,都是李琚的舒适区。

    皇帝陛下挂了个地图,对照地图听李琚讲解这场大胜。

    兵马粮草如何调度,排阵布防如何思路,何人哨探,何人冲阵,何人掠阵,敌方陈兵如何,大将分列何人……李琚讲得头头是道。

    皇后和巫明丽含笑听,不甚分明,但听得礼貌,巫明丽在听到西域督抚配合、西军守备练兵的部分,就含笑看着皇后,低声说:“其中有奉德公舍得人情转圜的功劳。捷报,也有奉德公的一份。”

    皇后亦含笑,领情。

    没有奉德公当然不至于不成事,但那条军需转运的人,为柳家的脸面,为皇后的尊荣,愿意配合于青,配合蒋昭,方能让于青、李琚如臂使指。

    最后的结果也好,少一层折腾,少一层消耗。

    当年说好的,于鸾嫁到奉德公府,奉德公就要待于青好。

    这里效果出来了。陛下好武功的时候,还只是锦上添花,若遇见陛下不好武功,那就是雪中送炭。

    估计没有雪中送炭的时候了,于青绝不会像上辈子那样,一生壮志难酬,心在天山,身老沧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