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6章 辞旧迎新

    腊月里,姜晏宁便忙着收拾东西。

    回姜家探望的时候,还与母亲曹大娘子、小娘们和大嫂嫂说起——

    过了年,就要跟自家夫君离开京城的事。

    大家都很意外,可想到从前满院子里闯祸的小丫头,如今已经嫁作了陆家妇,是豫国公府上小公爷堂堂正正的大娘子了... ...

    那有些事,只是早晚而已。

    她以后漫长的一生,都是要和她的夫君相守相伴的。纵使不忍分别,也都默默接受了... ...

    曹大娘子转过头来,就哭了。

    宁儿从前只是嫁人。

    从家里搬出去,好歹逢年过节的还能看上一眼。

    可是如今,要和她夫婿外放,去到穹城那样偏远的地方,也不知再见面是什么时候了。

    “阿娘... ...”

    姜晏宁原本还不觉得有什么。

    直等到亲娘掉下了眼泪,才猛然间心头一酸,也随着红了眼眶。

    一屋子的气氛原本就压抑,这下彻底沉浸在了分别的悲伤之中。

    “不哭了,不哭——”

    却还是曹大娘子先忍住了眼泪,小心翼翼地捧着女儿的脸,用手指细细擦去宁儿脸上的泪痕。

    她说,“既嫁作了人家的娘子,自然要跟着你夫婿去的,只是... ...凡事小心,多留个神儿。出门在外带够银子,也要记得家人惦念,时常捎个信儿回来。”

    这次一旦放出去,他们小两口就得自己担起一个家了,曹大娘子不放心女儿,却也只能接受。

    两位小娘给做了新衣和点心,在她准备回国公府的时候,让春喜和莲萃搬到车上去。

    “小娘——”姜晏宁望着昔日陪伴自己长大的两位小娘,依依不舍。

    “没事儿,想家了就回来,小娘给你做好吃的。”孙小娘忍着眼泪,故作坚强。

    姜晏宁点头。

    才在两位小娘的催促下,上了车。

    正月又迎来了新禧。

    前一年里发生了许多事,新年总会带给人们许多新的希望。

    因着太子的出生,陛下于正月改年号“天誉”。

    天誉元年,姜晏宁迎来了她的十六岁。

    正月里,国公府上前来道贺的人络绎不绝,秦大娘子外出,也总是把姜晏宁带在身边,手把手地教她——

    作为大娘子该懂的待人接物。

    简单的算术,姜晏宁也不必再依赖于数竹棍了。

    闲来无事的时候,便收拾起来。

    需要带走的东西并不多,出门在外,总不好把太贵重的东西都带去。

    依着陆司昀的意思,像样的衣服收拾了几身,金银器皿则能省便省。

    转眼,又到了花朝灯会。

    今年,姜晏宁作为陆家人,和国公府一起参加。

    马车停在了街口,陆司昀先下了车。

    回过头来,牵着姜晏宁的手,帮她拉起裙摆。

    姜晏宁缓缓从马车上走下来。

    换下了年少时青涩的粉衣粉裙,今年的花朝灯会上,姜晏宁一袭正红煞为夺目,放在人群里也是娇艳明媚的一株。

    “嫂嫂,看那边!”

    陆司遥跟着朱小娘下了车,就跑到了姜晏宁跟前,指着前面不远处的花灯,可是兴奋极了。

    秦大娘子身体抱恙,朱小娘原本是想要留在家中照顾她的。

    可秦大娘子说了,过了年,遥儿也该出阁了,难得今年还能在家里过节,朱小娘作为亲娘理应多陪陪她才是。

    所以,就让朱小娘陪着陆司遥一起来了。

    穿过热闹的人群,他们走到花灯前,沿着小路长廊看去,无数花灯挂在路上,分外耀眼。

    一盏一盏地看过。

    许多都是今年的新样式,瞧着新鲜、看着有趣。

    多的是公子姑娘们驻足细看。

    每年,花灯铺子的老板们,都想破了脑袋地设计出各种没见过的花灯。

    就等着这一天出尽风头了。

    每一盏花灯下,都有铺子的招牌。有人瞧着喜欢,就记下铺子的名字。

    只是今年对于姜晏宁来说,是不同的一年。

    第一次,陪伴在身边的不是父亲母亲,不是自家兄长,而是——

    余生要一起度过的人。

    陆司遥和姜晏宁手拉着手跑到吹糖人的摊子前,看着小小的一块糖,在老板手里捏啊捏啊,就捏成小小一个,顺着捏成的一个啾啾,一吹... ...

    一个活灵活现的猴子就出现了。

    “能吹小鹿吗?我想要一只小鹿!”

    姜晏宁兴奋说道,神采奕奕。

    老板笑着点了头,又捏出一小块糖来,搓了一下,一吹... ...一个小鹿的形状就出来了。

    “好厉害,好厉害啊!”

    “是小鹿!是小鹿!!”

    两个人看着栩栩如生的小鹿,激动坏了。

    姜晏宁问陆司遥,“你要什么?”

    陆司遥仔细想了想,“我想要一匹小马!”

    老板接着又吹出一匹小马,黏在竹棍上,递了过来。那小马儿精致极了,连甩起的马尾都好像在奔跑似的,简直——不能再像了!

    “太好看了。”

    陆司遥很是喜欢,看在眼里仿佛活了一般。

    她和姜晏宁说起,自小和小娘住在后院,离马棚很近,所以时常可以听到马儿嘶鸣的声音。

    家中兄长们都可以学习骑马,可是把她羡慕坏了。她知道家里的规矩,所以从未对人说起过。

    但是后来兄嫂成婚,姜晏宁把陪伴多年的“旋风”作为嫁妆,一并带来了陆家。

    陆司遥这才知道... ...

    原来女子也可以学习骑马的。

    “那过两日,我送你一匹小马!”姜晏宁豪气十足的表示,就算是... ...她送给陆司遥的新婚贺礼了。

    陆司遥本还有些顾虑。

    连朱小娘也生怕坏了家中规矩,想要劝阻。

    是陆司昀站出来说,既然他家大娘子已经答应了,便当做是他们作为兄嫂,送给妹妹的礼物——

    这才让陆司遥松口气,答应下来。

    “... ...我们姜家,可是武将世家。家里大嫂嫂的父亲,也是我爹旧部,所以打小就会骑马的。我与阿姐的骑术,也都是家里教的。司遥嫁到姜家去,怎能不会骑马呢?”

    姜晏宁瞧出陆司遥的心思,帮忙哄骗朱小娘说。

    朱小娘忽而深信不疑。

    觉得姜晏宁这话十分在理,襄南侯府那样的门第,儿女们自然个个都擅长骑射。

    自家女儿嫁到姜家去,又怎能不学些婆家喜爱的。忙说,回去就要请大娘子给司遥请个女师傅,定在成婚之前,教会司遥骑术才行。

    姜晏宁小计得逞,偷偷去看陆司昀。

    善意的谎言远比解释诸多的道理——

    更容易让人信服。

    陆司昀瞧着自家大娘子护短的样子,也是无奈叹气。打从宁儿过了门,朱小娘可是就管不住陆司遥了,从前,司遥也只是有那个心思,没人撑胆子,如今倒好——

    唉。

    只是朱小娘被蒙在鼓里。

    就让她相信是姜家的“习俗”吧,至少,在司遥成婚前,她能学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