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1章 尘埃(二)

    不妙啊,不妙……

    赵沛甚至顾不上会场的混乱,紧急思考对策。

    陈芸之死?,其实?更有利于保全她自己的身后名,于大局无碍,但张颖这飞来一手,却直接毁掉接下来的计划,杀伤力巨大。

    陈芸连年劳碌,虽有男宠,却未诞育子嗣,如?今自尽,皇位空悬。

    先帝是她唯一的同胞兄弟,早便死?了,其余几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也要么被先帝所害,要么死于宫变、战火、瘟疫,要么流散在外……

    唯陈功为内阁之首,又与陈芸是三服之内的血亲,完全可以由他继位。

    且此贼才干不足、贪生怕死?,实?为傀儡之不二人选,极有可能当场签订条约,大业可成!

    但是!

    张颖抢先一步把他杀了!

    陈功一死?,余者威望、资历皆有不足,陈氏族人之中再无可登大宝者!

    陈氏王朝,宣告结束!

    接下来,交趾势必会进入群雄割据的混战时代。

    从长远来看,交趾内斗,彼此消耗,对大禄有利。

    但这么一来,陈氏王朝时期答应的承诺,继任者完全有理由不承认!毕竟你不能用?前朝的剑斩本朝的官不是吗?

    打个直白一点的比喻:有家粮店欠债,老板不堪重?负自尽,债主登门,顶了天要回本金,却没有理由要求二任店主偿还前任店主欠下的人情债!

    也就是说,赵沛等人本次提出的附加条约,名不正言不顺了!

    几乎是陈功断气的瞬间,交趾群臣的眼神就变了:一种名为野心的欲望迅速萌生。

    亡国之君,也是君啊!

    看着眼前的闹剧,金晖的脸肉眼可见拉下来,若非场合不合适,只?怕将张颖鞭尸的心都有了。

    史书由胜者涂抹,此事?天知地知他知,天下所有人都知道!

    陈功亲自授意史官诋毁陈芸,和外姓继位者污蔑陈芸,可信度完全不能同日而?语。

    简单来说,这个时代的宗族观念还是很强的,若自家人亲口说你不好,外人多?半会信以为真。

    但若是继任者说你不好,则真实?性有待考据……

    所以接下来无论是张氏交趾还是王氏、李氏、赵氏交趾,对陈芸身后名的杀伤力都将相当有限。

    金晖自然可以继续释放谣言,可纵然如?此,你可以说陈芸私德有亏,但她大一统的功绩却无可辩驳,也确实?死?守国门,不曾屈服……

    张颖!

    金晖用?力闭上眼睛,

    死?都死?了,还留下这么个大麻烦。

    可恶!

    眼下他们能选的无外乎两?条路:

    但这么一来,大禄的处境多?少有点僭越的微妙。且新君势弱,不足以服众,交趾其他贵族势必群起反对,甚至围攻,大禄就不得不持续发力,以保证陈氏交趾延续下去。

    可赔偿数额巨大,以如?今交趾家底,哪怕勒紧裤腰带不吃不喝,起码也得攒个三五年,难不成大禄就在这里保护傀儡皇帝三五年?

    多?么荒唐!

    如?此,为争夺皇位,交趾内部?势必分裂,大量消耗,战线不会很长。

    但这个法子也有个隐患,陈芸之后的交趾千疮百孔,会有

    若不幸长期分裂,各地“诸侯王”必然无人认账,那么这个一倍的原始赔偿条款也就成了空口画饼……

    麻烦啊,真是个大麻烦!

    因为这两?条路无论怎么看,都约等于镜花水月,远不如?陈芸活着。

    有生以来

    两?人对视一眼,都看透了彼此眼底的疲倦。

    任谁在气候迥异的异国他乡一待几个月,面对频频滋生的障碍也不会好过。

    总而?言之,要赔偿、签条约的原定计划行不通了。

    直接开战?不可,此为下策。

    烂船还有三千钉,纵然几经摧残,没了君主的交趾仍旧是一个拥有数百万人口的国家,胜败不是口头说说那么简单。

    陈芸为自己选的自尽的时机太绝妙,若大禄贸然开战,反而?容易激起剩余交趾人的韧性,促使他们一致对外。

    且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陈芸虽死?,地方?武装却完好无损,交趾的地形和作战方?式就决定了不可能像打高丽、蒙古那样速战速决。

    一旦开战,少则五七年,多?则十几年,只?能用?无数大禄将士的血肉去填……

    而?对于当下的大禄而?言,人口远比这片土壤更宝贵,得不偿失。

    这就是与人斗的特?质,对手是活的,他们不可能完全按照己方?计划走,不到最后一刻都不能放松……

    “诸位!”赵沛决定快刀斩乱麻,扬声道,“我?朝本无干涉贵国政事?之意,然两?国邦交非同小可,食言而?肥的事?情可一可二,不可再三再四,贵国不会以此为契机,将之前赔偿一事?抛掷脑后,翻脸不认了吧?”

    无论日后,都要先抓一个态度出来。

    只?要对方?接茬,剩下的事?就好办了。

    不管怎么看,都是自家理亏,而?且赵沛的开场白做得太好了:大禄无意干涉交趾内政!

    人家给?交趾面子,交趾自然也要投桃报李。

    故而?剩下的几位阁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终有一人出列,“使者所言甚是,只?是国不可一日无君,眼下……”

    总得有个头目,才能继续谈判啊!

    他是真害怕,害怕对方?恼羞成怒就地翻脸,把现场众人都杀了。

    赵沛环顾四周,便见交趾谈判团皆有惧色,也知道他们的担忧。

    “既如?此,我?允尔等十日,另立明?主,再行谈判!”

    眼下他们确实?可以拿下大罗城,但一顿饱和顿顿饱,总有差距。

    他愿意等,等着交趾内乱,等交趾内耗,等交趾仅剩一个空壳,大禄可以轻松吞下,而?不必担心被划伤柔软的口腔。

    那人一听,大喜,才要说话,却听赵沛忽话锋一转,“然贵国屡次反悔,毫无诚意,如?今又出此下作之举,实?不可信,故而?我?提议,先将陈芸、张颖和陈功的私库收缴,作为我?军数月来耗费。来日谈判时,多?退少补,诸位意下如?何?”

    眼下能拿多?少先拿到手再说!不然留下也是资敌。

    人最怕有欲望,有欲望就有把柄,赵沛先承诺不干涉交趾内政,这些大臣便不舍得死?,也不敢反抗了。

    这就是让步。

    而?让步只?有零次和无数次,一旦开头,那么剩下的也就顺理成章了。

    人家都放任我?们再立新君了,明?摆着不迁怒了,要点赔偿什?么的,不过分吧?

    要么交出三人的私库,要么……都去死?吧!

    最后,一干交趾大臣强忍肉痛,同意了赵沛的要求,然后转头就内斗去了。

    天元四十九年十一月,大禄收拢原交趾皇帝陈芸、阁员张颖、陈功私库,得金银珠玉约合白银七百多?万两?,另有精致绸缎、名贵香料等若干,总价值也不在七百万之下。

    光是这三人的私库,折合白银就高达一千五百万两?之巨!

    好些交趾官员看见,悔得肠子都青了。

    付虎命人搬运、清点,数日方?得,不禁冷笑,“还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国家再苦,也苦不到这些人身上去。”

    婴孩拳头大小的透彻宝石、二尺高的血珊瑚、荔枝般大的浑圆海珠,在别处皆是稀世?珍宝,放到这里,竟都成箱成匣。

    可惜没多?少粮食。

    现在的交趾最缺的就是粮食了。

    高猛私下就笑,“好歹人家是一国之君,这也没什?么。”

    别的不说,就大禄以前杀的那些贪官,莫说一国之君,好些地方?知州、知府抄家,不照样几百万两?银子叠成山?

    陈芸生来就是公主,后篡位登基,接手父兄私库,财富必然是个天文数字。

    只?没想到张颖和陈功二人,倒也没落下。

    正如?赵沛所料,群龙无首的交趾迅速陷入内战,十日之期未到,就死?了几个。

    人活一世?,谁还不想坐坐龙椅了?

    此地不宜久留,赵沛再次紧急与交趾即将分崩离析的内阁面谈,非常通情达理地表示,谈判的事?情不急,你们先打着,我?们暂时撤到东南沿海一带等消息,没问题吧?

    虽然明?知有诈,但这也意味着短时间内大禄并无吞并交趾之心,所以交趾众朝臣也乐得自欺欺人。

    毕竟眼下,大家忙着争权夺利,也确实?腾不出手对外。

    于是四十九年十一月中旬,原驻扎交趾都城大罗城的大禄朝军队、使团,齐齐开拔,遵照约定,迅速退往东南沿海一带,并名正言顺地原地驻扎、屯兵、开荒,彻底封锁了交趾海岸线。

    与此同时,陈芸身死?的消息传遍全国,引发轩然大波,多?有地方?武装独立,相互吞并,交趾再次爆发全面内战。

    大批平民和无心战争的士兵往北部?大禄边境,以及东南沿海一带蜂拥而?来,试图逃离沦为战场的故乡。

    李福当即指挥前来接应的大禄水军运送难民,并就地建立港口。

    选择退到此处,一是为光明?正大占领交趾国土,二来如?今大禄海上贸易日渐兴盛,其中有一条往西洋的水路正从此处经过。

    以往大禄朝船队从西洋返航时,要穿越三佛齐控制下的马六甲海峡,然后沿交趾海岸线进入大禄海域,再沿两?广一带靠岸登陆。

    而?每每经过一次,船队都要缴纳一次重?税!

    但是现在,不用?了!

    另外,交趾海岸线完全落入大禄掌控,与西面吴哥、北方?云贵、广西呈三面合围之势,来日鲸吞蚕食……

    天元五十年三月,满载金银珠宝和香料、丝绸等物的船队自交趾返京,天元帝大喜。

    “这一步走得妙呀,”胡靖老爷子笑得脸都红了,“交趾沿海落入我?手中,北可保南部?沿海太平,南可威慑三佛齐等国,保障商船运行,大利啊!”

    背后蕴藏的战略意义太大了。

    最妙的是,这一趟我?国不费一刀一枪,没有任何伤亡!还白得了那么许多?昆仑奴!

    “不仅如?此,”秦放鹤笑道,“南部?才是交趾物产最丰富的地段,那里有大批一年三熟的稻田,鱼鳖虾蟹就更别提了。”

    而?且交趾面积最大的天然橡胶林,就在南部?!

    一听稻田,上到天元帝和太子,下到内阁一干老爷子们,俱都乐开怀。

    “果然能三熟么?!”

    “好好好,三熟好啊,这得养活多?少人?”

    “嗨,三熟,一时吃不完可如?何是好?”

    最后一句是柳文韬说的,众人一听,哄堂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