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那边等着吃涮羊肉的人还在排队,这边小五和六子直接在单人餐上开挂了。

    “单人餐隆重推出四种!臊子面,油泼面,疙瘩面,鸡丝面!十二文每碗,还送萝卜羊肉汤一碗!不用兑换饭票,一共一百碗,先到先得咯!这边排队!”

    这些面条都是黎晓旭平时教他们做的,经常用作早餐。小五小六看着门外排队的人不减反增,知道他们这群丘八不在食堂吃上两口是不会走的,也不想让同袍失望,就赶紧在个人餐上推陈出新了。

    面团是早就发好的,预计了差不多五百碗的量,但他们并没有直接给出那么多。因为黎晓旭以前就说过,有一个销售方法,叫做饥饿营销。

    所以除了前来食堂用饭的公社村民和金城士兵,还有留一些给迁徙而来的流民和那些禁军,以及附近的陈村和李村的村民。

    李珪的父亲李响就带着乡亲来新村了。

    不为别的什么事,就是图方便洗个澡,再顺便交一些羊毛抵消买羊所欠的债。

    是的,把剔下来的羊毛赶紧交了只是顺便。那玩意儿他们也不懂保存,要是像黎晓旭说的,被虫子蛀了岂不是很亏,所以早点交差是好事。

    最主要的,在公社的澡堂洗澡保暖性很强,不必担心像是在家中洗澡那般容易着凉。这年头,风寒都可能会要人命。

    虽然黎晓旭出的那个土炕很管用,但村中还是有村民不舍得烧煤炭柴火,那个土炕有一天没一天的,觉得日头不错,扛的过去的那天便不烧,冻得厉害时再烧。

    李响号召大家注意保暖很多次,但各家情况不同,总不能勉强。

    帮忙运输羊毛的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人手,只不过好几个村民都是有孩子的,他们听说自家娃可以有书可以念,所以他们想看看公社的学堂。

    “村正,这个上面写的啥?”

    “所以让你娃多读书哩,有免费的你还不让你娃读。牌匾上面写的,新村公社学堂。哟,还是王郁将军提的字!”

    王郁在整个金州名气都很大,虽然他已经不再带兵打仗,但在百姓心中,依旧是那个沙场点兵收复金州的大帅!

    “那这两边的柱子上写的啥呢?”李铁柱看不懂,只觉得自己龙飞凤舞,很是气派。

    “写的两句对仗,这边,学海无涯苦作舟,这边是,书山有路勤为径。”

    “啥意思哩?”

    “意思就是让你家李二狗和三胖快来书院读书,不要将来做个睁眼瞎。”

    “那娃识字了懂道理了,看不起泥腿子不愿意下田种地了咋办?我跟我家那口子不得种地到死哇?她身体又不好。”

    “就是就是,不说别的,村正呐,你家李珪就五谷不分。我看要是娃都像你家李珪一样只读圣贤书,那不就没有没有人愿意耕田种地了哇?”

    这名村民直接将他的担忧说了出来。

    李响给了他们一人一脚,怒道:“不要侮辱读书人。他们读书又不是为了当官发财,再说了,我家李珪回来的这几天有没有帮村里干活?我儿这次回来可是跟我说了,跟着黎书记学习,不仅能帮忙种地提高收成,还能帮忙村里挣钱!”

    李响他已经不管黎晓旭叫做黎老板了,因为在他心中,黎晓旭的存在已经超过了孔孟,更别说是一般商人可以比较的了。

    “真的假的?怎么提高收成?”他们听到可以提高收成之后眼睛都瞪大了。

    “羊毛衫穿着暖不暖?土炕住着暖不暖?”

    “暖!”

    “这,就是读书的力量。具体怎么提高产量么,我也不晓得,但是娃娃们学了以后总会晓得的!”

    几个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干了一辈子的农民终于心动了。他们此前总觉得,学堂不是娃娃的家,黄土地和粮食才是人这一辈的最终的归宿。

    “可是我娃开年就十二了,他都可以正儿八经帮家里干活了,这要是来学堂,耽误了春耕咋办哩?”

    “他一个人可以耕地多少亩啊?少了他你家种不了粮食了是吧?让娃娃读读书,将来能开更多的荒也说不定哩。”

    李珪归家时给李响透露过,黎晓旭正在研究一种粪肥,如果成功,可以提高亩产。但是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所以需要更多的人一起学习研究。他虽然心疼儿子不读圣贤书,而是干一些大老粗的活,但李珪引用了黎晓旭给他说的一句话:

    处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居江湖之远则忧其民。

    为君者,为贤人者,为圣人者,他们不都是为了忧国忧民的才成为圣贤的么。所以,研究粪肥不丢人。唯有土地和黎明百姓,才是最该忧思的。

    他们来新村的时候,就有人前来问明身份,他们在学堂门口站了这么一会儿,又有巡逻队来问。

    除了要干活儿的,巡逻的,家里做家务的,无论大人小孩基本上很多村民都去食堂的开业典礼热闹去了。他们刚刚听回来的人说,还有人把饭票卖了,换了钱。他们也想把兜里的饭票卖了换钱来着,可惜今天要值班巡逻。

    明天不知道还能不能赶上,卖点饭票赚钱?

    所以现在,办公所没有人。

    巡逻队本想让他们等等,去把黎晓旭喊来,但想想,黎晓旭失明了并不方便,便想给他们指路直接去找黎晓旭。

    但问题来了,黎晓旭现在是住原来的院子呢还是住阿扎提的院子呢?他们也不知道。

    巡逻的民兵引着李响几人,来到了黎晓旭原先的住所,看了一下,房门半开。他们以为里面有人,喊了一声:“黎书记,黎书记!李村的村正来了!”

    杜艺璠和秦蕾开门出来。

    民兵记得她们,其中一个好像是秦宇的表妹,娇滴滴的。

    “这位哥哥,怎么了?有何事?”秦蕾开口。

    民兵被一声哥哥迷得找不到北,差点忘记了正事。

    “啊,黎书记没在里面吗?”

    “没有。”

    民兵很失望。看来只有多跑一段路了,但是人家李村的村正还带着货物呢,也不好让别人多走一段啊。他很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