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9章 相士徐颖

    丁英看着自己的地爆,沉吟片刻问道。

    “师兄,这是怎么回事?”

    “师弟,这就是主人功法的强大之处了!”

    谈晶伸出翅膀,摸了摸自己的尖嘴说道。

    “不好,有人正在用窥天秘法查探你的底细!”

    忽然谈晶浑身炸毛,它双眼眼珠一阵旋转,三只鸟足重重一顿。

    整个静室都微微颤抖。

    安宁城西门,某一处院落中,一位正在拨动手中相盘的女子忽然站起身。

    “殿下,小心!”

    女子挥动衣袖挡在旁边男子面前。

    “啪”的一声。

    茶几上相盘直接炸开,细小的骨块触及女子袍袖,弹到一边。

    女子退了一步,抱袖对面前男子行礼。

    看对面男子点了点头,她这才跪坐在男子对面的坐席上。

    青年男子看着炸裂相盘,脸上难掩失望。他低下头,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小口。

    清幽茶汤,淡而无味。

    如果丁英在这里,必然会认出这个男子。

    正是当日与丁元庆在书房的男子。

    他不是别人,正是大宋国当今太子郑元畅。

    他又饮了一口茶水,心中犹有不甘,开口问道。

    “许相,这封卦象,有什么见解?”

    对面女子,长袍阔袖,长发高高竖起一个发髻,就像一根竖起的大棒槌,她的脸上挂着半幅白纱遮面。

    这是典型的大宋占卜师打扮。

    看她伸出来的手臂,还有身高。

    估摸年龄也就十二三岁。

    这间小屋,两人坐着的地方,四周有四面屏风。

    一书:面授机宜。

    一书:风从水来。

    一书:阴阳轮转。

    一书:命从气出。

    十二个字有行书,有草书,有隶书,有梅花篆字,大气磅礴,各有千秋。

    明显是不同大家所做。

    小屋外,老方和苏梦守在门口。

    看着面前竹林,方展说道,“老苏,最近可有什么诗句?”

    苏梦看了一眼身边小屋,摇了摇头。

    “听说这徐颖出生之时天降异象,其人百天能言。见善者笑,看败者哭,百发百中,殿下……”

    “慎言,慎言!”

    方展及时开口制止。

    停顿片刻,老方才说道,“孙大人寻母十年不见,在徐相士指导下,在云江找到母亲,她的能力,应该毋庸置疑。”

    苏梦点了点头,靠着一边墙壁,忽然缓声吟诵:

    “滚滚大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一旁方展听的眯起双眼,摸着胡须,手指忍不住微微捻动。

    这是老方的个人习惯。

    身后,竹门吱呀一声打开,郑元畅走了出来。

    在他身后,戴着面纱的女子,身高还不到太子肩膀。

    苏梦偷偷看了一眼,心中有些疑惑。

    这个低矮女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徐颖吗?

    那女子刚巧抬头,看了他一眼。

    这一眼,确实是徐颖故意而为。

    作为相面大师,善于听声判人。只是听苏梦的声音,她已经判断出,这人不是普通人,再抬头一眼,心中已经有底。

    她站在太子身后,眼光迅速从方展面前扫过,当即微微一笑说道。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样的胸襟,也只有从龙之臣,才有!”

    已经走出门户的太子听到徐颖这话,脚步一顿,他转身回头,一脸喜不自胜。

    这是刚才出屋之前,郑元畅与徐颖的约定。

    这也是郑元畅求卦不成的下下策。

    他让徐颖看看自己带来的两个人,未来如何?

    他们若是大富大贵,自己这次事情必然平安度过。

    徐颖对着他,点了点头。

    这才退了一步,摇响墙壁挂着的风铃。

    片刻之后,两个婢女走过来。

    徐颖说道,“送王公子!”

    自己退回竹屋,缓缓闭户。

    郑元畅一改方才脸色,他神采飞扬挥了挥衣袖。

    “老方,老苏,我们去长安街转转!”

    方展苏梦赶紧跟上去。

    竹屋中,徐颖在窗户边,看着他们三人离去。

    过了一会,有人轻敲竹墙。

    徐颖没有理会,过不了片刻,又是一阵咚咚声。

    徐颖开口道。

    “门又没有上锁,自己进来就是!”

    竹门被人从外面吱呀一声推开。

    一个八九岁少年探进来脑袋,先是四处张望一番,看清楚情况,这才大摇大摆走了进来。

    这少年长的眉清目秀,额头发带挂着白玉,下面乌黑黑一双眼珠,灵动有神,鼻梁高挺,嘟嘟唇,只看面相仿佛画中仙童。

    身穿一身天蓝色长袍,腰间系着一根栓玉白绳,脚上穿着崭新的红色鹿皮靴子,这一身打扮又加几分,分明大富之家公子。

    少年看到徐颖坐在窗前,也不打招呼。

    直接钻进屏风里面,在茶几上看到一面牌子,黄澄澄的。

    他一把抓起来,拿在手里把玩几下,觉得有些沉重无趣,顺便又扔了下去。

    “姐,你不是说今天有人会送来好吃的吗?怎的我来了第二趟了,就一个镀铜的牌子!”

    徐颖没有吭声。

    徐大鹏从屏风里面钻出来,走到她面前,啪啪的拍着徐颖面前的竹桌。

    “姐姐,姐姐,姐姐……”

    徐颖扭过头,一双眼眸冷然。

    徐大鹏对她吐了吐舌头。

    “你看你看,你就是这样子,昨天是你当着爹爹的面说的,有人送好吃的过来,自己算的不准,就在这里给我摆冷脸子!”

    徐颖笑了。

    “小弟,姐姐算的,什么时候有错?”

    她扶起刚才被徐大鹏碰到的小花瓶,又拿起一边干花,随意插了进去。

    忽然,门口风铃一阵响。

    徐颖笑了,“小弟,送吃的人来了。”

    徐大鹏不信,推开窗子,把头伸出去四处张望,竹林在前,他什么也看不到。

    “姐姐,你不会骗我吧?”

    徐颖站起身,走到屏风之中,“大鹏,你想吃不想吃?”

    “想!”

    “那你过来,帮姐姐把水烧上,我去清洗茶具。”

    “好吃的还没有吃上呢,没有力气?”

    嘴里虽然嘟囔,徐大鹏还是过去,将水壶里的水换了,吹旺红泥炉里的木炭,将铜壶挂了上去。

    徐颖清洗好茶具,又从身后一边的柜子中,取了一罐上好的香片过来。

    水开了,咕嘟嘟冒着热气。

    徐大鹏朝门口张望一番,心中发虚。

    “姐,要不我回避一下,我怕陌生人。”

    “为了好吃的,你没脸没皮,怎么好吃的来了,你反而没了胆子?”

    徐颖笑他。

    “你说的,吃了人家的,嘴就软了,说话也不带劲了,总之,白吃可以,当着人面白吃,有些……”

    “弟啊,哪有白吃的饭呢?”

    徐颖话音刚落,一个婢女走到竹屋门口,清脆说道。

    “相士,有位西边的客人,相求您一些事情?”

    徐颖抬起头回应。

    “让客人进来吧。”

    婢女侧身让路,她的身后,是一位五大三粗,胖的过分,身高不到五尺的汉子。

    这人手里提着一根木头,听到竹屋里传来徐颖响声。想了想,把手里的木头靠着墙壁放了,就要进来。

    “客人,你如果拿着它进来,你问的事情,就有着落,你如果一个人进来,不必进来了。你可以回头,带着你的东西,从那里来,回那里去!”

    这人一愣,站在门槛处,进也不是,不进也不是。

    最终,他提起木头,迈开脚步,进入竹屋。

    婢女关上屋门,自行离开。

    大汉走进屏风,看到徐大鹏和徐颖,微微一愣。

    “不是听说徐相士与客户从来都是单独约见,今日怎么?”

    徐颖没有回答他的话语,而是看着他手中的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