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章 蒙恬效忠

    九原城墙上,寒风阵阵。

    扶苏正在思考要选择哪条路的时候,感觉身上一暖,原来是蒙恬把一件羊皮大衣披在扶苏身上。

    “公子,你怎么还在这里?快回帐中去吧,这里风大,不利于伤口的愈合。”蒙恬关切地说道。

    “蒙将军,这大秦的天说变就变,一点也不由人啊!”

    “公子,有始皇陛下在,有您在,这大秦的天又能变到哪里去?”

    扶苏微微一笑,感激地看了蒙恬一眼,说:“多谢大将军的关心,我只是想在这里多看一会儿,看看这片土地,看看这些百姓,看看这些将士。”

    蒙恬顺着扶苏的目光看去,只见城内一片繁华,商贾云集,百姓安居,军营整齐,士气高昂,这都是他十多年来辛苦经营的成果,他不禁感慨万千,说:“公子,你可知道,这里的一切,都是秦始皇陛下的恩赐,是他让我们有了这样的富庶和安宁,是他让我们有了这样的荣耀和威严,是他让我们有了这样的信念和使命。”

    扶苏沉默了一会儿,缓缓地说:“大将军,我昏迷的时候做了一个梦。你可知道,在梦中,秦始皇陛下已经驾崩了吗?”

    蒙恬一惊,急忙问道:“公子,梦境之事,想来都是假的。再说陛下身体康健,怎么会突然驾崩呢?”

    “那将军有多久没有回咸阳见过父皇了?”

    “陛下那是我们想见就能见的。”

    “我来这之前,见过父皇,那时候父皇的身体就大不如前。他还每天都要服用仙丹,自从服用了仙丹,身体就一天比一天差。”

    “我还是不信,伟大的始皇陛下会驾崩!”

    扶苏叹了一口气,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给蒙恬,说:“这是我从沙丘来的密使那里得到的消息,信中说,陛下在沙丘驾崩,丞相李斯和中车府令赵高伪造了遗诏,立了胡亥为二世为太子,还诬陷我谋反,要我自尽,你可信吗?”

    “那个密使可信吗?”

    “他呀,是我安插在父皇身边的暗子,随父皇的巡游队伍一起到达沙丘,不到最紧急的时刻,他不会动的。”

    (对不起了,蒙恬。扶苏哪有什么暗子,只是时间紧急,穿越客根据史料伪造的书信。)

    蒙恬没有时间感叹扶苏的手段,接过信,仔细地看了一遍,脸色变得惨白,他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他颤抖着说:“公子,这怎么可能?这一定是有人故意造谣,想要挑拨离间,你千万不要上当,我们应该立刻上书,向陛下求证,求证了再求证,直到真相大白。”

    扶苏摇了摇头,笑道:“蒙将军,你说,父皇现在在哪里?是在沙丘,还是在棺椁里?你觉得你的上书能到父皇手里?”

    “大将军,你太天真了,就算能到陛下手里。你认为陛下会理会我们的上书吗?你以为陛下会对我有半分的怜悯吗?

    蒙恬不解地问道:“公子,你为何这样说?陛下是我们的君主,我们是他的臣子,我们一直忠心耿耿,为他征战四方,为他建功立业,为他修筑长城,为他抵御匈奴,他怎么会对我们不满呢?”

    扶苏冷笑了一声,说:“大将军,你可曾想过,为什么陛下要把我贬到这里来,让我做你的监军?为什么陛下要把我从咸阳远远地隔离,不让我参与朝政?为什么陛下要把我从他的视线中消失,不让我见到他的面容?”

    蒙恬想了想,说:“公子,这是因为你曾经为了那些犯禁的儒生,向陛下进言,触怒了陛下,陛下只是想要惩罚你一下,让你知道错,不是真的怨恨你。”

    扶苏摇了摇头,说:“大将军,你错了,陛下对我不是惩罚,而是厌恶,他厌恶我是楚国人的后裔。蒙恬,你是那一场战争的亲历者。当时你率攻打寝丘军,李信将军率军攻打平舆,两场均大胜楚军。然后李信将军又乘胜攻克楚国重镇鄢郢。接下来发生了什么,蒙恬将军应该不会忘吧?”

    蒙恬惊恐的望着扶苏:“你,你都知道了!”

    “哈哈哈,就在李信将军乘胜攻克楚国重镇鄢郢时候,我那外公,秦国的昌平君以其楚国公子身份,全然不顾我的母亲和在秦国的族人在秦军后方反秦。李将军为防止后路被切断,进一步防止攻楚的秦军陷于前后受敌的苦境。李信军不得不停止攻楚,回师进攻郢陈,结果被楚军前后夹击,大败而归。虽然后面的叛乱被平息了,但是他在秦国的族人,我的母亲也因此受到牵连。”

    “公子,自古阴谋叛乱都是没有好下场的,你要相信陛下!”

    “却要用他最爱的女人来陪葬,之后又用一生不立后来证明自己的爱!至此就只有长没有嫡。蒙恬你知道吗?不是我扶苏选择儒家,而是我还没有选择,就被父皇安排接受儒家。可我的父皇为什么又不喜欢我的仁义呢?为什么要厌恶我所追求的思想呢?”

    蒙恬听得目瞪口呆,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只觉得扶苏的话有些荒谬,有些可怕,有些令人心寒。

    扶苏叹了口气,道:“蒙将军,你知道吗?我从小就很敬佩你,你是大秦的名将,为国征战,建功立业,你是我心中的英雄。我一直想和你并肩作战,共同抵御匈奴的侵扰,保卫大秦的边疆。可是,我却不得不在这里做一个监军,只能看着你指挥三十万大军,而我却无权发号施令,这让我感到很无奈。”

    蒙恬听了,心中暗暗惊讶,他不知道扶苏为何突然说起军队的事,他不禁有些警惕,但又不忍伤了扶苏的心,只是谦虚地说:“公子过誉了,我不过是陛下的一颗棋子,听从陛下的命令,做陛下交代的事。比如让我扶持你。公子您是陛下的长子,是大秦的未来的太子,您的地位远在我之上,您不必自卑。”

    扶苏微微一笑,道:“蒙将军,你不要误会,我不是在自卑,也不是在抱怨,我只是想和你聊聊心里话。”

    扶苏看着蒙恬的表情,又说道:“大将军,你可知道,陛下的真正遗诏是什么?”

    蒙恬摇了摇头,说:“公子,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封信上的内容。”

    扶苏说:“陛下的真正遗诏是让我回到咸阳,继承他的大业,成为下一任皇帝。你也觉得讽刺吧,一边厌恶我,一边又让我当太子,继承皇位。”

    蒙恬很自觉的把扶苏后面的话给过滤掉,问道:“公子,你怎么知道这一点?”

    扶苏说:“我是从另一位暗子那里得到的消息,他是我的心腹。他一直在父皇身边。

    在出巡队伍到了平原津,父皇突然病重。可能在那一刻他才放下对长生的追求,直面自己将要死去的实事。虽然感觉自己时日无多,但还是非常厌恶别人说死字。所以没有人敢在他面前说起。后来陛下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了,可能熬不过去了。于是写了一份遗诏,立我未太子,让我回咸阳治丧。当时遗诏都已经盖好印玺并封好,放在掌管符节印玺的中车府令赵高那里,但是赵高收到信件后却没有安排使者发出。但是我那暗子就在旁边,虽然诏书没有发出,但却把这写下来,发到了我这边。”

    他亲眼在见到了陛下的遗诏,他蒙恬接过信,仔细地看了一遍,只见上面写着:

    “朕自即位以来,平定六国,一统天下,开创万世太平,功绩无双。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朕在沙丘之地,突感不适,命在旦夕,不能再治天下之事。朕虽有十八子,惟长子扶苏最为贤能,仁义刚毅,武勇忠心,深得朕心,故立扶苏为太子,继承大统,为万世帝王。扶苏当与速回咸阳治丧,不得有误。朕亦已命蒙恬为大将军,率领三十万大军,镇守北方,继续修筑长城,抵御匈奴,不得擅离职守。朕死之后,扶苏继承帝位。尔等当尽忠辅佐,不得有二心。如有违背者,天诛地灭,不得赦免。朕之遗诏,尔等当遵守,不得违逆。”

    蒙恬看完后,目光呆滞,手中的信纸也随风飘落,他不知道该说什么,该做什么,他只觉得天旋地转,一切都变了。

    蒙恬看完遗诏,心中犹豫不决,他不知道这是真是假,他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他抬起头,看着扶苏,问道:“公子,你打算怎么办?”

    扶苏深吸一口气,道:“蒙将军,我知道你心中有疑,我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但是,这是父皇的遗诏,这是我的暗子冒着生命送出来的。我不能不信。一旦让胡亥登基,我们就完了。

    所以我必须回咸阳,继承大统,为父皇治丧,为天下百姓谋福。我希望你能帮我,你是我最信任的人,你是我最需要的人,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最好的兄弟,你是我最好的将军,最好的辅臣。你愿意相信我吗?

    扶苏见他不语,又道:“蒙将军,你不用害怕,我不是在试探你,我也没有别的意思,我只是想知道,你对我是真心的吗?你是不是把我当作朋友,当作兄弟?”

    蒙恬听了,心中一动,他看着扶苏的眼神,发现他的眼中没有敌意,只有真诚,他不由感动,他想起了他和扶苏相处的日子,他想起了扶苏对他的信任,对他的尊重,对他的关心,他想起了扶苏的仁义,扶苏的刚毅,扶苏的武勇,他想起了扶苏的忠心,扶苏的孝心,扶苏的义气,他觉得扶苏是一个值得他敬佩,值得他友爱,值得他效忠的人,他决定相信扶苏,他开口道:“公子,我对你是真心的,我把你当作朋友,当作当作兄弟,你是我你是我心中的太子,我愿意为你出谋划策,为你效命。”

    扶苏听了,眼中泛起了泪光,他感动地握住了蒙恬的手,道:“蒙将军,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最好的兄弟,我感谢你的忠诚,我也愿意与你共患难,共生死。”

    蒙恬听了,心中一震,他感受到了扶苏的诚意,他感受到了扶苏的重视,他感受到了扶苏的期待,他感受到了扶苏的情谊,他感受到了扶苏的担他感受到了扶苏的担当,他觉得扶苏会是一个好太子,将来也会是一个合格的君主。他想起了他对秦始皇的忠诚,他想起了他对大秦的热爱,他想起了他对天下的责任,他想起了他对自己的信念,他决定支持扶苏,他开口道:“公子,我愿意为你效忠,为你辅佐,为你战斗,为你牺牲。只要你能继承陛下的遗志,继续治理大秦,继续抵御匈奴,继续保护天下,我就心满意足了。”

    扶苏听了,激动地拥抱了蒙恬,道:“蒙将军,我扶苏在此立誓,一定会继承始皇遗志,保护天下。”

    “公子,您有什么计划?是直接率领30万北方军一路横推到咸阳。还是有什么其他办法?”

    “蒙将军,我是这样想的。将军帮我准备800人,要绝对忠诚于我们的,和我秘密潜入咸阳。”

    “我可以让我的蒙家子弟兵护卫公子你南下咸阳。”

    “将军你就不问问我,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率800兵去咸阳而不是30万大军呢?。”

    “公子做事只有自己的考虑,蒙恬只管执行。”

    “30万大军不能轻动,匈奴虽然被将军打残了还需要防备。此去咸阳,主要是去拉拢朝中大臣,得到他们的支持。”

    “公子,好想法。朝中大臣基本上都是看好你的。得到他们的支持,公子你就成功了一半。”

    “所以我希望将军能完全掌握北方军做我的后援。”

    “公子,不要小看我蒙恬,不出半个月,我就能完全掌握30万大军”

    “太好了,得蒙将军你,我如虎添翼。”

    “公子,那我去准备了。”

    两人说罢,便下了城墙,走向了自己的营帐,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开始了决定性的行动,开始了改变历史的旅程

    他们不知道,等待他们的,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变局,是一场生死攸关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