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章 要不回来的钱

    离开二伯家后,唐富贵欲言又止,看着唐汉三。

    而唐汉三此时面色铁青,但是一句话都没有说。

    又走了一段距离,路上偶尔碰到两人,那两人也只是随口跟父子俩打了声招呼,问了一句去哪,而后便擦肩而过,没有过多的交流。

    一直走到村外。

    唐汉三才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有些愧疚的看向唐富贵,道:

    “富贵,家里穷,没底气,委屈你了。”

    这年头,家家户户都不好过,而唐汉三家,因为供养两个儿子读书,本就是硬着头皮供应的,大家都知道他家穷,所以谁也不想跟唐汉三家扯上关系,深怕唐汉三找他们借钱。

    不过村里人大多只是背后说说,平日里只要不借钱,大家见面还是会打个招呼。

    今日被自己二嫂如此挤兑,唐汉三自觉丢了脸面,但也无可奈何,自己家确实是家徒四壁,不怪人家嫌弃。

    唐富贵眉头微皱,只是看了唐汉三一眼,又看向前方蜿蜒曲折的道路,道:“爹,咱们还是快些走吧,不然怕是赶不上时候了。”

    “好。”

    唐汉三微微点头,随后二人便埋头赶路,一路往前走。

    唐富贵边走,心中却暗自盘算着,今日他算是知道了,自己这个家看来真是家徒四壁,而且在村里不受待见。

    因为唐汉三执意送两个儿子读书,使得村里人既嫉妒又不屑,全都想看唐汉三一家的笑话。

    毕竟这年头,兵荒马乱的,一个农户不想着自己家里一亩三分地,反而让儿子去考科举,这简直就是离经叛道,不被人理解的。

    若是唐家俩儿子真考上了,村里人怕是会更看不惯唐家。

    这就是典型的嫉妒,见不得人好。

    捋完了这些,唐富贵已然明白了如今的困局,穷且无权无势。

    一路行进,大概一个半时辰,也就是三个小时后,父子二人才来到镇上。

    说是镇上,实际上也就比唐家村繁荣一些,一条从头到尾不过千米的街道,两侧是一些商铺,商铺里摆放着一些农家常用的东西,例如农具,蓑衣,竹篮,扁担等。

    还有就是卖菜卖肉的摊位,以及两家食肆,一家酒肆,以及一些七七八八的东西。

    进入镇子后,唐汉三没有停留,一路前往私塾。

    私塾所在之地比较安静,从镇子中间有一条下坡,下了坡走个几百米,就看到一间较为宽敞的宅子。

    宅子周围是土墙围挡,即便如此,这宅子在镇上也是极好的。

    因为这可是镇上几个大户人家一起凑钱建的,里面的先生是个秀才,也是有功名的人,在这镇上算是一号人物。

    父子二人刚靠近私塾,便见私塾之中热闹非凡,几个穿着绸缎的少年,勾肩搭背的从私塾之中走了出来。

    “邓兄,呵呵,今日打赌你可输了,你得做东,就去你家食肆吃饭,如何?”

    “小爷愿赌服输,走起,这顿饭我还请不起怎的?”

    “哈哈,邓兄就是爽快...”

    几人说笑着,直接从唐汉三和唐富贵二人面前走过去,连看都没看唐汉三和唐富贵一眼。

    而唐汉三看着其中一人,手中的拳头却握的咯吱咯吱的响,但很快,唐汉三用力的拳头又松开了。

    唐富贵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目光不由得朝着刚刚离开的那几人看去。

    看来,这几人之中,便有将自己打失忆的邓家之子。

    不过看他们的穿着,是唐家现在惹不起的。

    “如今应是下学了,刚好我们去找王夫子,走吧。”

    唐汉三说道。

    旋即,二人便走进了私塾之中,来到了私塾一侧一间房间里。

    房间内,只见一个穿着一身儒裳,坐在椅子上,手中端着一杯茶,嘟着嘴巴,嗦着发烫的茶水。

    见到门口有动静,目光看去,刚好看到唐汉三挤着一张殷勤的笑脸,站在门口。

    顿时,王夫子顿了顿手中的动作,将茶水放下,又整理了一下衣物,正声道:

    “进来吧。”

    唐汉三和唐富贵二人闻言,便踏进屋里。

    “见过王夫子。”

    唐汉三抱手作揖,对着王夫子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王夫子见状,微微颔首,道:“可是好了?今日来研学?”

    唐汉三闻言,讪笑道:“王夫子,我儿如今怕是无法研学了,郎中说我儿得了失魂症,前尘往事皆记不得,更别提那些学问了,今日我带我儿前来,是为退学一事。”

    王夫子听到此话后,微微一愣,而后目光才看向唐富贵,那双眼睛微微眯着,但眼底那种轻蔑之色,却毫不掩饰。

    “原来如此,倒是可惜了。”

    王夫子装作一脸惋惜之色,道:“既如此,倒也没办法,这若是忘了前尘往事,这些年的书,怕是也白读了,既如此,那日后就不必再来私塾了。”

    唐汉三闻言,附和道:“正是,所以此番前来,乃是为了给我儿退学,不过我那小儿,还是照常来私塾。”

    “嗯,如此甚好,你家中情况我也知道一些,若是只有荣华一人读书,家中压力确实会小上不少,如今富贵也算是个壮劳力,有他,你们家日子也宽裕一些。”

    王夫子说道。

    虽是这么说,但王夫子却是顾左右而言他,根本不提唐家交的束修的事情。

    这私塾,一年的束修,便是一两银子。

    而唐富贵今年还只读了两月,按道理来说,至少得给唐家退一千六百文钱。

    唐汉三显得有些局促,犹豫了半晌,硬着头皮,道:“那今年这束修...”

    然而,王夫子却揉了揉眉毛,装作有些困倦,晃了晃脑袋,道:“唉,有些困了,既然你们不想研学了,那便回去吧,之前富贵还留了些书和被褥在这里,一并带走就是。”

    说完,王夫子便起身,从唐汉三和唐富贵身前擦肩而过,根本不带停留。

    唐汉三见状,紧咬着牙关,想要追上去争取一番。

    然而,却被唐富贵拦了下来:“爹,算了,看来他是不愿意给了,荣华还要在私塾读书,这钱就当是打点他的了,若是真讨要回来,他未必不会给,但荣华在这里怕是要受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