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8章 咫尺天涯

    嘴上说着不在意,却是才下眉头又上了心头,顾夕昭辗转反侧,久久未能成眠。

    她看着床头那一盏微弱的烛火,想起那一夜缠绵,她又突然回神。她抿抿唇,问自己为什么会想起这些,却更是难睡了。

    转眼半月有余,傅伯骞浩浩荡荡送傅常乐入京,比头回入京的阵仗大了太多。

    顾夕昭宫中时常有萧晏命人送来的各地进贡的稀有鲜果和稀奇物件。但这一月萧晏再未踏足昭和宫,顾夕昭也不曾去过永安宫。顾夕昭除了给太后请安,鲜少出昭和宫。

    一切仿佛回到了平静,却又暗流涌动。明谭最终保住了世子位,与顾夕颜的婚期定在一月后。

    他回冀州路上遇到埋伏,受了伤,萧晏知道,这不过是他的苦肉计罢了。

    傅常乐也于到京后的第二日入宫。青州送亲使团此来声势浩大,当晚,萧晏设了晚宴接待青州来使。

    翌日,傅常乐入宫后头一回去太后宫中请安。她起的十分早,在太后宫门口候着。

    顾夕昭到时候,她已等候多时,她朝着顾夕昭福了一礼,顾夕昭也回她一礼。

    顾夕昭定睛看她,果然入了宫气质与从前不同了。一身宫衣,满头珠翠,端庄高贵,全然没了曾经的青涩模样。

    她笑的真诚:“姐姐,常乐昨日方才入宫事务繁杂,尚未来得及去姐姐宫中拜会,还请姐姐见谅。”

    “妹妹过谦了。”顾夕昭颔首。

    “如今宫中只姐姐与我,日后还望姐姐多多照拂。”傅常乐莞尔。

    郑富笑呵呵出来通禀:“太后请二位娘娘进去。”

    “太后(母后)万安。”二人异口同声。

    太后声音中亦透着慈爱:“免礼免礼,快都起来吧。”

    “谢太(母)后。”

    傅常乐起身后暗暗看了一眼顾夕昭,她竟称太后为母后?

    太后温声问道:“常乐啊,你昨日刚进宫,还习惯吗?”

    傅常乐颔首浅笑道:“常乐一切都好,多谢太后挂念。”

    “那就好,那就好。”太后又看向顾夕昭:“夕昭,你是姐姐,入宫又久些,多照顾着常乐些。”

    “是。”顾夕昭颔首一礼。

    傅常乐眼中波光粼粼,迟疑片刻道:“太后见笑,常乐一见您便想起母妃,方才听姐姐唤您母后,常乐能否也唤您母后?”

    太后温声:“自然可以,你们既都嫁给了陛下,便都是我的孩子。”

    傅常乐欢喜:“多谢母后。”

    太后瞧了一眼顾夕昭,笑道:“你们两个都是好孩子,在宫中做个伴,也不至孤单。”

    傅常乐也灿烂一笑:“常乐定会同姐姐一起好好侍奉陛下。”

    顾夕昭也跟着笑笑。

    太后同样是赐了些首饰给傅常乐,叙了叙闲话。她头一回来请安,太后便留两人多了些时辰。

    “姐姐,这便回宫去了吗?”傅常乐一笑。

    “嗯。”顾夕昭点头。

    “那姐姐慢行,常乐本想去姐姐宫中坐坐,但常乐刚入宫,需得勤学规矩,日后再去叨扰姐姐。”她福了一礼。

    顾夕昭回了一礼。

    ……

    “娘娘,听闻青州此次聘礼十分丰厚,昨日运进宫来的数十辆车全是青州的聘礼。比起咱们雍州……”琉璃看着傅常乐远去的背影小声嘀咕。

    顾夕昭如同未闻,自顾自的走。

    远远便看见萧晏走过来,顾夕昭想躲已来不及,萧晏也离得老远就看见了她

    两人都躲闪不及,局促又都镇定自若的朝前走。

    “陛下万安。”顾夕昭到她跟前才从容行礼。

    “朕安。”她目光中透着淡淡的沮丧。

    这陌生的感觉像是回到她刚入宫的时候,又完全不同。

    两人相对无言,顾夕昭一直低垂着眉眼,目光落在青石地面。

    多日不曾见过,萧晏仔细瞧了瞧她,清减了些。

    江禄海躬着身子抬眼瞧了一眼赵谦,赵谦也正好瞧了他一眼,这两人静立在此处,究竟何意,都不走也都不开口。

    “朕来给太后请安。”良久,萧晏才开口,带着些局促。

    顾夕昭没问她,她莫名其妙答了一句。

    顾夕昭愣了一下才轻轻道:“嗯。”

    又是一番无言以对。

    萧晏温声:“你,清减许多。”

    “是,臣妾近日胃口不大好。”顾夕昭低声答她。

    顾夕昭抬眼波光流转的仔细瞧了瞧她:“陛下,也清减许多。”

    萧晏只是看着她,没有说话。

    赵谦见二人分明心中都十分挂念彼此却硬是不肯说,眼珠子一转,发愁道:“娘娘不知道,陛下自从吃过您做的饭菜,对宫中的厨子便意见颇大,近日的御膳也用的不香。”

    顾夕昭愣了一下,心中也明白赵谦的意思。萧晏也等她回应。

    她抿抿唇道:“陛下要保重身子。”

    她没有提旁的,只是一句不咸不淡又合乎常理的关心。

    她定觉得自己是个负心薄幸的人了吧?才说过一辈子对她好转眼就娶了别人。她疏远冷淡也是应该的。本就是她食言了。萧晏心莫名抽痛。

    她们就这样对视了良久。

    萧晏扯唇一笑,说:“朕得去给母后请安了。”

    “恭送陛下。”顾夕昭福了一礼。

    两人擦肩而过之时,心都狠狠的揪了一下。

    一月不曾见过彼此,明明近在咫尺,却似相隔天涯。

    “晏儿,你来了。”太后放下手中茶盏。

    萧晏眉稍飞上一缕笑意:“母后万安。”

    “你此时过来,可是有何事?”

    她走上前坐下:“母后诞辰将至,朕想为母后大办,不知母后意下如何?”

    太后思忖片刻问道:“陛下是想宴请百官及其亲眷?”

    萧晏点头:“嗯。”

    太后摇摇头笑道:“算了吧,哀家这个年纪,还远不到大办之时,待来日儿孙满堂时,再大办不迟。此次便办个家宴,你们到哀家这里陪哀家用个膳,已很好了。”

    萧晏扬唇一笑:“若算起来,除了朕和雪儿,萧云萧何他们膝下已有诸子,母后也算得上儿孙满堂了。”

    太后暗暗瞧她一眼笑道:“晏儿,他们的孩子毕竟不是哀家亲孙子,也不能日日到哀家的膝下陪伴。”

    萧晏随手理了衣摆满不在乎道:“母后若是愿意,可挑一喜欢的孩子,两个三个也可,留在自己身边教养,一来可以承欢膝下,二来若是资质尚可,也可承朕之嗣。”

    太后听她口气随意瞥了她一眼,阴阳怪气道:“夺了别人的孩子,哀家可于心不忍。好了,诞辰一事,家宴便好,让这些孩子到哀家跟前来,哀家瞧瞧便好。”

    萧晏起身勾唇一笑道:“就依母后。她梗头问:”那朕便先回去了?”

    太后深深看她一眼,叹道:“晏儿,你知道哀家想说什么,不必如此试探。”

    “母后不妨直说。”

    太后语重心长道:“晏儿,哀家知道你心中只有她一人,但如今,木已成舟,常乐既已入宫,你需得待她好些。”

    萧晏淡淡道:“母后,她在后宫一应用度定不会委屈了她,她必不会比在青州时差。”

    太后剜了她一眼冷道:“你知道母后说的不是这些。”

    萧晏也提高嗓音:“至于旁的,母后,您知道的,儿做不到的。母后便不必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