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章 我怎么咯血

    江奕故意问道:“秦主任,你应该最清楚 ,现在昌龙集团马上就要破产了,我什么时候回到县经委上班?”

    秦高明低头看着报纸,抿了一口陶瓷茶杯泡的茶水,眼皮都没抬一下。

    “呵呵!回来,笑话!回哪儿啊,你不是昌龙集团的人吗?现在县经委编制已满了,回是回不来的了。”

    江奕听到这话,生气地大声质问:“我是分配到县经委的,怎么编制会在昌龙集团? ”

    “你不是去昌龙集团了吗?编制随人走啊!”

    “胡扯!你他妈就是个王八蛋,老子和你拼了。”

    江奕冲上去,把茶杯的茶水往秦高明脸上泼,又把茶杯朝秦高明身上扔去,茶杯砸在了秦高明的圆肚子上。

    秦高明捂着大圆肚,“哎哟”一声惨叫。

    这时,隔壁办公室的人听到动静,赶紧跑了过来

    看到秦高明皱着眉毛,双手捂着肚子,一脸痛苦状。

    一群人赶紧上前,把江奕劝开了。

    宋明阳听到动静,也来到秦高明办公室。

    宋明阳看到江奕竟敢对自己的姨父动手,于是冲上去想打江奕,被其他人劝住了。

    “咱们报警吧!叫警察把这小子抓到派出所去收拾。”宋明阳叫嚣道。

    秦高明立即呵斥了宋明阳,他知道自己对暗地里江奕做了亏心事,也不想把事情闹大。

    前世,江奕在集团破产下岗后,也到秦高明办公室来过,但是没敢动手。

    那时的江奕,胆子没这么大,只是骂了几句,生着气就离开了。

    没想到,重生回来,也没法改变这个结果。

    但江奕也不能这么便宜秦高明,为了出口恶气,所以扔杯子砸伤了秦高明。

    以前,江奕压根没想到,自己被秦高明算计了。

    江奕后来,也到组织部、人事局去上访,但也无济于事。

    因为他的编制,一开始就没有进入县经委,直接被下到了昌龙建材集团。

    江奕又去找信访办反映,也最终石沉大海。

    秦高明在昌龙县深耕多年,不是一个小小的江奕能扳得倒的。

    江奕没想到,自己堂堂一个优秀大学本科毕业生,刚参加工作不久就将失去工作,还失去了国家干部身份。

    命运对自己开了这么大一个玩笑。今后的路该何去何从?

    而且,重生回来之前,自己的身体还不太好,人越来越消瘦,还经常的咳嗽。

    那时哪里知道是自己患上了严重的肺结核。

    重生回来,江奕为了不让病情加重,去医院拿了一些药,每天坚持吃,可是一天忙于工作,后来又遭遇下岗,情绪低落,看样子,病情没有多大好转。

    一天,江奕从县信访办出来,失魂落魄地回到家里。

    正值中午,母亲郑秀敏正在家里弄饭。

    看到儿子回到家情绪很低落,知道儿子是遇到什么烦心事了。

    郑秀敏发现,这半年多以来,儿子好像瘦了不少。

    而且,她还看到,这段时间还经常咳嗽。

    她以为是江奕感冒拖久了,没有彻底治好。

    有好几次,郑秀敏叫江奕到医院去检查一下。

    可江奕都瞒着,说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感冒而已。

    “儿子,今天怎么了?工作上遇到什么困难了吗?”郑秀敏见儿子闷闷不乐,停下手头的事,走出厨房,关心地问道。

    “妈,没什么大事儿!”江奕还暂时不想把自己下岗的事情告诉母亲。

    他知道,母亲这辈子为这个家庭和几个孩子付出得太多,现在,他不想让她为自己的事情,操太多的心。

    郑秀敏见儿子不愿多说,也没再刨根问底,只好回到厨房继续烧饭。

    江奕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漫无目的地看着电视。

    突然他感觉自己胸口憋得慌,喉咙一阵发痒,就忍不住咳嗽了一下。

    江奕咳出了一口东西,吐进了垃圾桶。

    江奕还以为是一口痰,但不经意一看,大吃一惊。

    他吐出来的这一口东西,竟然是鲜血。

    而且,江奕感觉血还在不停地从胸口往外涌,控制不住似的。

    在厨房的郑秀敏,看到江奕不对劲,马上跑到客厅来。

    郑秀敏看到江奕突然吐血,大惊失色。

    郑秀敏马上回到厨房,关掉灶台上的火,然后又从厨房跑到客厅。

    郑秀敏把江奕扶起来,带着江奕下楼,走到大街上叫了一辆出租车,向昌龙县人民医院飞驰而去。

    江奕被送进了急诊室,经医生诊断分析,江奕是患上的是肺结核时间,应该在半年以上了。

    因为江奕一直误以为是感冒,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耽误了治疗,病情越来越严重,才到了咯血的地步。

    江奕咯血后,身体很虚弱,医生要求至少要住院半个月以上再观察。

    江奕只得听医生的话,安心在医院待着。

    每天睡在病床上,江奕目光呆滞,神情恍惚。

    他觉得命运对他也太不公平了,现在工作没了,年纪轻轻的就躺在了病床上。

    江奕住院的第二天,于成来到江奕的病房。

    本来,于成昨天就知道江奕到医院住院的事情了,但昨天他有一台手术要做,所以就没有时间来看江奕。

    看到江奕虚弱的样子,于成安慰道:“江奕,你也不要灰心丧气,背上思想包袱,肺结核现在不是什么不治之症,只要安心治疗,一定能康复的。”

    “而且,现在国家有政策,肺结核患者有免费的抗结核药物,你出院后可以到县卫生防疫站去领取,坚持用药。”

    于成医生说得不错,在古代,肺结核叫“肺痨”,那时候缺医少药,几乎是不治之症。

    即使是达官贵人,如果不幸得了“肺痨”,纵有万贯家财,也无济于事,因为无药可救。

    原因很简单,患“肺痨”的人,都是抵抗力低下的瘦子,而“肺痨”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

    瘦人患病后发热乏力,食欲降低,营养得不到足够的补充,抵抗力只会更差,病情更重,形成恶性循环,最后要么消瘦衰竭而死,要么咯血而亡。

    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中期,不少文艺界名人死于“肺痨”,如英国的济慈,俄国的契科夫,波兰的肖邦,美国的梭罗,还有我们的鲁迅先生。

    文学作品中也有不少患“肺痨”的形象,比如林黛玉和茶花女、《药》中的小栓。

    后来,新型抗结核药物不断问世,肺结核不再是绝症。

    而且,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患者可以到各地的卫生防疫站,免费领取治疗肺结核的药物。

    听了于成说的话,江奕心里增添了一点信心。

    他想到自己还这么年轻,不能就这样,被病魔打倒。

    江奕住院期间,郑秀敏只得放下手头的活,来医院照顾他。

    那天,郑秀敏看到,儿子发病时“咯血”,着实被吓了一跳,她以为儿子会性命难保。

    看到儿子这么年轻就患上重病,她心乱如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