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1章 这巷道太矮

    “现在,我是在地面上给你演示的操作过程,但是地面是没有瓦斯的。所以你观察不到干涉条纹的,也不可能读出瓦斯浓度。只要你操作步骤正确,在井下你就会看到这些的。”姚长国提醒着江奕。

    “好的,我知道了。”江奕认真地听着。

    杨老黑走在前面,江奕带上瓦检仪跟在后面。

    走到井口时,杨老黑停下了脚步,用手指着一个空空的竹制的矿车,难为情地说道:

    “我这煤矿井下巷道很矮,你个子这么高,行走会很难受,你低下头,用手推着这个空矿车行走,会方便很多。”

    “这能行吗?”江奕问道。

    “嘿嘿!这是试出来的经验,你试试就知道了。”杨老黑笑着,又一次见牙不见眼。

    江奕想想,似乎也有些道理。

    于是,就按杨老黑说的,推着竹矿车往井口里面走。

    矿车在轨道上行进,江奕双手撑在矿车上沿,埋着头,俯着身子,一步一趋的行走着。

    但是这巷道确实太矮,江奕估计高度不到一米四。

    即使是推着矿车行进,江奕一不小心,头顶也会时不时的碰到巷道顶板。

    还好,头上戴着安全帽。

    不过,这不是我们在建筑工地上,看到的那种塑料做的安全帽。

    这种安全帽是用藤条做的,所以也叫做藤帽,跟做藤椅的材料是一样的。

    “这巷道有多远?”江奕边走边问杨老黑。

    “我这矿,井下布置简单,就一条主巷又兼做运输巷,全长800米。”

    人在地面走800米,是轻松加愉快的。

    可是,井下这800米,江奕感觉,比在地面走8公里还漫长。

    江奕越走越累,叫杨老黑停下来,他想坐着休息一会,喘喘气。

    “杨老板,你这矿干了多久了?”江奕问道。

    “我也是去年才买过来的。”杨老黑说道。

    “去年,石松镇的几家集体煤矿转制,把煤矿全部卖给了私人老板。”

    “你这煤矿条件太落后了,尽早会被关闭吧!”江奕说道。心想这种煤矿应该早一点关掉,来检查安全都这么费劲。

    “我也不知道,反正干一天是一天呗!”杨老黑无奈地说道。

    “你以前是做什么生意的,怎么想到买煤矿?这玩意风险好大!”江奕问道。

    “以前,我以前卖饲料的,挣了一点钱,就听人家说,开煤窑能挣大钱,所以就买下来了。”杨老黑说道。

    “不过,现在有些后悔了,现在行情不好,这个矿的煤质也不好。也不敢再往里砸钱搞技改。”黑暗中,江奕也能感觉得到杨老黑的无奈表情。

    “咱继续往前走。”杨老黑说。

    于是,江奕起身,又推着矿车往前走。

    好不容易走到了掘进工作面了。

    到了掘进工作面,就不能再推矿车了,因为前面就是碛头,也就是到了巷道的尽头。

    江奕把瓦检仪拿到手上,开始检测掘进工作面的瓦斯浓度。

    他左手举起吸气管,将管口对着靠近顶板的位置;右手握着吸气球,先把它捏瘪,再松开手,让空气进入瓦检仪,这样反复几次。

    然后,江奕用眼睛去观察读数,同时用手去调整按钮。

    这时,江奕看到,干涉条纹逐渐清晰。

    江奕有些兴奋,自己会操作这个“笨家伙”了。

    之所以说这种瓦检仪是“笨家伙”,是因为后来,出现了便携式瓦检器。

    这种便携式瓦检器跟手机大小差不多,方便很多,根本不需要这么复杂的手动操作。

    用手拿着,放到需要检测瓦斯的地点,就可以直接显示出瓦斯浓度,如果瓦斯超限,还会自动发出报警声音。

    “瓦斯浓度0.3。”江奕边看边说说着。

    “我这个矿是低瓦斯矿井,一般都不会瓦斯超限的情况。”杨老黑笑着说道。

    这时,江奕叫杨老黑带路,去采煤工作面。

    石头山煤矿是水平煤层,所以采煤工作面也是与地面平行,但煤层很薄。

    江奕估计,煤层厚度只有0.3米左右。

    煤质也比较差,看上去不如扇子沟煤矿。

    正因为煤层薄,所以顶板和底板之间的空间狭窄,空间只有0.8米左右。

    别说不能站着身子,就是躬着身子也没法行进。

    杨老黑和江奕只能匍匐前进,这样是很消耗体能的。

    当爬到采煤工作面时,江奕已是精疲力尽。

    采煤工作面的几个工人正在挖煤,看到江奕,知道是上面来检查安全的。

    看到江奕气喘吁吁的样子,一个工人忍不住说道:“杨老板,人家当干部的,坐办公室多好,你叫人家来这里受这个罪。”

    “张四娃,少废话,好好干活,注意安全,你婆娘还在家里等着你下班,买肉回家打牙祭。”杨老黑吼道。

    “大家注意顶板,加强支护,不要大意。”江奕朝工人大声喊道。

    “好嘞!大干部,放心,我们都是老手。”张四娃笑呵呵地说。

    “你跟老子别逞能,河边淹死会水匠。”杨老黑喝斥道。

    检查完采煤工作面,两人准备从原路返回主大巷。

    已经精疲力尽的江奕,想着还要这样爬着到主大巷,接着还要推着矿车出井。

    江奕想想都难,他现在巴不得在原地睡一觉,甚至根本就不想出去。

    可是不出去是不行的。

    江奕想到,那些在工作面挖煤的工人,每天在井下,要进行至少八个小时的高强度劳动后,才能出井。

    和他们比起来,自己这点体力消耗,根本算不上什么。

    于是,强打精神,跟着杨老黑,原路返回。

    终于,江奕跟着杨老黑出井了。

    走出井外,体力消耗确实大,江奕走路都有些飘。

    姚长国看到江奕的样子,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坏笑。

    姚长国心里清楚,江奕今天是肯定吃不消的。

    石头山煤矿是全县的煤矿中巷道最矮的,江奕是当然是不知道的。

    今天姚长国特意安排到石头山煤矿来,就是想让江奕这后生吃点苦头,尝尝下井难受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