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5章 好事接二连三

    新的一周到来,《奥运向前冲》运动专场方案出炉。

    经过有关领导认可后,大家发动各自人脉,广泛撒网,迅速联系。

    丁赫也给孙韩平打电话,热情邀请刘翱参加节目,并承诺了录制期间训练场地和时间的保障。

    孙韩平没有明确答复,只表示和徒弟商量一下,看看时间是否允许。

    反正诚意已经表达,至于对方是否方便,那就只能随缘了。

    丁赫暂时放下这事,忙起了其他工作。

    当天下午,丁赫接到通知,参加紧急常*委扩大会。

    出什么事了吗?

    千万不要是关于变更栏目方案的,毕竟大把邀请都发出去了,假如变更较大的话,可就麻烦了。

    丁赫带着忐忑的心情,到了会议室。

    他发现这个会场更大,人到的更多,足足有上百人,关兴宇、张义火竟然也在场。

    莫非跟捐助残疾运动员有关?

    丁赫心头一动,挨着关兴宇、张义火,坐到了最后排靠墙位置。

    不多时,市委常*委们也来了,而且是同时进场。

    与往常的相对严肃相比,今天的常委们都神情轻松,市委书记甚至带着笑容。

    “同志们!开会。今天会议主题是‘充分发扬奥运精神,深入推进奥运主题活动’。”

    项援朝主持开场,然后抬手示意,“请市委副书记、市长方语同志,宣读感谢信。”

    方语微笑致意,双手拿起桌上纸张,朗声宣读起来:“感谢信。尊敬的合原市委、合原市人民政府:贵市发扬奥运精神,追寻奥运根脉,缅怀奥运前辈,令我等十分佩服,请接受我们兄妹和家人的敬意。

    贵市丁赫、关兴宇、张义火三位同志,受贵市党委、政府所托,深入我父亲学习、工作、生活的地方,深切追忆他的过往与功绩,还到特殊教育学校奉献爱心,我兄妹和家人万分感动与敬佩。

    我父亲做为我们民族奥运第一人,是历史赋予他的机遇,是我们全家人的骄傲。我辈不敢忘怀先辈教导,愿为国家和民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再次诚意致敬!

    敬礼!”

    还没等方语完全读完,现场已经掌声如雷。

    项援朝没有责备人们打断宣读,而是在等方语宣读完毕后,一起微笑着加入了鼓掌行列。

    掌声停歇,项援朝再次发声:“同志们,刘老子女率家人写信感谢,我等非常激动,也深觉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继承……”

    项援朝做过一番指示后,话题一转:“经过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一、向刘老母校捐赠二百万元,做为运动场馆建设资金;二、向刘老专项基金会捐款一百万元,助力奥运事业;三、向特殊运动队捐款一百万元,用于改善生活设施。”

    嚯!四百万呀!市里大手笔。

    有人感慨,有人泛酸,不一而足。

    项援朝脸上笑意更浓,目光温暖:“丁赫、关兴宇、张义火,三位同志呢,请到前面来!”

    丁赫、关兴宇、张义火三人起身,站到了中间空地处。

    “向你们三位学习!”

    项援朝率先鼓掌,顿时掌声一片。

    一瞬间,关兴宇、张义火模糊了双眼,丁赫也泪光闪闪。

    与那二位的特别激动不同,丁赫有做戏成分,否则显得不够共情。

    三人接受完掌声,鞠躬致谢,回到了原位。

    “还有两个消息要通报给大家。第一个消息是,刘老家人的感谢信,明天还将刊登在奥运、体育等大报刊,届时大家多关注。第二个消息……”

    项援朝说到这里,迟疑起来,还带了些许腼腆神色。

    “央视对项书记的专访,今晚将登上新闻专题。”

    方语及时接过话头,还举起了纸张示意。

    纸张上写着播出频道、播出时间和栏目名称。

    “哗!”

    掌声雷动,现场成了掌声的世界,笑脸的海洋。

    会后,书记上电视的消息传遍全市,传到了能到达的每一个角落。

    人们麻利地吃过晚饭,早早等在电视机前,一边倒计时间,一边紧紧盯着屏幕。

    出来了!

    熟悉的开场音乐,熟悉的着名主持人。

    然后市委书记项援朝出现在屏幕上。

    藏青色西装,白衬衫,红领带,黑皮鞋,方脸膛,大背头,电视上的项援朝神采奕奕,风度翩翩。

    “全民奥运,全民运动,合原市委……”

    项援朝语气铿锵,侃侃而谈,形象走进千家万户,传遍全世界。

    看着电视画面,丁赫打心眼里高兴。

    眼前的这一切,包括合原市近期的奥运活动,都是自己推动的结果。

    照这样的进度发展下去,合原市的发展未来可期,这里面包含着自己的功劳。

    毫不客气地说,自己绝对是整件事的主导者、推动者。

    当然了,这种话只能烂在肚子里,跟任何人都不能讲,否则就是自找麻烦。

    不过即使暗地里偷笑,隐形大BOSS的感觉依旧不错。

    经过这段时间的渲染,尤其是今晚的新闻专访,和明天的报纸转载,合原市的名头一定会响亮好多。

    果然,第二天感谢信一见报,合原的受关注度更加广泛。

    毕竟昨晚虽然是央视,但有一定时效性,而报纸不一样,不但利于保存,而且利于传阅。

    人们看着信上质朴的语言、诚挚的情感,都不禁大为触动。

    刘老的家人亲自写信、登报,只是写给一个小小的地级市,全国头一份。

    试问兄弟市,哪家有这样的殊荣?

    这封感谢信的份量和影响力,远超许多重磅投入项目。

    何况,合原市其他的迎奥项目同样精彩纷呈,实力不凡。

    一时之间,合原成了高频热词,市领导们的电视也响个不停。

    这些电话里,大多是祝贺,但也有寻求合作甚至取经学习的。

    项援朝忙得不亦乐乎,在班子会后甚至凡尔赛起来:“不知是电池容量小,还是设备老化,三块电池倒着来,也经常接连不上。”

    “谁说不是,好事接二连三,手机也跟着撒欢,跑得快,自然就费电了。”杜乾坤违心地接着话,其实心里酸到家了。

    杜乾坤倒不是酸事情本身,而是酸这些事和自己关系不大,几乎都成了项援朝和方语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