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雄关漫道真如铁(一):交代

    这个关键的时节走,需要解决很多燃眉之急。

    可怜见的,怕是也看不到花朝到端午,寒山寺相关的寺庙,人们坐摇橹船渡河,拜佛春游,热热闹闹四个月之久的普男信女扎堆喝茶的气派景象了。

    重重叠叠山,区区环环路,叮叮咚咚泉,高高低低树。

    后塘茶楼还是一样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关莘在雪盏间伏案写字,面前是丹一的喋喋不休。

    “……茶叶炒好,当然要贮存。生石灰吸潮,不吸茶香。老底子的味道,要靠藏出来。瓦罐中生石灰头一个月换一次后面三个月换一次,再后来六个月换一次……

    “……生石灰吸收茶中水分,降低湿度,保持茶叶干燥:每纸茶包有一斤重;放入底层铺的生石灰要是块状的;包裹的茶叶要沿着瓦罐壁依次排放;中间放生石灰袋;贮藏后一至两月要换一次石灰,三至四个月又得换一次石灰;未被吸潮风化的石灰放入罐中需要加盖密封收藏,这样贮存经半个月到一个月后,茶香会更加清香,馥郁滋味会更加鲜醇爽口;贮存前茶叶含水率要非常低,龙井茶贮藏一年后才能保持色绿、香高、味纯的品质……

    “……木炭储藏法你必要清楚——以木炭代替生石灰。木炭要先烧红、冷却后再装入布袋,隔一两个月,要把木炭取出,烧干再用。两千斤木炭装到布袋里,每隔一两个月更换一次。如若生石灰短缺,必要用这样的办法……”

    她来来回回踱步,想要把脑海中所有一切的事项都剜出来交代清楚。

    “……月末要到一批新金属罐子,新罐子通常会有异味,去味要将少许茶末置于罐内,盖上盖子上下左右摇晃,轻擦罐壁后倒掉;或是铁罐用火烘烤,方可去除……”

    “丹一姐,慢点,你慢点说。”关莘的字已经开始在纸上不规则地跳起舞来,手肘到手腕写得酸痛,丹一的嘴却越说越快。

    丹一背着手,瞅着他写得额头冒汗,索性一屁股坐案上,两手撑在背后支着身子,等待关莘。

    她的思绪一转一转,俄而想到些不相干地东西,想到了关娘子告诉她,她娘与世子娘曾说过让两个孩子成亲。

    她这趟回去,不外乎会被认为是趋炎附势,不过凡事有两面,她同样可以依靠这层身份暂居长安,等一切都办好,再想个办法脱身。

    这比待在清祯身边当个不明不白的“宠妾”靠谱多了。

    若是那个汝阳郡主捏着鼻子不承认有这回事,再依附清祯,也来得及。

    总之,她只要周旋于兄妹俩之间,静待宣平侯府的态度,再决定下一步。

    棋布错峙,蠧居棋处,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她独来独往。

    永远都是孤身一人。

    没有掣肘,不会连累到任何人。诚然可悲,也算是一件幸事。

    “昭文的嫁妆还在宣平侯府,那是昔日娘家尚书府的东西。你阿婆知道你这性子,非不可回宣平侯府闹上一闹。只是想你,无论想做的事成功与否,定要回到姑苏。留在长安,只会束手束脚。习惯天高海阔,在那里久了,你受不住的。”

    关娘子当时的苦口婆心,暂时压住了她胸口中的丛丛怒火。

    “丹一姐?丹一姐?”关莘手中木质的笔杆“笃笃笃”敲着桌子,把丹一在空中虚无缥缈思绪硬生生拽了回来。

    丹一举起屁股边上的茶杯,一仰脖子将里面半杯茶全吞下,额前的碎发些许毛躁,垂落在泛红的耳尖。

    她道:“无事,继续。”

    她脑海中不同的频调转变很快,“接下来,是茶叶罐存放,要好好记,万不能出差错。”

    “装有茶叶的金属罐要置于阴凉处,一定不能放在阳光直射、或有异味、或潮湿、或发热处,如此才能够防锈、减缓茶叶陈化劣变的速度。锡罐致密、防潮、防氧化、阻光、防异味效果最好,是最适合用来藏茶的,逮着娇气的叶子往里藏便是……”

    丹一不确定自己要去多久,因而她花费了整整两日盘踞在茶楼,把一整年重要的事都交代给了关莘。

    这小子跟在她身边这么多年,到底还是学了些丹一周身英姿飒爽的风范。

    到时候再想办法把怀霄骗……支过来帮忙,这小道机灵得很,之前也来茶楼帮过忙,叫她算算账打打杂不是问题。

    明日再收拾行囊,总要告知一下道长,告诉她工作都交接完毕,还能被轻点骂。

    后日干完最后一个小活,整装待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