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0章 秦寡妇进化

    这一对奇葩娘俩,没少让秦淮茹头痛。只能自己中午在食堂里少吃一些,带些油水回来堵他们的嘴。

    不过好在有一大爷每个月送到家里的十五斤棒子面外加两块钱,家里人才不至于月底挨饿。

    学习技术方面,秦淮茹知道自己想错了,那些东西,不是自己所谓的聪明能学会的。再加上没有多少文化,看个游标卡尺,足足跟着易中海学了三天才勉强会用。

    至于看图纸,对于秦淮茹来说,那是天书。

    她现在很怀疑自己靠能力,能不能转正成功。

    她时常后悔当初没听李副厂长的话,选择去当饲养员。

    不过秦淮茹感觉自己还算幸运,身边时不时有些同事,表现出对她的关心。虽然这些关心里,多少掺杂着一些别的因素在里面。

    比如车间郭主任,时不时会关心秦淮茹的学习进度,偶尔会送上一张菜票,让秦淮茹给孩子们买点菜带回去。

    这么好的人,偶尔摸到了自己的手,或者一不小心碰到了槐花的奶瓶,这也没什么,不应该和郭主任计较。

    在食堂打饭时,秦淮茹发现打菜的大姐没有那些小学徒工好,有一个新来的小胖子,对自己就很热心,只要自己盯着他说上几句好话,他给自己打的菜,比别人要多上一些。

    秦淮茹还发现,一大爷不在的时候,只要一落泪,前来指责自己的班组长们,纷纷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反省自己不该批评这个可怜又漂亮的女人。

    秦淮茹又发现,四合院里就许大茂一个好心人。在上下班的路上遇到,他总是热心地骑车载着自己。

    如果自己开口哭诉一下生活的艰难,许大茂除了会安慰自己,偶尔也会送一些钱、票,帮着渡过一下难关。

    工厂里放电影的时候,许大茂也会提前通知自己,而且还给留好座位。给自己和孩子们带来不少的快乐。

    这样的好人,偶尔手碰到了自己的屁股或胸部什么的,没有必要和他计较。自己这么漂亮,人家一个大男人忍不住才是正常的。再说自己又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小姑娘,隔着衣裳搔痒,男人也就图个心里快活,自己又不少点什么,没必要在意。

    秦淮茹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里,认真学习着。有时候为了不影响易中海自己的工作进度,她也虚心地向一些年轻的工人请教着。这个字怎么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个圈圈上画一斜杠,是不是出图的人懒省事……

    工友们对于爱学习的秦淮茹还是照顾有加,有问必答,还爱手把手教她写字。

    半年的学习,秦淮茹新识了不少的字,图纸也能看出个大概。

    易中海对于秦淮茹的学习态度是很认可,但是对于她学习的速度很是头痛。

    以前教贾东旭的时候,那小子虽说不太认真,可学东西是快,通常讲两三遍,看着操作三四遍,他就能掌握个八九不离十。

    现在教秦淮茹,得讲个十来遍,看着她操作十来遍,回头她还能出错。

    易中海没办法,只能耐下心来再从头教。要不是怕人说闲话,他都恨不得手把手教。

    有这么好的师父带着,秦淮茹还是进步了一些。至少,她学了半年,和学了一两个月的学徒也差不到哪里。

    不管秦淮茹用什么方法,不能不说她在努力学习。如果顺利的话,三年过后,她是能考上一级钳工的。

    这一点,不光秦淮茹心中有数,易中海和车间里的众人都心中有数。

    这娘们没有意外的话,一辈子将在这个车间里度过。

    61年的春节就这样要到来了。

    去年过年的时候,大家还相互祝愿明年会好起来的。现在,除了颜明,大家都失望了。

    今年比去年更不如。就连白菜萝卜都成了抢手货,晚一晚,就连烂白菜叶都捡不到。菜市场的地上,比专人清扫过的还干净。

    肉,别想了,过期的肉类罐头考虑一下。什么?还考虑,不好意思,你来晚了,都卖完了。

    蛋,更别有这种想法,整整一年,正规的商店、市场,根本没有蛋类的影子。

    相对于外面的大环境,今年的轧钢厂情况可就不一样了,杨厂长大手一挥,食堂就开始改善伙食。

    养猪场留够种猪和母猪,然后一次宰杀了五十头,来供应食堂。过节的气氛一下就烘托出来了。这可是一万多斤肉!平常不能做的红烧肉,出现在了打菜窗口。

    虽然每人限购一份,也已经让工人们高兴得合不拢嘴。许多人打了一份之后,用筷子尖沾着汁尝尝味道,然后就把饭盒盖好收了起来,准备带回家给孩子们解解馋,或者孝敬给家里的长辈。

    秦淮茹放假前的几天里,天天带回家半饭盒的红烧肉。这着实让贾张氏和棒梗兴奋异常。

    小当也挺高兴,偶尔能用窝头蘸点儿肉汤吃,味道真得很香。

    这天下班,易中海刚走到前院,他被三大爷叫住了。

    “老阎有事儿?”

    “不是一句话能说清的,你晚上来我家吃饭吧。”

    “饭就不吃了,现在谁家的粮食都不容易。你吃过饭,来我家说吧。”

    “那也行。”

    三大爷想找一大爷问一下轧钢厂招人的事。阎解成多方打听,知道轧钢厂短期内没有大规模招人的计划。但他也打听到一些小道消息,各级领导们手里也许会有一两个招工的名额。

    三大爷就动上了心思。阎解放在街道排了大半年,也只分到了一个小厂里作学徒工。这样下去没有什么前途,必须想些办法给老二换个好点的工厂。

    他和媳妇盘算了好几天,最后决定向八级工的易中海开口。他是厂里的技术骨干,由他出面找领导要个名额,或者买个名额,应该容易一些。

    三大爷吃完晚饭,略等了一会,估摸着一大爷家也吃好了,他才去了后院。

    手里也没空着,拎了两瓶莲花白。

    “老阎,你这是干什么,回头你拿回去。”易中海看到了酒,心里打起了鼓,能让阎老抠买酒,看来事情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