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六章 野生菌

    昨天的雨足足下了一整夜,房檐上的雨水滴滴哒哒的掉落在地上,听着很是好睡。

    明玉伸着懒腰,倚靠在床头。“呼叫小黑,我需要解锁新技能。”

    玄兔在明玉说完后,从明玉脚底下钻了出来,打着哈欠说道,“主人,这么一大早,我都还没睡醒呢。”

    “你们虚拟的机器人还需要睡觉吗?”明玉把玄兔捞起来,放在手上问道。

    “当然需要了,我们睡觉就是在后台更新程序,查漏补缺。顺便充电,要是哪天没电了,咱就得留在这儿回不去了。”玄兔啃着小爪子说道。

    “前几天我上山发现,采集药材并不靠谱,还不如收集药材来的方便。你帮我看看,我还能兑换其他的技能吗?”

    玄兔打开商城,点开技能栏,以明玉现在能学的积分来看,除了药材辨别,就剩下普通的食谱了。“主人,您现在的积分太少了,这几天只获得了八积分,兑换不了好的技能,不如攒着等解锁了第二条线索,再学习新的技能吧。”

    明玉看着自己仅剩的十积分,唉声叹气,“只能如此了。那你睡觉去吧,我自己在看看。”玄兔在明玉手心里转了个圈,消失不见了。

    屋外秦书喜准备了早饭,明老大正在石头上磨着镰刀,天空已经放晴,万里无云。待吃完早饭,明老大得去田里看看,水稻有没有受损。

    正当三人谈笑着吃早饭时,明玉的奶奶田淑芳从大门直直的走了进来。

    “哟,在吃早饭呢。正好我老婆子还没吃呢,老大家的,快给我盛一碗。”不等别人开口,一屁股坐在明玉旁边的椅子上,对着秦书喜说道。

    “娘,您这么早就过来了?”明老大挪了挪椅子,给田淑芳空出来位置,明玉起身给她拿了碗筷。

    “哎哟,我倒忘了正事了,昨天不是下了一天一晚的暴雨吗?你兄弟家的柴棚垮了,你知道的你兄弟在镇上做活回不来,你弟媳妇儿就想着叫我请你和老二去帮帮忙。”

    “行,我知道了,娘您先吃饭吧,我们一会儿去叫上老二,一起去三弟家看看。”明老大点点头说道。

    田淑芳接过明玉手里的碗筷,从盛稀饭的盆底舀了一大碗稠的米饭,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奶奶您慢点吃,让人见了还以为我三婶不给你饭吃呢。”

    “你这丫头净会胡说,我这不是没吃早饭饿了嘛。”田淑芳嘴里的米饭在说话的时候掉在了桌上,又伸手捡起来扔进了嘴里,一边吃一边说道,“你们年轻人不知道种庄稼的苦,这粮食不能浪费了,我老婆子不嫌你们吃剩的。”

    “娘,你这话在这儿说说就得了,什么叫我们剩的,你一大早的不请自来,我们本就没准备你的那一份,有的给你吃就不错了。”秦书喜看着田淑芳的做派,皱了皱眉说道。

    “我吃我儿子的饭,关你什么事。”田淑芳看了眼秦书喜,不悦的说道。

    “奶奶,您快吃吧,一会儿饭菜该凉了。”明玉对着秦书喜眨了眨眼,两人起身去屋外院子里了。

    “娘,您就别管她了,咱们去看看有没有什么能拿去换钱的,我现在就想赚钱。”

    “你这丫头,掉钱眼里了?这天晴了,过不了几天就该收稻谷了,到时候卖掉一些,就有钱了,折腾这些干嘛。”秦书喜不解的问道。

    “谁家嫌钱少啊。嘻嘻~”明玉笑着说道,“娘,这刚下完雨,不知道山上能不能长蘑菇,咱一起去看看吧。”

    “要去也只能在半山坡上转转,可不能像上次一样一个人跑进林子里了。”

    “我知道了,我回去跟爹说一声。”明玉进屋,田淑芳把一大碗饭已经吃完了,正在喝饭盆里剩下的米汤,向明老大说了一声要上山,就去院里拿了两个背篓和秦书喜一起出门了。

    刚下过雨的地面,湿湿的,雨水冲软了表面的沙土,一脚踩下去,鞋上沾满了黏黏的黄泥。俩人走到山坡上,颇费了些力气,下过雨的山林,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味道,抬眼望去漫山的野花野草喝饱了水,变得更加翠绿,充满了生机。

    明玉在草丛里搜寻着蘑菇的身影,没想到还真被她找到了。看着面前一丛褐色的菌子,菌子个头差不多大小,散发着浓郁香气的松茸,明玉眼睛都笑的眯了起来。扒开盖在上面的树叶,明玉惊呆了,眼前肥嫩新鲜的菌子沿着草丛长了一地,这数量怕是一个背篓都装不完。

    “娘,您看!这么多菌子呢。”明玉欣喜的看着菌子说道。

    “哎,要不说我家明玉是小福星呢。这满地的菌子,怕是别家几年都拾不了这么多!”秦书喜也笑着说道。

    两人动手的把菌盖上的杂草扒开,一朵一朵轻轻的放进背篓里,等捡完这些菌子,两个背篓装的差不多了,明玉抓起旁边的杂草,把捡拾了菌子留下的痕迹掩上了,过几天估计又会长出新的菌子了。

    两人背上背篓慢慢的往回走。走到家门口发现大门掩上了,估计明老大已经去了明老三家了。两人打开房门,把背篓放在地上,坐下歇息。

    “娘,这么多菌子我准备一会儿就去镇上把他卖掉,趁着新鲜能卖个好价钱。”明玉看着背篓里的菌子,乐的笑开了花。

    “行,我看着是能卖不少钱。”秦书喜也笑着说道。

    “我准备叫上张大叔家的吕婶子和我一起去镇上,这两大背篓,我一个人也拿不了,吕婶子经常去镇上卖东西,知道怎么做生意。”

    “你看着办,这个点儿怕是李二苟家的牛车还没回来呢。”

    “没事儿,这菌子看着多,又不重,我和吕婶子一人背一个,走路去也花不了多少时间,主要是吕婶子她还认识路。”

    明玉站起身准备去吕秀禾家,待她上门时,正好看见吕秀禾端着个盆子在院里喂鸡,隔着围墙向吕秀禾喊道。“婶子,上午好。”

    “明玉来了,快进来坐。”吕秀禾放下手中的盆子说道。

    “我就不进来了,我来是想叫你和我一起去镇上卖菌子,你看看你有没有时间,和我一起去。”

    “有,等我换身衣裳,马上就来。”

    明玉在围墙外站着等了一会儿,吕秀禾就收拾妥当走了出来,两人来到明玉家一人背了一个背篓往镇上的方向走去。

    本以为走路和坐牛车的时间差不多,没想到走了老长一段时间了,才翻过了山来到了一条宽一点的泥路上。

    “哎,失算了。对不起啊,婶子,让你背着这么多东西又是翻山又是爬坡的,肯定累坏了吧,咱们坐下歇息一会儿吧。”明玉看见不远处的路边上有两块大石头,对身边的吕秀禾说道。

    “这东西又不重,只是走些路罢了,有甚累的,倒是你,我看你都流汗了,去前面歇歇吧。”

    走到大石块前,两人卸下了背篓,坐在石头上歇歇脚。

    “明玉,这菌子我以前怎么没见过。你在哪儿采的?”吕秀禾看着背篓里褐色的菌子问道。

    “就在后山山坡上,许是我运气好吧。你也可以去后山看看,这下过雨的土地松软了,会长不少菌子呢。”

    “行,我哪天早上得空了也去看看。”吕秀禾笑着说道。

    在两人说话的时候,不远处有辆牛车往镇上去的方向驶来。

    明玉看着牛车,高兴的站在路边招着手,“老伯停一下!”

    赶车的是个五六十岁的老伯,看见路边上招手的人驱着牛车停了下来。

    “老伯,您可是要去镇上?方便载我们一程吗?”明玉看着车上除了躺着一个穿着黑衣脸上盖着斗笠的男子,并无其他人了。

    “我们刚好就是去镇上,你们两个上来吧。”赶牛的老人回过头,用赶牛的鞭子戳了戳那躺着的男子说道。“陆小哥,快醒醒,给这两个姑娘让个座。”

    男子动了动身,坐起来的时候顺便戴上了斗笠。

    吕秀禾听着别人叫她姑娘,红着脸上了车。明玉把背篓递给吕秀禾,哪想到吕秀禾的双手突然像是脱力了一般没抓稳,背篓直直的朝明玉砸去。

    明玉哎呀一声,连忙伸出双手想要接住背篓。本以为该砸在自己头上的背篓,被一双大手牢牢的抓住,停在了半空。

    吕秀禾嘴里边念着“不好意思啊明玉,不知怎么回事儿,我的手刚刚没了力气。”边跳下牛车和明玉一起把另一个背篓合力抬上了牛车。

    待明玉坐好后,才转身看着刚才帮了自己的人,道了谢。那带着斗笠的小哥点了点头,又转向一边埋头休息去了,明玉只看见了一双黑黝黝的眸子。

    刚到镇子口,男子就下了车,手里还拿着黑色麻布包裹的东西。

    明玉看着那人离开的背影向赶车的人问道,“老伯,您认识刚才那位小哥吗?”

    “你说那个陆小哥吗?他倒是坐过几次我的牛车,我只知道他姓陆,前不久刚搬到我们村上,住我隔壁。他每次付的钱也比别人多,今儿也是他找到我说要到镇上买东西,付了我三十文钱呢。不然你们也碰不到我。”赶车的老伯伯把明玉两人放在集市口的路边上,明玉拿下背篓付了车钱,就往集市里走去。

    集市里还摆着不少的摊子,明玉两人寻了块空地放下背篓,明玉就开始吆喝起来,“瞧一瞧,看一看了啊。新鲜的野生菌,吃了强身健体,益脾健胃······”

    路过的人听见吆喝声,停下脚步看着背篓里的菌子。

    “姑娘,你的这个菌子卖多少钱一斤?”围观的人群中,一个男子问道。

    “我卖一两银子一斤,这个菌子叫松茸,也称蘑菇之王,因为他对生存环境要求极高所以很难找到,数量极少,且他的功效多,可以治疗许多疾病。”

    “嚯,这么贵?你在吹牛吧。”“就是,我还没见过哪家的蘑菇能卖一两银子一斤呢。”

    ······

    路边的人听到明玉说的价格都摇着头表示太贵了,不买不买。

    “这菌子,懂得人自然知道他为何这么贵,各位可以少买点回去尝尝,我保证您尝了以后会觉得物有所值。”明玉笑着说道,“这一朵菌子有一两左右,买几朵回家熬鸡汤喝,味香四溢,方圆几里都能闻到。”

    “我看这菌子,个头肥大,叶肉新鲜,闻着也确实有一股清香,给我来五朵,我拿回家尝尝。”一位身穿灰蓝色棉布衣裳的白胡子老头看着明玉说道。

    “老伯,您真识货,我给您选五朵品相上乘的。”明玉把挑选好的递了过去,老人接过菌子看了看,拿了五百文给明玉。

    围观的人见有人买了,也心痒痒的买了几朵。很快就卖了半背篓了,明玉看着荷包里沉甸甸的铜钱笑开了花。

    “前面的让让,都围在一起干嘛呢?挡着我们王少爷的道了。”一个穿着小厮衣裳的男人扒开人群,走到明玉摊子面前叉腰站着说道。

    “我说你们围在一起,就为了看这俩娘们?”王少爷扇着扇子看着明玉摸着下巴说道,“还别说,长得是挺不错。”

    “少爷,您眼光真差,这土不拉几的村姑哪儿好看了。”倚在王少爷身上的女子说道。

    明玉看着眼前穿着一身白衣附庸风雅,面黄肌瘦的的男人,心里说道。“王少爷?难不成就是前几日那狗眼看人低的小二嘴里的王公子。看我不宰你一顿!”

    “这位公子一看就是识货的人,我这儿卖的可是万里挑一的蘑菇之王,松茸,我敢说这景宁镇独此一家有售,您今儿是来的巧了。”明玉笑呵呵的说道。

    “小嘴还挺会说,让少爷我看看什么货色可以称得上蘑菇之王。”王少爷说着,伸手在明玉手背上拂过在背篓里拿起一朵蘑菇放在鼻尖闻了闻。

    “嗯,确实不错,细腻滑嫩。”王少爷的眼睛看着明玉直勾勾的说道,“剩下的这些多少钱,我都要了。”

    “公子慧眼,我也不多要,这些拢共一百两银子。”

    “哟,胃口不小。不过爷我给的起,王二,付银子。”王公子伸出手指着身后的一个小厮说道。

    “少爷,这么多蘑菇买回家也吃不了,这一百两也不是小数目,老爷知道了,该责罚小的了。”小厮低着头,站在身后说道。

    “叫你给就给,废什么话,真是晦气!”说着还踢了一脚,那小厮被踢的连连后退了好几步,心不甘情不愿的把钱袋递给了王少爷。

    王少爷拿出一张一百两的银票捏在手里,看着明玉说道。“这位小娘子,这是一百两,拿好了。”

    明玉伸手去拿,那王公子又顺势在明玉手背上摸了一把,明玉忍着一身的鸡皮疙瘩,笑着说道,“谢谢公子,祝公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这背篓就送给您了,您好把蘑菇带回家。”

    “谢谢小娘子美意,敢问小娘子贵姓。”王少爷扇着扇子问道

    “小女子翠花,家中尚有八十岁的老母等着我回去,就不打扰公子了。”明玉胡乱编了个名字,拉着吕秀禾头也不回的走了。余光见身后的人并未往这边走,才拐进了一条小巷子里。

    “娘欸,吓死我了!这王少爷光天化日之下就敢明目张胆的调戏良家少女,平日里肯定没少干坏事!”明玉浑身起满了鸡皮疙瘩,捂着心口说道。

    “我看那王公子看你的眼神,真是可怕,咱们还是快些回去吧。”吕秀禾也惊出了一身冷汗。

    明玉两人走了一大截山路,肚子早就饿了,在路边找了个小吃摊,一人点了一碗馄饨,吃饱后又找了一家钱庄,把今天赚的钱拿出来数了数,除去王少爷那儿赚的一百两银票,居然还有十几贯铜钱,把铜钱换成了银子装在荷包里就没有那么显眼了。

    两人换好银钱后,在镇子口坐牛车的地方,又碰见了上午来镇上时坐过的那一辆。那老伯见到了熟人,笑着问道,“两位姑娘这是把菌子都卖完了?眼下也没有别的车了,要不要坐我的车回去。”

    “那上午和你一起来镇上的小哥呢?您不等他了吗?”见车上没人,明玉开口问道。

    “那陆小哥说了,过了未时他还没回来,我就自己先回去,不必等他了。现在已经未时末了,还不见他的身影,我得赶快回去了,一会儿该天黑了。我可以把你俩送到你们村子口再回去,上来吧。”

    “谢谢老伯!”明玉俩人上了车,牛车向镇子外走去。

    “还不知道两位姑娘,住在哪个村子呢?”

    “老伯,我们住在普乐村。”

    “那正好,我就住在你们村子下边的江浦村,咱们顺道儿。”赶牛车的江老伯说道。

    快到酉时,牛车停在了普乐村村口的大槐树下,明玉付了十文钱,感谢老伯的搭载。江老伯笑着收了,扬起鞭子朝江浦村行去。

    “婶子,谢谢你今天陪我,这是五两银子,你收好。”明玉从钱袋里拿出五个一两的银子递给吕秀禾。

    “这太多了,我只是给你带了个路。用不了这么多!”吕秀禾为难的说道。

    “拿着吧,婶子,今儿我赚的银钱,你可要替我保密!”明玉拉着吕秀禾的手笑着说道。

    “我保证谁也不说,就连我家那口子我也不告诉,你放心吧!谢谢你明玉。”吕秀禾笑着道了谢,把银子踹进了胸前的衣襟里。

    两人在村口分了别,各回各家去了。

    明玉回到家明老大已经在家里坐着了。没一会儿天就黑了下来,明玉把今天赚到的钱放在桌子上说道,“爹,娘,你们看,这是我今天赚到的银子!”

    秦书喜和明老大看着桌上的银子,眼睛都瞪大了。别看他们一年的收成看着能有十几两,除去赋税还有其他七七八八的,每年能剩的银子不多。骤然见到这么多银子,两人眼里满是震惊。

    “我的娘诶,就那两筐蘑菇能卖这么多钱?”秦书喜拿起那张银票对着光翻来覆去的看。

    “娘,那可不是普通的蘑菇,那是蘑菇中最珍贵的松茸,卖的起这个价!”

    “我闺女真有本事,一天就挣了这么多钱。”明老大笑着说道,脸上的皱纹堆到了一起。

    “那可不,嘻嘻~”一家三口都不想吃米饭,秦书喜做了顿简单的面条,三人就着咸菜也吃的饱饱的。

    饭后明玉摸着肚子说道“过几天,我们去镇上买点肉,老是吃家里的腊肉,我都快吃腻了!”

    “行,你今天是大功臣,你想吃啥都可以买。”

    明玉把银票递给秦书喜说道,“娘。这个银子您收着。”

    “这是你自己挣得钱。我不要,你自己留着。”

    “您先帮我收着,我怕弄丢了,这十几两散银我自己收着。”

    “行,娘帮你收着,等你什么时候想用了,就到娘这儿来拿。”

    “嗯嗯嗯……”

    三口人洗漱完毕,银色的月亮已经爬到了半空。明玉吹熄油灯,上床睡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