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七章 收割水稻

    之后的几天都是大晴天,水田里黄澄澄的稻穗颗粒饱满压得枝干低下了头,远远的望去一片金黄,轻风拂过,微微晃动。

    以种田为生农户,忙了一年就指着这几天的收成了。

    这天天刚亮,秦书喜就准备了满满一锅绿豆汤,一大筐子粗面馒头。明老大准备了三把磨好的镰刀,一把木叉,两个箩篼,一把扁担。

    等吃完早饭一家人一起来到田里收水稻,此时的天空还不大亮,田里已经有好几户开始收割水稻了。

    “明玉她娘,你们今天也来收水稻了。”说话的是村里的孙大娘,他家的田地就在明玉家隔壁。

    “是啊,孙大娘,您也这么早就下田了。”秦书喜挽起裤腿,袖子,准备下水了。

    “可不得早点嘛,现在正是中伏,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也就趁着现在太阳还没出来还能割几拢稻子,一会儿太阳出来了要是再继续干活可受不了。”孙大娘的田里,有好几个拿着镰刀的人低头弯腰的往前割着水稻,没一会儿,眼前的一片水稻就收完了。

    “是的,那您继续忙着,我也要下田了。”秦书喜说完就下了田,明玉学着秦书喜的样子也下田动起手来。

    秦书喜和明老大埋着头,一只手拿着镰刀,一只手握着水稻杆子,一直往前割,明玉站在一旁看了一会儿,也开始割起来,割的差不多了,明老大就把水稻穗放进箩篼里,等篼里装满了就用扁担挑回家。在院子里铺上一层竹子编的席子,把水稻穗铺散开晾晒在席子上。

    明玉和秦书喜趁明老大挑水稻回家的空,坐在田坎上歇息。明玉看着忙碌的人们,虽然大家的衣衫都被汗水打湿了,但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大概这就是累并快乐着吧!

    等太阳爬上半空,阳光照射在稻穗上,闪着金灿灿的光。忙了一早上,明玉家收了有一亩多地的水稻。

    “咱们回家歇歇,我早上准备了绿豆汤,放在水缸里冰着,回家喝一碗解解暑。”秦书喜看着天空说道。

    明玉把镰刀放进篮子里,在水里洗了洗脚上的泥来到田埂上穿上鞋子,准备回家。看着眼前的水稻桩子,明玉很有成就感。

    随着气温的上升,田里的人们陆续从田里起来回家去了。

    三人回到家,喝了一碗绿豆汤。从水缸里拿出的绿豆汤摸着凉凉的,一股寒气迎面而来。倒进碗里,汤水泛着淡绿色的光泽,清新透亮。喝上一口,软绵的绿豆,甜甜的汤水顺着喉咙流下,让人回味无穷,带走了一天的疲惫。

    喝完绿豆汤,明老大用木叉把堆在一起的水稻穗,一点点的扒拉开,薄薄的铺在竹席上,利用高温烘干多余的水分。

    秦书喜和明玉来到灶屋准备做午饭,两人来到灶屋,秦书喜拿了把椅子坐下烧火,明玉洗了锅,舀上水等着水开了把一小碗米放进去,另切了几块南瓜,做熬南瓜粥。

    又拿了一棵大白菜洗干净切成小段,做个辣炒白菜。从屋外绳子上取了一盘挂着风干的小鱼,用水泡软后,放油辣椒,炖熟,起锅的时候放点小葱花。一顿午饭就做好了。

    一家人吃完午饭,回各自房间休息。休息好后,又要下田割水稻。就这样明玉一家三口一天也只能收三亩地左右。

    夏季的雨总是捉摸不定,指不定哪天就下了。趁着天气好,各家各户都忙着收割水稻。

    等到太阳落山,明玉从田里回到家,感觉自己的胳膊都要废了,看着脸上本来就不怎么白的肤色,即使戴了草帽,胳膊手臂,脸上都被晒的黑了一个度。明玉只能叹息一声,等冬季慢慢捂回来吧。

    一家人吃过晚饭,洗完澡都早早的去睡了,顶着太阳忙了一天,身体的劳累只能通过多睡觉来恢复体力。

    第二天一早,三个人刚拿了工具准备下田,一开大门,就看见不远处的明城正往家这边走来。

    “大哥!”明玉见着明城高兴的挥手喊道。秦书喜和明老大也抬眼看去。

    “我的儿啊,怎么这个点回来了,你起的得多早啊?”秦书喜看着明城被露水打湿的头发,眼里透着心疼。

    “我昨晚上就跟师傅请了几天假,回家帮你们收割水稻。”

    “走吧,早点去田里,明城回了,咱们用不了几天就能收完了。”明老大高兴的看着儿子说道。

    今天又是个大晴天,等一家人割完早上那一波水稻回家休息的时候,田里的水稻已经割的院子里都晾不下了。

    明城和明老大把昨天割回家晾干水分的水稻穗拢到一堆,拿来干净的竹席和两根手臂粗细的木棍。爷俩站在席子两边,一人拿着一把稻穗用木棍进行敲打,把稻谷从稻穗上剥落下来,敲打的差不多了就扔在一堆,秦书喜再拿起席子上尚未脱落完谷粒的稻穗用力摔打下来。明玉负责最后一步,把稻杆收在一旁,整齐的垒放在墙角。

    一家四口分工明确,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自己手上的工作。天黑的时候,竹席上已经堆满了颗粒饱满的谷粒。

    “今儿就先这样吧,大家都累坏了,快坐下歇息歇息。”秦书喜站起身,活动了一下身体说道。

    “明天把今天脱下来的谷子晒干,收进仓里就好多了。的亏明城今天回来帮了大忙,就靠我一个人可弄不了这么多谷子。”明老大看着眼前满满当当的谷粒,满脸笑容的说道。

    父子俩一人扯着竹席的一边用力一卷就把竹席上的谷粒归拢在一堆,谷粒上的水分大多已经被太阳烘干了,不怕捂着。剩下今天刚割的稻穗,从箩蔸里倒出来在竹席上摊平,滴干水分。做完这些活,父子俩的衣衫,头发都被汗水打湿了。

    明城和明老大用凉水简单的清洗了一下才在堂屋里坐下休息。

    明玉做好了一大盆蒸米饭,另外炒了一个小河虾,煮了一盘腊肉,一盆冬瓜汤,一个土豆丝。待菜都做好了,就在堂屋里支起饭桌,把菜端上桌。

    “今晚上的饭菜这么丰盛啊!”明老大看着桌上都快放不下饭碗了,眯着眼笑着说道。

    “今天大家干了这么多活,吃点好吃的补补,明天才有力气继续夏天。”秦书喜也洗了手,招呼着大家围坐在饭桌旁。

    “等稻谷收完,我们一家子今年的任务算是就完成了。下半年在田里种点大豆,花生,就行了。”明老大今晚破例拿出了他的酒葫芦,给自己倒了一碗高粱酒。

    “孩子他爹,少喝点,这酒喝着清淡,喝多了也醉人。”秦书喜皱着眉说道。

    “娘,您就让爹喝吧。平日里我还没见过爹喝酒呢,这劳累了一天,喝点酒解解乏,好睡觉。”明玉开口说道,又转头看向明城道,“大哥,你也累了一天,要不要喝一点。”

    “我就不喝了,明日我早点起来争取多干点活, 我就给师傅请了两天假,得赶着回去。”明城摆了摆手说道。

    “哎,回家都没好好歇歇,就顾着干活了。”秦书喜看着儿子那双粗糙的手说道,“在师傅那里可还习惯?”

    “师傅师娘都是疼惜人的,这几天我在他们家除了跟着师傅学学一些简单的木匠活,其他一切他们都不让我做。”明城的脸颊上红红的,低着头看着碗里的米饭说道。

    “那就好,你在那儿就专心的学,以后学会了本事,就多了一份安家立业的本钱。”明老大笑着说道,拿起酒碗喝了一口高粱酒,甘甜香醇的味道顺喉而下,香的他眯了眯眼。

    一家人吃完饭,天空中的月亮已经挂了老高了。

    明玉把碗筷刷干净,洗漱完也去休息了。

    ······

    第二天,一家人刚来到田里,就听见隔壁不远的地方传来张大嘴那破锣般嗓子的说话声,“你这个只知道吃,不知道干活的白眼狼。老娘我供你吃穿十来年,叫你干点活就给我要死要活的是吧!赶紧给我起来,别躺在地上装死。”

    田里干活的人都抬头望向张大嘴那边,只见那刘家老二刘政此时正躺在泥地里,脏污的田水把人身上的衣衫头发都打湿了。

    张大嘴见人没动,抬起那只还裹着布的受伤的脚,重重的往下踢去。

    “张婶子,脚下留情。你这一脚下去,他不死也得被你打残了。”明玉远远的看着,身上都出了一身冷汗,不敢想象要是自己被那双猪蹄踢了会伤的多重。连忙开口说道。

    “我家的事,哪儿轮的到你一个外人插嘴。”张大嘴见说话的是明玉,哼了一声。

    “我只是好心提醒您,眼下你的脚受了伤,干不了活,刘大叔又没回来,你一家的收成不都指着他帮你嘛,你现在把他弄伤了,你田里的水稻就等着烂田里吧。”

    张大嘴嘴上说着“······懒得理你。”,还是慢慢的把脚放到了一边。

    还躺在水里的刘政抬着眼,看向说话的人。伸出手撑在地上,缓缓地起了身。

    “赶快干活,干得慢了中午没饭吃!”张大嘴看着刘政缓慢的动作伸手推了他一把,自己走到田坎边坐了下来。

    “真是造孽,你看那孩子都瘦的没几两肉了。”孙大娘摇着头说道。

    “可不是嘛。那牛高马大的刘志这会儿指不定还在家睡觉呢。”秦书喜看着刘政也露出了一丝不忍,叹息着说道。

    看过了热闹,人们又低头忙起自己手上的活来。等大家都准备回家的时候,明玉抬起头发现田坎上已经没有了张大嘴的身影,那个刘政还弯着腰杆在田里继续干着活,那瘦瘦的身躯好像风一吹就能倒似的。但她一个外人确实不好插手别人家的闲事儿,只好和爹娘一起回家了。

    今儿的阳光照在身上异常的热,早上刚收割好的稻穗已经被晒干了水分。

    明玉吃完午饭后,突然想起回家时看到的那个身影,拿起草帽跟秦书喜说了一声就出门了。

    等她来到田边,果然还看见那人在田里麻木的割着水稻。

    “这都中午了,你还不回家吃饭?”明玉看着刘政的背影问道。

    刘政听见声音,回头看了一眼,心道:果然又是那个姑娘。

    “我现在回去也没饭吃的,不多割一点,晚饭也没得吃了。”刘政的声音微弱的都听不清,明玉只好往前走了几步。

    “你快起来吧,这么大的太阳,一会儿该中暑了。”明玉看着刘政说道。

    刘政见那姑娘站在田坎上,因为走了一段路,脸上红红的,还有一两滴汗水。抬起脚从田里走了出来。

    明玉看见不远处有棵大树,树底下的树荫刚好能乘凉,忙走了过去。刘政跟着身后也走了过来。

    “喏,这是我从家里拿得馒头,你吃点。”明玉从篮子里拿出两个馒头,递到刘政手里说道,“这儿还有一壶水,你留着喝。”篮子里还放着一个盛水用的竹筒。

    “谢谢明玉姑娘。”刘政接过馒头,平淡的说道。

    “你不叫刘政吧?你还记得你叫什么名字吗?”明玉看着眼前的男子问道。

    刘政闻言抬起头看向明玉,眼里满是疑问,并未开口说话。

    “我娘告诉我的,我们村里的人都知道你是被张大嘴捡回来的。”明玉解释道。

    “我只记得我叫谢宜年,其他的都忘得差不多了。”男子低着头一口一口吃着馒头。

    “谢宜年,真好听,一看就和那张三李四不一样。”明玉笑着看向他说道,“你先吃吧,我该回家了,干累了就歇歇,别把自己累垮了。”说着站起身,拍了拍衣裳上粘的杂草,留下竹筒,拿起篮子回家了。

    谢宜年看着少女的背影,眼里有了点笑意,“现在有人知道我的名字了······”

    待一家人休息的差不多了,又来到田边收水稻。明玉看下张大嘴的那片水田,已不见谢宜年的身影,不知道是不是回家了还没来。等天快黑了,大家准备回家的时候,又看见他拿着镰刀下田了,明玉摇了摇头,决定不管他了。

    一家人回家收拾好稻穗,吃完饭,坐在院子里乘凉,又听见了张大嘴的骂人声。“吃这么多,就干这一点活,你是存心不想让老娘好过啊。今晚上别想吃饭了!”

    “哎,这不要脸的张大嘴,又要人干活又不给饭吃,有这样当娘的吗?到底不是亲生的,不知道心疼。”秦书喜听见外边传来的打骂声,摇着头叹息道。

    “那刘政看着闷不吭声的,不知道讨人欢心。要是个嘴甜的,可能处境又不一样了。”明玉回想着今日见过一面的刘政说道。

    “哎,别人家的事,我们管不了,回屋里歇息去吧。儿子明日得早起,赶去溪山村。”秦书喜催着一家人回屋睡觉去了。

    明玉躺在床上,久违的想起了玄兔。忙开口说道,“呼叫小黑,呼叫小黑。”

    玄兔吭哧吭哧的滚着圆圆的身体掉落在床上开口说道,“主人,您终于想起我了,我还以为您已经把我忘了。”

    “怎么会呢,我忘了谁也不能忘了你啊。我有个事儿要问你。”明玉抓起玄兔,把他放在自己的枕头上问道,“你帮我看看,那个天命之子是不是出现了?今天我无意中帮了一个人,脑海里就有个声音提示到,恭喜您和天命之子的好感度达到1。”

    “咦?这么快的吗?不愧是你啊,我的主人,这运气值加成看来果真有用,回头我得写份报告交上去。”玄兔打开系统面板,发现好感度确实增加了,忙伸出小爪子趴在明玉耳边说道,“恭喜主人,那个天命之子真的出现了,原来他就在这村里,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

    “嘿嘿,那我不是用不了多久就能完成任务了!”明玉笑出了声,在床上打了个滚儿,抱着玄兔说道。

    “嗯嗯,只要好感度达到百分之一百,就可以了。”

    一人一兔沉浸在就快完成任务的喜悦中,嘿嘿的笑着。

    等笑够了,明玉放下玄兔说道。“看来人们常说的行善积德是真的有用啊,今天我用两个馒头就试出了天命之子,啧啧啧,不愧是我!好了,我要休息了,明日继续帮助天命之子打败那个母老虎。”

    “好的主人,我退了,有事叫我哟!”玄兔在明玉手上蹭了蹭,就消失不见了。

    明玉闭着眼做起了美梦。梦里自己成为了拥有几十家店铺的大老板,家里养着百十个面容俊秀,各种风格的帅哥帮她穿衣喂食,揉肩搓背,煮饭洗衣······

    睡着的明玉嘴角留着口水,抱着枕头,发出嘿嘿嘿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