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章 聪明的做法

    回家?那李琚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呢。

    他和凌师父和李师父和一大堆师兄弟和侍卫们被困在了山上,他们追击野猪上了山,然后被雪困在了山上。

    李琚还受了伤,还好,巫明丽给他准备得特别齐全,毯子褥子火,调料烈酒药,无所不有。在冰冷的山洞里,大家瑟瑟发抖时,只有李琚有个暖呼呼的被窝,火折子被雪浸没了,也只有李琚还有一套火石火绒能打火。

    李琚掏了两只幼鹿准备带回家哄老婆玩的,现在正好,当了他的暖炉,他倒也不嫌鹿身上气味难闻,能取暖就行。

    其他人对此表示羡慕嫉妒恨,只问自己怎么没有那么准备周全的媳妇。

    李琚最后一次和侍卫联系就是送鹿和熊回去,之后侍卫再返回当地,就已经联系不到李琚了。

    大雪封山封道,侍卫们只能在山下等待,等待时,他们又往京里送了信。

    皇帝陛下心情很好,竟没有怪罪十六皇子,而是派了京城禁军去救人。

    情况并不严重,皇帝陛下也就没怎么着急,他还想到了巫明丽可能会担忧,特特命人给巫明丽捎了消息,“大雪封山常有的事,已遣人接应,汝当自保重,勿慌。”

    巫明丽其实慌得有限,但是既然皇帝陛下都这么安抚了,她就假装了一下很慌,以显得皇帝陛下的安抚很有用。

    不过既然十六皇子现在封在山上下不来,巫明丽在玉芷宫也不好意思寻欢作乐,只好老老实实看书、聊天度日。

    这样又过了几天,接应十六皇子的侍卫传信说有雪化的迹象,当地农户们判断大概三天之内人能下来。

    三天之内就要到十一月初一,加上他们返回京城的时间,要到十一月初三,正好赶着冬至家宴。

    侍卫是快马加鞭回来的,赶到玉芷宫已经十月二十九了。

    那么于家老太太的寿礼,只能是巫明丽去办了。她将礼单交给福喜誊抄好,准备与寿礼一起派人送去于家。

    巫明丽将礼单列好之后,转去到了椒房宫,照例请安,外命妇散得差不多了,巫明丽才将于家老太太寿礼的事拿来与皇后娘娘商量。

    “儿媳妇年轻不知事,这是外朝的,又是将军的母亲,媳妇儿不敢私自决定。”

    皇后娘娘的侍婢拿来一个放大镜,放在巫明丽的礼单上,看完了,又问:“于教头的母亲吗?你做的很对。他们外朝的人,又是禁军教头的母亲,偏偏又没个封诰,即便事儿算在咱们后院,也要考虑到内外之别。”

    皇后还没说,十六皇子是皇子,于青是拱卫皇城的禁军教头,两人有师徒的名义,这里头微妙的关系,比内外朝之分还要敏感。

    不过……皇后放下放大镜,很温和地看向巫明丽,巫明丽平时要处理的事可不止这么一件,偏偏她拿来问的就是这件,说明巫明丽非常清楚里面的弯弯绕绕,也非常懂事。

    皇后微笑:“你真是个聪明孩子。”

    巫明丽也笑,她现在做不了决定——哪怕她能做出最好的决定,可她没有那个权力和身份,所以才会和皇后娘娘商量。

    巫明丽回道:“殿下若是人在也好,他们爷们儿去办外面的事,媳妇儿只办礼单,倒也罢了。偏巧不在。于教头若是普通武将也罢,可却是殿下的师父,这师徒的名义,若是不用心,只怕殿下心里过意不去。”

    事不大,人也不是高官,偏偏就很需要琢磨。

    皇后考虑片刻,说道:“是啊,是十六的师父,和一般的官员就不一样了,师徒的名分,不比父子差多少。这样,你派个心腹人去吧。我会和陛下说明白的。十六儿总想当什么将军王,如此,拜师父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巫明丽得了准许,回到玉芷宫后,立刻让徐嬷嬷找来了李琚在前朝的伴读和侍卫,并且指名点姓,找的就是没有跟着打猎去的人里头,一个叫薛芹的。

    李琚有四个伴读,两个是习武的,跟着他出去玩了,一个是书香世家的公子哥,名叫郑文嘉,行二,未来会因为久试不第走荫庇的路线,最后袭爵,娶妻,到老都是一个纨绔公子哥,他有几个孩子,个个都不会读书。郑文嘉自己读书不行,却逼着自己的孩子读书,孩子读书不好还会挨打……巫明丽表示不太理解。

    不过这不是她不找郑文嘉的缘故。

    郑文嘉是书香世家的人,本朝这种家族都看不上武将,更不要说于青是草根出身的武将,还是农夫加戍边卒起家的,简直处于京城等级的最底层,巫明丽如果让郑文嘉带人去给于老太太祝寿,郑文嘉肯定心里憋气,送礼说不定就会变成送仇。

    所以巫明丽找的是薛芹,他是三等龙游将军的四儿子,本代龙游将军祖上阔过,曾是开国国公。薛芹既是李琚的心腹,又是勋贵,偏偏分家后家族地位不过中下,是个非常完美的人选。

    薛芹的未来,巫明丽了解不是很多,他没有袭爵,也没有靠着当伴读的资历获得更好的机会,信王去世后,薛芹也沉寂了,离开了巫明丽的视线。

    说明他会是个老实孩子,不擅长进取,也没有野心,也难怪他在李琚的四个伴读中排行,比那个和李琚完全没有共同语言的郑文嘉还低。

    巫明丽和徐嬷嬷、玉芷宫总管太监略问了几句,得知薛芹的确老实憨厚,就召见了薛芹。

    薛芹下午就进宫,巫明丽隔着帘子和他见了一面,这是一个很寻常的少年,矮矮的,瘦瘦的,并不像是个武将家的少爷。

    薛芹看起来非常激动,他给巫明丽问了安,然后乖乖巧巧地站在堂下。

    巫明丽与他寒暄两句,就是问“府上老太太可好”之类的废话,然后转入正题:“殿下的师父,禁军副指挥使,于先生,你可知道?”

    “回娘娘话,我知道,曾帮殿下给于师父送过信,也陪同殿下一起受于师父的教诲。”

    “那就好。殿下现在山上打猎,回转不来,明日就是于师父母亲的生辰,咱们家殿下给于师父家准备了寿礼,需得一个能代表他的人送去。我不知道外面的事情,只知道咱们殿下有几个铁杆的好友,薛四郎便是其中最可靠的一个,不知道你能不能办成这件事呢?”

    薛芹闻言,有点怂怂地说:“我……我还没办过这样的事,我也不知道行不行,我怕办砸了。要不还是找郑二哥来?郑二哥打小就办惯了这些事的。”

    “不不,薛公子,这件事只有你能办。我想郑公子品望押高,郑家门第贵重,,应该不会希望郑公子亲自去于先生家拜访,还是向他的母亲贺寿。我没有记错的话,于先生的母亲,并没有诰命。这件事情,我还是希望你能办成。我会指派殿下的心腹,和玉芷宫体面妈妈同你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