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十七章 春风复多情

    三月中浣,皇后的千秋节连着亲蚕礼,两件大事总是扎堆的。

    亲蚕礼么,皇后率领众妃嫔女眷,亲手采桑喂蚕,后续还要派人缫丝纺线,和天子的耕耤礼合起来以示劝课农桑之意。这个祭礼,和外命妇的关系有限,主要是内命妇的场合,外命妇就是被点着陪去,也就是个捧哏。

    而皇后的千秋节对各个儿媳妇们来说十分重要,甚至可以说,在送礼这件事上,千秋节比万寿节还难办。万寿节很官面,很多事情都要按规制走,寿礼更不必说,官得不能更官了,总体是追求仁德、丰润、祈福的意思——说到这个,皇后还得感谢巫明丽正月搞的什么会亲,至少今年万寿节宣扬仁德慈祥的恩德政令,已经有了,不必费心再想。

    千秋节相比较而言要私人得多了。大家争奇斗艳的心都用在了这里。有几个王府产业多,你出一双脱胎珐琅金银叠打八宝一年景赏盆,我打一幅八扇八宝八仙苏工千工红木雕花屏,有些产业少的年纪小的,便有什么万寿帔缂丝席拇指大的宝石挂子,奇珍异宝,无所不用其极。

    巫明丽进上的就是早就准备好的突雕春水圣母扇,皇后听名字有趣,当场叫人拿来,果然异常精致,巧夺天工,皇后马上叫人拿下去配几个不同色的穗子,这就要用上。

    巫明丽顺势举荐了那位残疾匠人,皇后大感兴趣,命内务司好生安排着食宿,以备召见等等。

    又因为蜀王终于抱上了儿子,皇后对蜀王妃也和颜悦色得多了,蜀王妃也得意洋洋,高高仰着头,俯视他人,然后再挑点事。

    宴席和各种仪式的场合,蜀王妃和巫明丽的座次比较远,中间还有好几个王府的人在,还有几个王府的侧妃也来赴宴,到处都很热闹,想说句私底下的话,却总没有合适的场合。

    直到偏晚,巫明丽起更衣,蜀王妃瞅着了,也更衣,两人方在后殿西配房遇见。

    蜀王妃面带红晕,借着三分酒兴,将手搭在巫明丽肩上:“娘娘、娘娘还是更疼我些。你看,她和我,说了十句话,只和你说了八句。”

    巫明丽往旁边走两步,甩开她的手。

    蜀王妃不依不饶又跟上来,继续靠在她身上:“你,你是对的。让别的女人给咱们生孩子,太舒坦了,我就爱听她们惨叫,叫一天一夜,死在床上才好,得那么大一个白胖小子,嘻嘻,管咱们叫娘。”

    ……听听,这都是什么话。既没把别人当人,倒也没把自己当人。

    巫明丽又躲了一躲,蜀王妃还往上贴,不给贴还不行,垮着个脸唬巫明丽:“你过来,你别走啊!你回来!我警告你,你打的那些小算盘,别以为我不知道!”

    巫明丽都惊讶了:“我能有什么小算盘,你倒是说啊?”

    蜀王妃得意洋洋,仿佛拿住了巫明丽的错处:“你敢说我们王爷新纳的那个姓薛的,不是你安的眼线?”

    巫明丽想了三下才想到“姓薛的”是谁,她也喝了点酒,脑子稍微有点迟钝。

    “姓薛的?哦你说的是薛芹的姐姐呀!那你——自己回家慢慢琢磨去吧。嘻、嘻。”

    巫明丽一般不会故意祸害人,但是这不是喝了点酒么。

    再说,蜀王妃误以为薛美是她的眼线,巫明丽辩解有用?还不如让她自己和薛美去磨,蜀王府的后院,又不是王妃说了算的。

    巫明丽并不担心薛美,蜀王不会放任蜀王妃给他结下一个仇家。而且就算薛家和信王府关系好,对蜀王来说,也没什么问题啊,蜀王和信王是亲兄弟两个,信王是蜀王的臂膀。

    把薛家做人的本事特别足,他们不止有和信王府关系好的薛芹,也有和别家关系好的薛芷薛药,计较这个,计较不过来的。

    倒是她可以利用这一点,想办法把烧火的刘妈给弄出来。

    上辈子好了那么多年,最后陪她到白头的人,巫明丽不想错过。

    巫明丽一个转念就想好了怎么办,蜀王妃还缠上来,醉眼朦胧的,非逼着让巫明丽承认她安插眼线,巫明丽再次甩开蜀王妃的胳膊:“三嫂,得了幻想病呢就去吃药。我们家用得着的人多了去了,各个都有兄弟姊妹,都是我的眼线不成?”

    说完,巫明丽撂下她,转身就走。千秋节可比不得其他大型宴会场合,跑出来透气可以,待太久就是不给皇后面子了,而且她的社交任务,还得继续呢。

    千秋节过去后,帝京进入了一年中最为美丽的时节,春花春柳,春水春花,“山林多奇采,阳鸟吐清音”。

    宫外的人已经组织起各种踏春游玩的活动,信王府比较平淡,信王不在家,巫明丽本也不爱动,手里还有两个孕妇呢,一头一尾的都要仔细照顾,她索性就告了免。

    皇后若是想起来,叫巫明丽一起,她就随便带两个丫头跟出去蹭一顿吃喝。皇后没想起,她就懒得动。

    十五、十六两个公主得了一首诗,与自己的伴读撺掇着起了个诗社,邀请巫明丽参加,帖子送来,两次里总有一次巫明丽会笑呵呵地去,任她们打秋风,要额外添什么吃的玩的,都从李琚的份例里扣,然后转过头去就找皇后填补回来。

    巫明丽私底下和皇后说,有一个侧室可能怀孕了,皇后看巫明丽是哪哪都顺眼,些许钱的事,巫明丽开口,那就给,她不开口,皇后想起她来还要说“我跟前这个某某物,送去给十六儿媳妇。可怜见的,小小年纪,一大家子人呢。”

    李清婉对诗词歌赋之类的没兴趣,宁可去异珍苑骑马,也不想和妹妹们扎堆。

    她的赐婚谕令将在罗琴心到达京城面圣后公告天下,现在虽然大家都已经知道李清婉的这桩婚事,但还不算板上钉钉,有一点点反悔的可能。

    李清婉希望将来自己的丈夫,是那个能陪自己策马青山,弯弓射箭的人。他是罗将军的儿子,应该也是将门虎子吧?

    李清婉找伴读们问过京城各个将军家的孩子,大多数都是好斗鸡走狗的,有极个别文武双全但却妻妾无数,也有子承父业的小将军。

    李清婉根据这些去猜测罗琴心的样子,他是北海人,生得高,品行好,不说文武双全,会是个少年将军的模样,对吧?

    妹妹们跟着嫂子玩耍,李清婉在异珍苑一圈圈地跑马,甩鞭子。

    然后,然后她就收到了一个让她炸裂的消息:罗琴心也是个病秧子书生,也是考了举人的,身体并不比那个苏举人吴世子好到哪里去!是给他上课的老师亲口说的!老师说得轻巧,大家猜测,肯定是粉饰过的——谁会在外面揭人短?说三分,要听九分啊!

    皇帝陛下早就知道这件事,可还是打算给她和罗琴心赐婚!

    李清婉的心哪,都要碎干净了。

    这一天,巫明丽和几位妹妹及闺秀另几位公主的玉汉宫玩了一下午流觞曲水。她当裁决,不作诗,只品鉴评价,众人都很服她的鉴赏力。

    从昨儿晚上起题,到今日评出仙灵榜、雅正榜、庄重榜,巫明丽被姑娘们绊着,扎扎实实地玩了一天。

    好不容易脱身出来,头昏脑胀地回到玉芷宫,才到宫门口呢,齐敏就看见救星似的跑上来递消息:“同罗公主殿下来了,已经在里面生闷气生了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