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六十九章 分人头

    刚搬出来第一天,上下才刚安顿好,人困马乏的不说,巫明丽还没把人脸儿认熟,对此她早有准备。离宫前她就往皇后那里告了三天假,皇后还很贴心地问三天够不够,不够再过几天来。

    巫明丽认真想了一轮,蜀王妃在旁边帮衬两句:“廿二早上我去你家接上你。”

    巫明丽当然是拒绝的,蜀王妃要起那么早,她才不干。蜀王妃每每早到,如今也成骑虎难下,想赖个早都赖不得了。

    巫明丽道:“卯时之前不要来。我还不懂事儿,又贪玩又贪睡呢。”

    皇后没好气地瞪她:“和十六儿真是懒到一家去了。得,老三家的就等等她罢。”

    既然有了明谕,巫明丽光明正大地偷懒,蜀王妃也终于可以有那么一次不早起了。蜀王妃甚至愿意多接那么几次。

    早起送走了李琚,紧接着郁红、金凤两个就来了,巫明丽让各处领差事的人,一个一个把手下的仆从带来给她瞧瞧。

    正殿、存武堂和巫明丽的上房“庄康妙乐”都是巫明丽一手主持,底下是徐嬷嬷与珍珠嬷嬷打理,底下又有六个大丫头,下辖着七八十个小丫头,巫明丽只将六个大丫头看了看,都是熟人,也罢了。

    伺候李琚的还是杏红、彩云等几个老人,外面补了几个随侍和小厮,柳匀将他们带到二门上给巫明丽看看,郁红和金凤对照册子给巫明丽点,这是这个,那是那个,巫明丽略问几句话,听他们口齿清晰明白,看人也本分,便叫他们下去了。

    外面柳匀又问:“陈式等侍卫也尽数到了,殿下见不见呢?”

    巫明丽道:“明儿叫他们去西院书房见吧,明天的晚饭,正好和殿下一起熟络熟络。”

    柳匀连忙记下。

    又有北院的丫鬟们,东边三院的婆子妈妈和丫头们,有资格来觐见的大约二三十人,饶是巫明丽也觉得眼花缭乱。

    各处都来见了,花枝儿不知什么时候就坐到了巫明丽下手,其他后院姑娘们也都陆陆续续地来了,碧兰外出散步,也散到了上房。

    巫明丽喝口茶,让郁红金凤把预备当大丫鬟使唤的女孩子们领来,对照花名册念一遍,认认脸,好给她们各自选好人带回去。

    “丑话说在前头,她们都是好人家的闺女,模样性格,手艺品德,都是好的。若是处不来,只和我说,我给你们换一个人,并不妨事。但是若打骂凌虐,不仁不慈,休怪我也对你们不仁不次,打打骂骂。”

    众人皆说不敢。

    巫明丽又道:“若是这里没有合得来的,也不必勉强,下次再选好的,或是走一步算一步慢慢磨合;若是看中别的女孩子,也只管和我说。我没别的交代了,孺人先开始吧。”

    花枝儿坐在旁下,喜鹊站在她旁边,对站了一地的姑娘们虎视眈眈。花枝儿拉拉喜鹊的手:“你去选吧。既然都是好的,想必服侍人都妥当,只看和你能不能处得来。”

    巫明丽笑道:“喜鹊是个着了火的暴炭、烧了尾巴的猴子,嘴巴最不能饶人。而孺人性子软,嘴又笨。你们得选个口齿好,又绵里藏针的软姑娘,方才合适呢。”

    花枝儿抿嘴笑笑,催促喜鹊去挑。

    人和人有白发如新,有倾盖如故,有相看两厌,有一见生喜,喜鹊大着胆子在底下走了走,最后选了一个看着粗粗笨笨名唤春澜的女子。春澜年纪小,有点懵懵懂懂的,喜鹊看着放心、顺眼。

    有喜鹊开头,碧兰很快也选了一个,名叫溶月,巫明丽让人把溶月带去先跟着乳母阿保学一学怎样照顾小孩儿,等碧兰生产后坐蓐期满,再去伺候。她尽量不让碧兰生产、坐月子时面对不熟的人。

    再怎么心大的人,在有陌生人的环境里都难免产生一些潜意识的不安,巫明丽让她先定下这个,明年再用。

    再底下就按侍奉李琚的顺序来了,灵芝、香草、荷香等各自领了一个顺眼的回去,秀莲则问:“娘娘屋里的穗穗儿,要不就给了我吧?她照顾我顺手了。”

    穗穗儿是个不起眼的小丫头,有点傻乐的天赋在身上。

    巫明丽平时并不会特别注意到这些小丫头,没甚印象,闻言就叫来看了看,看了便问福喜如何,福喜如实说了她的好处短处,巫明丽就说:“先跟着秀莲一起读几天书,顺便跟着福喜学一些进退,学好了就给秀莲做大丫鬟亦可。”

    如是三十六个女子里,最后选了七个,剩下二十九个倒也不是完全不用了,而是散在各处当差。

    这是在里面当差的,还有和外面来往的,比如管着外出诸事的一对儿内务司派来的夫妻,簿册已交割分明,男的叫袁柏生,妻子陆氏,也来拜了一拜;又有管着车马的,跑腿传话的,外出办差的……大约也有七八个首领,巫明丽也都见了一面,知道各是做什么的,家里什么人等等。

    看完了这里的人,巫明丽让摆下晚饭,就在“庄康妙乐堂”前院,大家一块儿吃饭。

    顺便一起商量商量让谁当王府总管、管家。

    别家的总管都是王殿下决定的,信王府是巫明丽说了算。

    而巫明丽想从众女子里启用一个作为总管,再围绕这个总管选拔两个管家,作为巫明丽的副手管理整个王府。

    若说总管,还是女子,大家第一个都想到徐嬷嬷,但是徐嬷嬷还要负责西院书房的事,被牵扯了太多经历,于是大家又纷纷说清芳好,让清芳当总管,她们也觉得很好。

    清芳确实好啊,有一把子力气,爽快利落,为人公道正直不藏私,还有个好记性,里外上下多少事,都在清芳脑子里记着。平日办事,都不用查本子,张口就能说得精准。

    清芳已经吃了饭回来伺候,听说这样,向众人福了一福作为道谢,却不说如何。

    巫明丽道:“可知人出色,就一定会被惦记。清芳和福喜两个都是极好的,你们惦记也没用,王府的产业都要交给她们去办的。我的铺子、田庄,丹椒的食肆,还有你们想开当铺呀、善堂呀……都是她俩的任务。她俩倒是想给大家伙儿照顾生活起居,无奈分身乏术。”

    这是要清芳和福喜独当一面了,众人于是纷纷道喜,又各自畅想将来的分润。

    巫明丽不得不提醒她们,总管还没选出来呢。

    然而清芳、福喜之下,实在想不出还有怎样合适的人。

    珍珠嬷嬷和羽萝都是好的,可惜珍珠嬷嬷不喜欢说话,反应慢一些,当副手是极好的,当总管、管家略显镇不住;羽萝则优柔寡断,遇到大事决断不及时,且过后容易反悔。其他人连珍珠嬷嬷和羽萝也不如了,当不得这样的重任。

    议论来议论去,大家没个决断,最后巫明丽道:“再看一看罢,外头的事有柳匀马讷两家子先办,支应到年后正好交割。里头的事,先由两位妈妈看顾。清芳,福喜,你们先选几个徒弟带着。”

    话是这样说,巫明丽还是感觉能用的人太少。

    钱庄那里必得有两个擅长算账的人盯着;外面的产业清芳福喜担了,可她们的副手没有着落;里头的管家极为重要,哪里是跟着学、看几个月就能学会的。

    晚上服侍李琚睡下后,巫明丽盘算来盘算去,决定在府中人里公开教一教珠算,从里头选一两个特别擅长算术的人储备起来,再从外面找找账房先生。除清芳和福喜选出来的徒弟之外,巫明丽还要让刘妈跟着徐嬷嬷仔细学,学怎么沟通内外,怎么教徒弟。

    徐嬷嬷退下去还有几年功夫,刘妈先和珍珠嬷嬷一起管内院,同时跟着徐嬷嬷学一学办事,开开眼界,等徐嬷嬷退了,刘妈去接徐嬷嬷的活儿,那时候,内院的总管也该培养好了。

    对刘妈的品行能力,巫明丽从不怀疑,只看什么时候什么机会,刘妈能彻底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