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七十章 晴春斋日常

    腊月廿二,蜀王妃果然在信王府西侧门接上了巫明丽一起进宫问安,皇后关切了几句,问暖房宴邀请了哪些人,巫明丽数了几个名字,皇后听着都好,便没多过问,而是转而问起了蜀王如何。

    原来蜀王自冬至那次请假,已经一个多月没出席任何公开场合了,皇后屡次派王嬷嬷和御医前去看望,叫他们时时来报。

    到今日,蜀王脸上的伤差不多好了,只剩一道浅浅的疤痕,不日就可以出门。

    不过蜀王丢了个大人,估计很长一段时间要夹着尾巴度日了。

    问安后,巫明丽和蜀王妃等各命妇一起出宫回府,蜀王妃问她:“你的暖房宴,为什么不请我?”

    她的表情有点凶凶的,巫明丽轻轻拉开她:“因为我不想打扮得太正式,更不想把腰一直直挺挺地板着。不请你们这些名贵的上等人,那场合里我就是老大,我说了算,我要歪着,谁敢挑剔我?但要是嫂子也在,你正襟危坐的,我怎么办!况且叫了你,我叫不叫别的王妃?房里的陈设,桌上的菜,都要再上一个等级。我都穷得去椒房宫打秋风了,我哪来儿的钱?你要和我吃饭,你下帖子请我,我保证伶伶俐俐地来!”

    巫明丽举手齐鬓,发誓似的做保证。

    康王妃从旁插话说:“明儿我家小孩儿百日宴,巧不巧的,日子撞上了。”

    康王家的孩子是孺人生的,巫明丽道:“哎哟,我要派人去的,只是我家只有一个孺人一个选侍,选侍临盆在即,孺人呢,这两天我有活儿派给她,也出不了门。我叫我们家女门客和妈妈一块儿去你家道喜,你可别介怀,不是看不上,是真没别人可以派了。”

    康王妃笑道:“你的女门客算来也是母后娘娘的侄儿媳妇,我尊重还来不及,怎么会介怀。”

    康王妃说着,意味深长地看向蜀王妃,“我又不像有的人,眼里只有品阶呀,身份呀,父母是几品官几品诰命呀……我是读得懂人为的。”

    蜀王妃分辩道:“我几时只看品阶身份了!”

    康王妃还嘴:“我说你了么?你急什么呀?”

    巫明丽一手抓住一个王妃,强行改变话题:“虽则暖房宴懒得叫你们,十一我们王殿下生日,你们一定要来,我得想个不折腾人的玩法儿。”

    说罢不等她们俩继续斗嘴,拉着她们送她们上了马车。

    然后就听见后面又不阴不阳地飘来一个声音:“信王妃好刚的口,连三嫂都叫你收服了。”

    这是荣王妃,巫明丽根本不搭腔,也拉着她的手,一番废话客套,问府上可好孩子们可健康有日子会同信王一起去十五哥府上拜会……然后把荣王妃也按进了马车,头也不回地跳上了自家的车。

    离宫之后,巫明丽待人接物时常连装都懒得装。

    有本事去椒房宫告状,看皇后娘娘怎么回。

    回到家里,巫明丽先来到了王府书房晴春斋。

    从十九那天开始,田趁月、蒋昭,丁武丁续,还有陈式等后来才招募的侍卫们,每天都兢兢业业到晴春斋来“当值”。

    他们早已熟知信王府的事务,每天都将外面的事情处理得差不多了,何人的拜帖要如何处理,何处谁请托的事如何料得,林林总总,理出个答复,再请巫明丽决断。

    李琚除左贤王使者来京一事之外,其他的万事不管,他每天晚上过来和各先生们见一面问个好,听巫明丽说说今天做的哪些文书和决定,就算是办了事儿了。

    对于外面的文书往来,他其实并不太爱听,若不耐着性子仔细琢磨,也并听不懂。但是媳妇眼巴巴的,又说“说好咱们是夫妻一心,你现在就不想陪我啦?”又说“你不给我撑腰,外面的人糊弄我怎么办?”又说“就当是听个睡前催眠吧”,又详细耐心给他解释,这个帖子为什么这样下,那件事为什么那样办,这里为什么要安排这个人等等,李琚喜欢听媳妇软绵绵微微沉的声音,也就杵在那里当木塑神像了。

    现阶段田趁月和蒋昭的事一样多,虽没有仗给李琚打,不过巫明丽让蒋昭多做推演,多收集信息,关注边关的邸报,协助田趁月攒明年礼部的那个大局,蒋昭忙得不比田趁月少。

    巫明丽这么看着,上辈子蒋昭负责转运那么顺利,绝不仅仅因为运气好,更重要的原因应该是他很擅长见微知着、去芜存菁、去伪存真最后再来个融会贯通分析汇总。

    人才啊!竟是她小看他了!

    心里这么想,巫明丽嘴上没歇着,每有机会,便要将蒋昭狠狠夸一番,李琚也很欣赏蒋昭,听媳妇夸自己看重的人,只觉得媳妇果然和自己心意相通,丝毫不觉王妃和门客之间须得有什么男女关防。

    今日到晴春斋,巫明丽先听了几件事,和两个幕僚交换了一些信息,各自补全自己的信息库,随后巫明丽问:“明儿暖房宴,两位先生还有柳匀丁武他们都要参加的,不如今儿就歇在晴春斋。明日赴宴的衣服,徐妈妈那里都备好了。”

    歇在晴春斋,即他们明天能比较方便地更换衣服。

    本朝的社交默契,当赴正经宴会时,衣服一般要穿得比较郑重,而且讲究对等,主家穿大礼服、常礼服、便服,宾客也要相应地着装。当然一般不会有哪个神经病主家要求宾客穿最高规格的朝服,或者参与朝会时的公服,跑来参加一个私人宴会,像王府暖房宴、乔迁喜宴的场合,一般都是常礼服。

    要穿常礼服,就涉及到衣服价格的问题,田趁月蒋昭等人自从接了征召,收入增加了不少,可时间太短,还不足以支撑他们视钱财如粪土。

    他们的常礼服还是只有那么一两身,甚至如果不是信王府给他们做这一身,他们只能去外面租礼服,非常金贵。

    若歇在晴春斋,不仅省去了路上的功夫,更可以在宴会前后在晴春斋更衣,省去不少刮着蹭着的损坏。

    田趁月、蒋昭、丁家兄弟俩以及柳匀马讷夫妻,于是都选择了留在晴春斋住宿。

    次日一早,巫明丽先打发郁红和珍珠嬷嬷去康王府道贺,叮嘱她们早去早回,紧接着前后院里就忙起来了。

    一总开了四桌,夫妻一起来的一桌,未婚男子一桌,母亲带着女儿来的一桌,地方设在晴春斋那附近的上房的东西两厢。

    这次齐全,除了门客几家到齐了,他们帮衬着李琚接待宾客。

    于家太太领着儿女一起来的,儿子留在前院交给李琚带着,母女俩则被巫明丽赶紧迎到了里头说话,还千万交代齐敏一定把人照顾好了。

    薛芹也来了,他已定了婚,究竟没成婚,巫明丽将他召到西院上房的正堂叙话,本来有些恨他期期艾艾,不能争取,害了自己,也害了小鸾,然而今日见他瘦了不少,不觉有些同情。

    可这里别的话也不能说,巫明丽只能打了几句官腔,末了说:“孙家那姑娘,是极好的,你千万别和自己赌气,误了人家。”

    薛芹拱了拱手:“小子省得,小子自己做的选择,什么结果,只能自己领。小子会好好和孙姑娘过下去,绝不做那等没担当的男人。”

    巫明丽道:“话是这样,看着你们,终究让人唏嘘。希望你以后可改了。”

    薛芹苦笑一声,他本不是那种拖延的人,否则也不会在内务司升得那么快。他只是没办法反抗自己的家人,父亲权威逼人,母亲的沉重的劝导,姐姐从小为他牺牲了那么多,现在更在蜀王府里苦熬着日子,他终究只是滔天波澜里的一叶扁舟,只能随波逐流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