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七十八章 你出风头我吃肉

    上元节的宫宴总是一年里最欢乐的那个,最自由,最好玩儿。

    宫中打出各式各样的花灯,多得不可计数,从外宫门开始一直绵延到四大街,与民间的花灯连成一片,生是汇灯如川海。

    宫眷登高就可以看见全城的灯海,宫人们在深宫自得其乐。李琚和巫明丽应个卯了还能出去民间游玩。

    公主们又在起诗社,太平人间,繁华年景,天街还似天上景,月下人如月中人。

    命妇们传酒行令,或舞或咏,酒倾四海,盘纳河山,一派盛世祥和。

    往年上元节是孩童妇女被拐卖最多发的时节,也是火灾最多的时候,今年托福,因为年底那场起底,宵小之徒抓的抓,藏的藏,安分了不少,难得是个安静时节。

    皇帝陛下要整肃京城的风气,实际上却没有督查各级官吏执行程度的能耐,难免底下人徇私枉法,借机生事,过了头就会伤及良善,就比如沈玉英。

    不过巫明丽前面的铺垫都办完了,现在等着真正的时机,也就京兆尹正经审沈玉英的日子。

    沈玉英在牢里死活不肯松口,既不肯认罪,也不肯交出偌大的家业,她的师姐师妹,徒弟学生到处奔走,这事儿还有的磨。

    正月就是春,京城的春一向华美,文人墨客很爱河畔踏青赏春,今年是大比之年,各路举子齐聚京城,递拜帖的结交权贵的,真如过江之鲫。

    巫明丽颇有几个想招揽的人,不过别人还在努力考进士,她现在去结交,大家都知道这是有所图,难免骄矜。不如等他们考败了再去示好,那才是慧眼识英雄的雪中送炭。

    巫明丽一直想招揽几个江南乃至岭南出身的门客,苦于没有合适的人选。今年春天她格外注意江南、岭南、湖楚等地的会馆——也就是注意罢了,心高气傲还没被命运折磨过的读书人,一身的傲骨,满腹的不合时宜,即便是其中最随波逐流的那一小撮,也对自己的将来抱有无限期待。

    他们对信王和王妃可能尊敬,却万难接受他们的驱使。

    还不是时候,还得等。

    今年春天除了会试,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选秀。

    本朝选秀不定期、不定额。今年选秀的风声,早在去年就传出来了,家有合适的女孩儿要参选的,早八百年就请了嬷嬷宫女来教导。

    这一次选秀主要是为十七十八两位皇子择妃。

    十七皇子妃选了一年也没有选中的,和巫明丽同一批参加选秀的女子中优秀的几个都嫁完了,剩下的那些帝后均不满意,便看这一届如何。

    其次也为吴王、忠勇王、蜀王、梁王、礼王等择侧妃,其他王府大约会分到几个没有名分的妾侍。

    细看来,要收侧妃的几个王府,都是子嗣不丰的,所以是纯为子嗣计。

    又有一些重要的王公大臣,子女当婚配了,便也在其列。

    巫明丽平日走动闲话,不知不觉地问那么几句,得知上辈子的十七皇子妃、十八皇子妃均已出嫁,怪道会有这么一场多出来的选秀。

    皇后略提了一句给各个王府添人的打算,蜀王妃心里最难受。

    蜀王府其实有四个孕妇,其中有两个都快生了,偏还没生下来,也被算在“子嗣不丰”里面,这就要再来一个侧妃。

    之前蜀王府给孕妇分待遇时,她也学着巫明丽找皇后哭过一次穷,皇后颇赏了些人手和用度下来,但是没赏钱。她想往自己的钱袋子里扒拉,愣没扒拉着,便将蜀王府的公账看得更加严实,每天数着女儿的嫁妆钱才能睡着。

    今年再抬进来一个侧妃,又不给蜀王长俸禄,她这日子还要不要过啊?侧妃的份例才多少?待遇有要多少?她又不能伸手要侧妃们的嫁妆。

    蜀王妃只好又去哭穷。

    还好这次皇后也十分怜悯她,便以“照顾皇孙有功”的名义,给蜀王府拨了两个庄子。

    庄子的位置非常好,在外城里面,好几条路都在附近汇合,有河流有山坡,土地丰饶,景色秀雅。不论耕种垦殖,或是治为旅店、客舍,或索性租给别人,都有利可图。

    然而蜀王妃还没高兴两天,那两个庄子就被蜀王改成了“汇文馆”,用于招待各地进京赶考的士子,非但没有进项,还要贴补各处陈设、茶钱果子钱和人手。

    未曾设想过的额外花销从天而降,蜀王妃简直是两眼一翻要晕过去。

    巫明丽对此深表同情。

    上辈子是怎么回事来着?啊,原来上辈子是她主持的这个会馆呀,难怪挣钱了。

    上辈子蜀王招揽士子免费借住,她在后面一边向士子们倒卖文房、书本,一边倒卖士子们的文字、书画,只这两件事就平了账。此外她还鼓动蜀王办每日文魁竞赛,用文魁的虚名吸引士子们前来斗文斗墨,带着周围铺面摊位的租子、卖水卖茶卖点心、卖马扎条凳、借茅厕借笔墨的生意一派兴旺发达。

    所以上辈子挣钱了也。

    这辈子?他不懂庶务更不知道底层士子的真实需求,那就贴钱呗!多贴点,盘活盘活一地的经济才好。

    不过蜀王开会馆,她去挣个钱,也很正常吧?

    巫明丽正月里才将自家各处产业一一查清楚,该割腐肉的割了,该砸钱的砸钱,该雇人的雇人,好说是新年新气象,真话是都是窟窿等着给钱。

    巫明丽有钱,是给钱庄准备的,不能全都挪用在这里。

    现在有额外机会挣钱,干嘛不挣。

    巫明丽立刻找来马讷和柳匀商量,他们两对夫妻都愿意抛头露面,这就商量好了,怎么雇人,怎么进货,怎么分班次。

    马讷、柳匀两家商量着,问道:“如果汇文馆不搞什么文魁比赛,怎么办?”

    巫明丽道:“不会不办。这种扬名立万的机会,蜀王岂能轻轻放过?”

    就算蜀王想不起来,她也自有办法让他想起来。

    正月过半,年节忙过了,后院里灵芝传来了好消息,她前两个月还有来红,是胎不稳的征兆,她只当是月事。直到那日陪巫明丽去女观烧香时吐了一回,巫明丽叫大夫来一看,才发现是怀孕。

    巫明丽立刻写了封帖子送进宫里,把灵芝提到了选侍,只等三个月胎稳了就挪到上房的后院去。

    灵芝并不忌讳什么,卖了个好,选了碧兰之前的屋子,她还留下了溶月,并不介意碧兰原定的丫鬟在那处院落继续当差。

    这个好确实卖得不错,那边屋子并不能一直空着,强塞人进去说不定被塞的人不乐意,憋出个好歹来,灵芝主动选了去,巫明丽都忍不住高看她一眼。

    巫明丽进宫陪聊时带进了这个消息,皇后很高兴,赏了一些吃穿用度到信王府,顺便又赏了一个阿保,两个宫女:“这回选秀预备着看的人少,就不往你家指人了,这两个丫头年纪差不多大,都是好孩子,你领了去,绝不让你多操一点心的。”

    隐藏含义是“出身都不会太差”“为人品德比别的强,对此处特指荷香”“补偿你府上短了的那个”“选秀就不给你家指人了,这里贴上两个,方不显得厚此薄彼”。

    的确也该是时候寻摸一圈问问有没有人愿意侍奉信王,皇后直接赐人下来,省了她的事。

    两个宫女拜了新主人,乖乖巧巧跟着巫明丽走了。

    出宫回家的路上,巫明丽和蜀王妃等结伴而行,蜀王妃果然忍不住抱怨:“……如今人口渐渐上来了,娘娘虽然屡有垂问赏赐,究竟入不敷出。你三哥也是个散漫的,我这里左支右绌,忝着个脸好不容易找娘娘混来两个产业,还算怎么着多挣一抿子,你们三哥张张嘴,就搞了个什么汇文馆,浪着白白给酸书生住。那些要借住的穷酸,能有几个考上去的?”

    荣王妃道:“十年寒窗苦读,一朝登榜成名,只要有一个考中了,那地方就沾了名气,以后就好啦。”

    “扯卵。”蜀王妃眉头紧皱,“我早和我弟弟问过了,每一届取三百同进士和进士,能有三个真正的穷酸就不错啦!”

    巫明丽挑挑嘴角,没想到蜀王妃已经注意到了这点,可惜没深想。

    她撑着下巴,说:“我倒是有个主意,保管你说出去能哄得蜀王高兴,又能加一点进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