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二十六章 相称

    日子一天天过去,到了年纪的女孩子都带出去看了几轮了,连喜鹊、丹椒,都被瞅着空去转了转。

    喜鹊丹椒人在外面不假,但外面能接触的人,和家里接触的人,却大不相同。

    巫明丽私心里还是希望姑娘们多见识、多比较。

    女孩子们趴在窗口看外面走走来来的门客、侍卫,徐嬷嬷说起来,哎,这不成了选妃了?

    巫明丽在后面写写画画,老神在在:“只能我们给男人选,不能男人给女人选吗?我偏不信。”

    所以还是叫她们多看多接触。

    多看有用吗?

    有用。

    杏红很快就和蒋昭身边的一个副手看对了眼,副手有个官职在身,巫明丽估摸着,跟李琚打一场胜仗回来就该升了。

    上阵,危险吗?

    别人尤可,但跟着蒋昭搞后勤辎重,就没有太大的问题。

    对方家境殷实,听说杏红是宫里出来的,十分悦意,这就打算三书六聘地走起来,大约明年底后年初来抬人。

    而后不就,彩云也有了人家,正是高相公家的一个孙子。小公子正在备考举人,本性和彩云一样,不爱说话,心里的小九九倒是不少。

    这个婚期就比较晚了,彩云还要在王府干三年。高家也是不想失去王府这门关系,高老爷子有了寿数,不知还能教导王殿下几年,有个路子才好继续走动。

    这两家和王府关系都过于紧密了,杏红彩云婚后,若想继续回来,最多只能和金凤、郁红一样在外围办差,她们在上房内部的职责将由其他人接手。

    又有几个不曾近身侍奉的姑娘,陆陆续续的有了意中人,也都定下了婚期。

    想回家出嫁的,会在成亲之前放还回家,愿意在王府出嫁的,那就从王府北门出阁。

    ……

    这件事起初还有点水花,李琚都很感兴趣地想插手撮合一下,后来渐渐的大家看习惯了,也就没什么可讨论的。

    别人锅里的肉,究竟不如自己碗里的菜重要。

    与其关切老人们嫁了谁,不如关切她们嫁出去之后空下来的位置给谁接,那月钱可高了去了。

    大家最关切的,不外乎齐敏、清芳、羽萝、福喜四个。

    齐敏是徐嬷嬷的亲戚,且是守寡的身份,未婚的小丫头拿什么顶?她干的活儿还是独一份,根本没人能替。

    清芳和福喜有巫明丽亲口说的,就算嫁了人,外面的事还给她们办。确实她们手里攥的事,也很难找到第三个人去接。

    巫明丽在后院时不时组织比赛打算盘,写铺面经营的建言献策,能挑出来一两个看上去有天赋的,确定都还年轻,还得练呢,练出来了也得先跟福喜打下手。

    看看这选拔条件,注定外面的“大总管”之位,和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关系。

    就剩下羽萝的这个“我行让我上”的 信王妃手下第一“内人” 的位置格外引人注目。

    羽萝自己还不想放手呢,指望她嫁出去腾位子?那得是多么合她意思的男子才能动摇他!然而这样的男子,她又不曾遇到过。

    不如单身。

    羽萝之下是谁呢?小柔和秀莲,活儿少钱多,但这两个就不用比了,人家身份不一样。

    再之下,那就是秋草、紫芸和白羽了。

    秋草紫芸年纪才十四五,保守起见还能用三四年。白羽也不知怎么入的王妃的眼,一般人学不来那个机灵劲儿和胆大包天。白羽比秋草还小,她的缺,短时间内更不可能空出。

    再往下就是传说中的副大丫鬟,这一层人多,杏红彩云从存武堂撤回来后,月钱和大丫鬟一样,实际干的活儿就是这一层,加上康妙堂本来就有的几个,再算上年景园、丰润园的头头脑脑,大约有十来个位置。

    “副大丫鬟”个个都是宫里来的,个个儿儿都到了相看的年纪,她们的缺,总能张望张望吧!

    ……

    随着“啪”一声敲章,巫明丽又给一个帖子盖了戳。

    这是李琚的一个侍卫求娶一个丫鬟的帖子。

    为了给求娶的帖子敲章,巫明丽特意找齐敏雕了个新的名章,喜上眉梢图案构成的“信王妃巫”四个字,用桃红夹金印泥。

    方无适上课之前偷懒,在巫明丽这里偷闲看书,顺便给白羽开开小灶,边自学边讲读《史记》。

    看见巫明丽摇着头,无奈地放人去嫁人,方无适调侃道:“舍不得就留着嘛。外面不见得好。”

    巫明丽道:“留来留去留成仇,不留了。在我手上进府的人,只要在我这儿干满五年,我都随她们去。”

    她还是有点恨铁不成钢,把那张帖子抖了三抖,说道:“就是可恶!刚满十八的兰花要被野猪叼去了,干到二十五三十又怎样呢!辛辛苦苦,教一年养一年,嘿,第三年就许人啦,第四年,就走啦!”

    白羽小声说:“娘娘,我一辈子不出去,一辈子跟着你。”

    方无适咯咯直笑:“谁让你心善,叫她们自己选女婿。你若留到二十五再开口,那不就得二十五去。”

    巫明丽瞟她一眼,忽然想到什么,改换姿势把腿盘上炕,道:“你别只顾笑,我——突然有个念头,你觉得我弟弟怎么样?”

    巫明丽不是突发奇想。

    方无适的书读得很不错,性子刚烈,长相也好,近来跟着广玉真人学道,惯常穿深青色长衫长袄和水田衣长比甲,红裙,和王府制式区别不大,只是这个水田衣,就带出些出家的意思。她的头发总是束得高高的,盘混元髻或者太极髻,也学俗家居士戴“妙常巾”,清清冽冽,垂柳挂着一层新霜似的。

    有几次巫弟弟来了,在存武堂花厅吃饭,恰好方无适在康妙堂南门路过,两人隔着花圃一看,花影松影之间两个玉人,相称。

    有点像小鸾和柳辛的外貌倒个个儿,反正就是很搭。

    “殿下的弟弟?”方无适想了一会儿,轻轻掩口一笑,“君子不夺人所爱。之前他心上有人,之后有人心上有他。我可不能乱来,娘娘,您也别看着他了。”

    “有人心上有他?”巫明丽想不出还有谁,但看方无适这样,肯定是要为了姐妹守口如瓶了,“好啊,一个你,一个她,还有那个丁武,个个儿心里有人不肯说是吧,你们可别搞出什么你爱我我爱你的三角关系来!”

    方无适道:“和丁武什么关系?哦,丁武的心上人,娘娘您哪,也不知道,对吧?你要说丁武那我可不困了。你是没见过他俩在一块儿,所以不知道,你要是在跟前,一准看出来。丁武都快成哈巴儿了,那位呢,愣是木头似的,就不开窍啊哈哈哈哈——”

    方无适的笑声在巫明丽的嗔视中渐渐变小:“哎呀,我也不能出卖他们嘛。”

    “还笑,后槽牙都露出来了。”巫明丽也没逼问,她都放大家自由恋爱了,还要她去撮合不成?她只是奇怪他们和她们都从哪里认识的人。

    方无适笑完了,表情变得稍微正经些:“不过,我想从朋友的角度,帮她问一问,哪怕她的这段感情会无疾而终,终须问个明白。假如巫公子喜欢的姑娘,出身贫寒,目不识丁,相貌丑陋,很不相称,您会同意吗?”

    巫明丽皱起眉:“结婚是要相爱,和配不配称不称有什么关系?结为夫妻,不就相称啦?”

    巫序也就是面上光,长得俊文采好性格好,有什么用——算了,好像外面能满足这三个条件的男人,已算上上之选。巫明丽是他姐,看他多有不足,往外面比比看,更好的还有几个?

    现在巫序大约还在失恋的情绪里,从考乡试的结果看来,不严重,但刚才从上一次的恋无所终出来,这时候让他面对另一个姑娘的欢喜,恐怕适得其反。

    “等他从江南回来,或者,或者我要和信王去一趟江南,到那时候,我弟弟应该回转了,再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