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三十一章 老虎不在家

    十天功夫转瞬就过,临行前夜,巫明丽反复点检行囊,唯恐还有遗漏。

    李琚从她的反常表现里感受到她的慎重和煎熬。

    如果换个人表现出担忧的神色,以李琚的脑回路,会理解为这个人不信任他。如果那人再说两句什么“一定要平安归来啊不求您建功立业只求您安然无恙”,李琚保准认为是咒他,当场翻脸。

    但是巫明丽不一样。

    巫明丽和他说此去必胜,还仿古人给他写了个十胜十败书,李琚知道,巫明丽从心里相信他一定载誉凯旋。

    那么巫明丽在煎熬什么呢?

    “真想和你一起去碎叶看看啊。那里有李白的明月出天山,也有我的万里觅封侯。可惜不能。剑胆去得,师父去得,你去得,朱七九去得,我去不得。和你好的人那么多,只有我去不得。”

    巫明丽眼泪汪汪的,李琚心都化了,忙哄媳妇说:“这次是,事发突然,我给你发誓,如果有下次,我一定带你一块儿去。”

    下次?下次是什么呢?巫明丽算算,下次得是南方水灾,皇帝陛下派皇子去监督赈灾顺便解决江南隐匿人口田地等事。

    这一次蜀王南下,多半做不成事,下一次如果争取到李琚去,她确实去得。

    巫明丽立刻“破涕为笑”:“你有这么句话,我已经知足了。别人都不能带妻儿,偏你带,岂不让人离心?若有可以带妻儿的场合,你再记得今天发的誓。”

    哄住了李琚,巫明丽接下来给所有随行去的人也都哄了哄,主要是告诉他们,他们离开王府之日起,俸禄月银翻三倍,平安回来,总额再翻一倍;受小伤给银百两,重伤给银千两,残疾或死亡给抚恤千金;凡有立功,李琚获得的赏赐按功劳大小全部分给跟从者;若有朝廷赏赐,将比照朝廷所赐加倍给赏;及他们出去后,他们家里的一切,都有信王府照料,照料到什么程度,都用白纸黑字写给他们看。

    前些天在准备时,蒋昭等人就听闻说信王府对人厚道,但到此时,才知道厚道的程度。

    蒋昭能给于青打个配合就很满足了,钱和父母妻小的照顾,都是意外之喜。

    其他人也都心满意足,朱七九心里忐忑,却没有挂念不下的人,尚能玩笑说“等我回来也算建功立业,该有姐姐疼我,嫁给我了吧?”

    陈式的儿子被留在西院照顾,收养的小女儿抱到了康妙堂,他的媳妇也在康妙堂暂住,彻底没了后顾之忧。陈式和媳妇话别说到三更上,第二天早上,陈娥也特意赶回王府送爹爹出征。

    陈式看着亭亭玉立的女儿,想说“万一”怎么怎么,女儿怎么怎么“成家”,转了几转,话变成了:“好好办差。”

    丁武丁续和妹妹好一番依依惜别,巫明丽等他和妹妹说完了,悠悠然问丁武:“事到如今,还不说你的心上人是谁嘛?你不怕你回来,我已经把她嫁出去啦?”

    丁武憨厚地笑着,说:“不怕。娘娘早说过,她们的婚事,讲究你情我愿。如果她愿意嫁给别人,怨不得别人,是我没福气让她选择嫁给我。”

    巫明丽就是诈他一下,听完,搓着下巴说:“还真是我身边人啊?行,我知道了。将来你的那个媒人红包,可要大一点哦!”

    丁武自知失言,再不敢多嘴多舌了。

    ……

    一大早,巫明丽送走了李琚他们,回来立刻宣布要休息两天,把她娘和于太太、罗太太请过来作客,其他什么帖子都别送过来,外面的找田趁月和徐嬷嬷,里头的找羽萝她们群策群力。

    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到处支应。如今该她休息的,一天都别少。

    家里养的小鹿小狐狸,小狗小鹦鹉,多久没抱过玩过了,今天就要全部补回来。

    不过,外面的帖子是搁置了,事情本身并不会少。

    蜀王府的娃儿满周岁,花枝儿吃酒回来,抱着自己的孩子,陪聊。

    她说起那府里一句话能转十八个坑,巫明丽随口问:“他家有别的孕妇么?”

    花枝儿摇摇头。

    蜀王下江南有了四个月,而他的王府自八月份凤仙剩下一个儿子后,再也没传出任何动静。顺着凤仙生产的时间往前追溯,就是从去年十月开始,再也没有传出喜讯。

    这种死寂,和以前的子嗣艰难不一样,以前的王府是怀不稳,立不住,不是完全没动静。

    曾经巫明丽以为,蜀王府的妻妾们怀不稳,孩子立不住,是因为内斗——不提下三滥的手段,只说母体忧虑过甚这一条,就很容易怀胎不稳。

    现在想想,没准儿是因为蜀王他从根本上就不行呢!

    听说这次下江南查税粮,永春陈也跟着去了。

    蜀王得急成啥样,办差都要带着陈千帆?连表面功夫都不遮掩了,回想想,蜀王府对外说永春陈是给王府女眷调理脉息的,而蜀王南下一个妻妾都没带,永春陈跟着去调理谁?

    话说回来,对蜀王而言,清心寡欲未必是坏事。

    蜀王上辈子遇险,是因为管不住自己招致祸患,得亏丁武绝地反击,才保住了蜀王的性命。这辈子丁武根本不是王府的人,蜀王再惹出什么风流韵事来,没人救得了他。

    清心寡欲,至少能保命不是?

    巫明丽懒懒散散地抓着狗儿子的手向花枝儿挥一挥,转聊起桂花观。

    都知道桂花观是信王爱妾的产业,清静又正经,附近的女眷烧香拜拜都爱去桂花观,现在桂花观香客众多,长明海灯点了不知几百盏。

    有捐献,有供奉,桂花观养住弃婴和无家可归的女孩子。

    更让人高兴的是,桂花观教女孩子们读书,附近一些人家的女眷,忙碌之余,也会来蹭一蹭听一听。

    花枝儿只是当一桩趣闻说,说她们写着七歪八扭的名字,那附近风气也好了许多。

    巫明丽则十分高兴,她看看方无适:“无适,你想不想再教几个徒弟呢?”

    方无适道:“娘娘想让我去桂花观?”

    “不,桂花观撑死了算扫盲,真要教书育人,还得是庠序。我打算开个女校。”

    “女校?专门教女子读书?这……”方无适犹豫,“自从那年傅祥考状元后,女校,女子读书,这件事,提都提不得。我虽然很乐意,可也怕娘娘成为众矢之的。”

    “这事儿我没打算今天提了明天就办成。胡豫到了咱们家,别的不说,纺织机是要新作了;江南的人去了也有一年了,织工作坊也是早晚的事。咱们家的作坊女工当然要读书,不读书连织机都未必能用好。女人们既然出了家门,家里的孩子怎么办?男孩儿读书呢,女孩儿怎么办?这个女校,是作为织工相配的处所开的。等作坊开起来半年,再提,应该就无妨了。打头里说的是帮女工们养孩子,又不是教她们考状元。”

    说归说,做归做,实际上学校里教什么,还不是巫明丽说了算。

    真有傅祥那样的女子,便是一时动摇不得前朝的体统,留在巫明丽身边,转个弯,照样插手朝政。

    巫明丽还是保守的,她要是足够胆大,借着罗剑胆的势,从边远和府县开始,能撕一块肉下来。

    “而且……有个小霸王,说不定能帮帮咱们。有她在,没人会自讨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