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八十九章 又一春

    而后,皇帝陛下因为江南粮仓以及俩儿子明明去查了都没查出个所以然来,十分生气,京城刮起了来自禁宫的西北风。

    巫明丽在王府安安眈眈地准备过冬,收钱、盘账、发钱三件大事。

    巫明丽指定今冬流行服色大红大紫大绿,一时间整个京城红缎子供不应求。

    齐敏、小柔还有几个小丫鬟给巫明丽缝制各种衣服,齐敏嘀嘀咕咕:“难得娘娘想穿红的。”

    巫明丽:“春天我还想继续穿红呢。给我再做些红绿撞色的来~”

    及到了各大场合,蜀王妃透气的时候调侃她:“你以前不是嫌正红缎子太寻常,显不出你爱美来,怎么今年换了五身红的还没穿够?”

    巫明丽不动声色地喝茶:“那我,也和你们,红得不一样。”

    那是,别人穿红穿个厚重端庄,那么厚的缎子和罗,正正的红。巫明丽穿红穿的窈窕柔艳,底布也要夹金夹银,烛光下天光下,一片一片波光粼粼,还要有各种隐喻的暗纹,上面再盘金盘银缀珠缀玉缀水晶。

    冬至大朝时巫明丽戴的幅巾上钉满了水滴形的水晶、琉璃,像雨水落下的涟漪。

    第二天,全城人不分男女老少,斗篷、肩帕、幅巾上都用水晶琉璃点缀得像雨水溅落一样。

    巫明丽今年特别爱红色,毕竟过了今年,明年她一个寡妇,公开场合的大礼服,除了最正式的命妇品服之外,不合适再穿红着绿了。

    然而,过了年,又是一个春天,巫明丽没等到李琚受伤的消息。

    上辈子李琚是年底受重伤,春季,消息送到京城,夏季,人回到京城接受治疗,最后在秋冬之交不治身亡。

    皇子重伤这样的消息,一定会快马加鞭地送回京城。

    这一次,到春天正好时,关于李琚的消息还是“安好”“善战”。

    大事未定却风雨欲来的感觉,可真是太折磨人了。

    巫明丽觉得心烦就去盘自家的产业,蒙学女学织工坊车马行,无所不盘。

    去各个府邸教女眷读书的寡妇或自梳女,巫明丽着重挑选了一番。

    这样的女子,书院有不少。书院这么多年来育人无数,总有因故早逝的学生,再加上他们守寡的女儿和儿媳,读书人家的未改嫁的寡妇,怎么都有十几二十个。

    只算京城附近、能写信派人去请的,大约七八个。

    巫太太赶在科举开始前写信邀请她知道的人品可靠的几位寡居女子到书院一件,从中选出三位品行优良、饱读诗书,且容貌寻常甚至可以说丑陋、身材也不大妙的妇人,送到了王府。

    同时送去王府的还有一封信。

    今年是科举大年,春试要紧,为娘我啊,要管这堆事啦,姑娘你啊,给为娘省省心吧?要求不高,省仨月的心就够用。

    木明丽看完了信,就,啊这……突然感觉自己似乎有点不孝?

    巫明丽与三位妇人恳谈过后,分别和她们定好出门的时间以及接送的地址,上门教女眷读书的小学堂就建起来了。

    为了让这种上门教课的行为显得更正常一些,巫明丽也收揽了一些老宫女甚至老太监。

    京里总有新门户立起来,要学规矩、派头、交际来往,心思活络的老宫女一向很有行情。

    别家也有这样的人脉,巫明丽突然折腾这么一件事,根本没人在意。

    至于信王府不定时派人接送三个寡妇出入一些门户,就更无人在意了。

    苏三奶奶出嫁第三年,终于有了真正的老师,教她读书,传她道义。

    日影流光中,春天又到了。

    这一整个春初,巫明丽都很忙,或者说放任自己忙,无事也忙,免着老惦记边关的人。

    巫小弟、罗琴心、钱胜子都踏上了返程之路。

    巫小弟和罗琴心来信说,回家问安后去信王府晴春斋,他们有太多江南的见闻要分享、商量。老父亲没空,先和姐姐说也是一样的。

    钱胜子和他们一起回京,他不回家,只在晴春斋修整,然后尽快进宫面圣。晴春斋提前收拾好等他回来议事,巫明丽已代交谒见帖,陛下已准谒见,只等钱胜子确认回京的日期,即可确定面圣的时间。

    钱胜子回来,意味着钱庄终于要开业了,早就准备好的人手,过完年就陆陆续续上工,活儿还没开始,他们就虚空练习。

    特别是运送银子往返的侍卫,制度、路线都有户部银库给他们划定好了,他们拿石头装车,练习押送,每天往返一次,风吹雨打,从无懈怠。

    所有知情人都很忧心,这个钱庄将来怎么运转下去。

    按照巫明丽和钱胜子的打算,钱庄里放钱,不仅不收保管费、手续费,还反给利息。

    那钱庄要怎么挣钱呢?

    有些人从书上看到了官银流转的一种方法:民间借贷。历朝历代都有通过低息官府贷款与民休养生息的做法,本朝也不例外,只是零散、不成规模。

    他们猜到了这个“大雍信行”钱庄大约会靠放贷生钱,但是放贷就和踩钢丝似的,稍不注意粉身碎骨,左偏一点是盘剥争利,右偏一点是遭骗套净。

    不过这只是知道的人的一些小猜测,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京城多了个钱庄,并不算稀奇。

    很多有钱无势的人家,早早就在准备搞一抿子钱,孝敬孝敬信王府,好攀点权势。他们不怕信王府要钱,只怕信王府啥都不要。

    如此巫明丽到处盘,盘到科举过了,也没盘到李琚的消息。

    倒是有人的命运变了。

    本该屡试不第的郎云清,这一次就考中进士。不过和原本命运线一样的是,他没有入朝为官的意思,而是选择继续教书育人,所以柳家书院撞大运,迎来了他们的第三位进士塾师。

    根据老爹和小鸾时不时转告的消息,郎云清在柳家书院教书确实颇有成效,那边的纨绔子弟,最怕简进,最服郎云清,再顽劣的孩童,在郎云清手里也服服帖帖。

    那个满肚子坏水的柳崇鸣,在郎云清跟前从不“施展长材”。

    郎云清自有天赋在此,不当官当塾师,是巫家书院的幸运。

    他高中之后,巫山长和他恳谈了一宿,确认这孩子心意已决,便将他收为亲传弟子,以亲子视之。

    巫山长还给巫明丽写了封信,希望巫明丽手上松一松,给郎云清看个好媳妇。

    郎云清一把年纪了,还是个童子鸡,他的亲缘淡漠,父母没给他做任何安排,发榜那天,他差点被榜下捉婿捉去了。

    巫山长看不得弟子如此孑然一身,决定亲自帮他撮合撮合。

    要问什么地方未婚的姑娘多?就巫山长熟悉的范围里,当然是信王府了。

    信王府的姑娘出了名的漂亮能干,这两年嫁出去了几个,那都是宫里出来的,气派作风就是不一样,一个妻子能把一家子的家风都拧过去。

    郎云清还是巫明丽推荐到书院的,巫山长请巫明丽帮忙撮合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