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九十章 婚天婚地1

    科举之后是盛春,京城气氛活跃不少。

    边关仍然没有消息传来,按上辈子的进度,李琚这时候都该进棺材了。

    巫明丽已经不焦躁了。

    爱来不来,反正过了今年她守寡,消息没来一天,她快活一天。各处都张罗起这会那会的,赏春游玩,巫明丽一场不落,穿着她的红衫给新科进士庆祝,顺便拉扯他们进入京城的官僚体系。

    有那么几个考生与王府的姑娘定了婚约,这一科考完,无论成不成都要办事了,巫明丽忙着嫁姑娘。

    信王府的南角门,隔几天就有人吹吹打打地来迎亲,又或是小夫妻回门日特意来见见老主人。

    次数多了,周围的人都摸出了规律,每到宜嫁娶的吉日,王府的角门外总是守满了来蹭喜钱和糖果点心的人。

    巫明丽一边嫁姑娘,一边还在给府里满二十且想嫁人的女孩子们相看,每次去钱庄和作坊,她都会带上她们,放她们接触外面的世界和人。

    郎云清的婚事,不算难,府里什么样的女孩子没有?他本人也十分出色,以他的能力、德行之出众,在巫山长收他为亲传弟子之后,郎云清甚至有可能接任成为山长,前途一片好。

    巫明丽都想把小柔嫁过去。小柔没心没肺地玩玩闹闹,转眼也二十了。

    不过小柔的婚事,巫明丽说了不算,得皇后点头。

    时过境迁,当初防备她的理由现在已经不重要了。

    当年皇后说把她看住了不准她出门,不准她见外人,小柔就扎扎实实在王妃的上房住了四年,别说大门二门,就是康妙堂的后门,她都没出去过,老实得比鹌鹑还怂,比秧鸡还傻。

    千秋节后,皇后刚批完今年恩准会亲的名单,心情愉快,巫明丽来问安,皇后顺便让她给弄一下供花。

    巫明丽一边摆弄花草,一边说到小柔的婚事,问皇后的意见。

    她感觉这只是个小事,没想到皇后却说:“过两天再说。”

    为什么要过两天再说呢?皇后现在还在犹豫?又或者,她还得拿去和别人商量?

    巫明丽说道:“那妾身就等着了。我私下看着,今年的新科进士里,禁军侍卫里,有好些不错的孩子,我已看中了几个,正要撮合。若是可行,小柔的婚事,我也想保个媒。”

    皇后笑道:“那这个媒人红包,早晚落在你碗里。”

    如此推算,就不是为了可与不可而犹豫,而是决定权不在皇后手上。

    啧,难不成还要皇帝陛下决定?

    巫明丽还真猜对了。

    皇后对这个“疑似皇帝陛下私生女”的姑娘印象很深,她一向谨慎,怎么会直接点头。

    但是也不好直接去问,就只能在私底下的场合,恰好说到今年宫女恩放出宫时,用似乎是风轻云淡闲话家常的语气,和皇帝陛下说道:“当年冠军将军的遗腹女,好像也二十一二的年纪了,她在十六儿府上当差,十六媳妇儿想着给她看个人家。她这里嫁了,当年的事好像都封起来了一样。”

    皇帝陛下的手停在纸上许久,久到笔尖的墨都有点干涩了,方说:“他爹……太冤枉了……让十六媳妇儿给她看个好人家,要宽容一点,老实一点,家里人口简单,品德好,家底子厚实……”

    皇帝陛下噼里啪啦甩了十八条要求。

    皇后的表情微微龟裂。

    还敢说和你没关系!偷嘴偷到掖廷罪奴身上的老东西!!你对几个正经公主的婚事有这么上心吗前年都到了要和亲的程度了你都没封小柔为公主去和亲!!!还说不是真爱!!!!

    总之巫明丽下次问安时就知道了,小柔可以婚配,并且要精挑细选,家底子厚实、不计较出身,还对她好的人家做婚配。

    巫明丽私心看人,书院的几个塾师和准塾师不错,她弟弟也不错。

    巫明丽打算带小柔去奉德公府,安排小柔正经八百和郎云清见一面,互相看看,没那个意思的话,等弟弟回来了再去相看下弟弟。

    等等,无适好像说过,府里有个人默默暗恋她的傻弟弟来着?那等弟弟上门来了,多带几个去客房那边走动,万一呢。

    钱胜子三个大约三月十五到京城,巫明丽递交谒见帖,陛下批复三月十八觐见。

    陛下很急切,巫明丽猜测他对江南的现状应该有了很深的了解。

    巫小弟和罗琴心会在三月十八到晴春斋,他们还带来了两个姑娘,都是

    巫明丽于是定下,十九到二十一这三天,每天带几个不同的姑娘去存武堂客房走动走动。

    紫芸秋草将这些日程都标记好,巫明丽摩挲着下巴,忽然想到了一个点:方无适只说有人将巫小弟放在心上,可没说那人是男是女是姑娘还是和离了守寡了。

    巫明丽默默地把清芳齐敏秦大妞她们都加进了名单。

    然后赶在三月十二一个清朗的日子,巫明丽就带着小柔来到了柳家书院。

    三个少奶奶和于鸾迎到门口,先去后面与国夫人见了一面,国夫人为书院的事又千万感谢,又是一番叙话,再到西南角院看看书房。

    简进在给柳崇鸣等兄弟几个讲文章,他们是灵性的,学了门径,就能入门,做的文章不能说好,大约有了个样子,简进就能讲了。

    简进占了一个书房,外面学堂还分着两个班,鄢质、郎云清正在上课。

    小鸾陪着巫明丽,走内侧的过道,隔花窗往里看。

    学生的数量没变,人却变了,有的人受不了读书的苦,回家躺着去了,换成了外面沾亲带故的孩子进来。

    柳家大哥儿二哥儿在最末的班里,肉眼可见地瘦了一大圈。

    瘦点好,身上的肉都换成脑子里的……呃,脑子里的水?总之,明白些道理总比不明白的好。

    郎云清就在这个末等班教书,他现在是进士了,不出去走关系补官职不进翰林不当幕僚,继续留在这里教“差生”,真是这个班里的学生的运气。

    本就很受欢迎的人,这下子更有威望了。

    巫明丽看他哪哪都满意,因笑问于鸾:“你们家没那个意思?”

    于鸾笑笑:“哪能呢,不合适罢了。”

    郎云清哪哪都好,就是太单纯了太木讷,不会讨人高兴。

    本来七小姐九小姐的母亲都看中了这位,然而这个性格吧着实难绷,再一问,家里父母关系不好,手上没钱没地没产业,考了进士还不当官,继续在这教小孩,于是渐渐的心思不那么急切,就拿他当个备选。

    于鸾觉得还好,不过,又不是她嫁女儿,她觉得还好有屁用。

    巫明丽秒懂,然后又觉得有一点好笑。

    如果郎云清真是个不解风情的呆子,能把这一屋子狗熊管得服服帖帖?能考上进士?

    在殿前奏陈问对没有被刷下来的人,没一个简单的!

    他表现得不合适,只能说明他没看上国公府的小姐,他有自己的心思。

    巫明丽将小柔等几个都叫来了,让她们也隔着花窗往里瞧了瞧,听听郎云清如何上课,然后转到那日小柔隔屏风听考较的书房里,一边看近来学生们做的文章,一边等郎云清下课。

    文章么,就那样。

    巫明丽单挑出一个读书笔记,觉得他总结的“纵虎归山”“养虎为患”等史料思考非常偏激,但又精准洞悉人性,一看,正是柳崇鸣的。

    这个人的野心堪比焚山之火,给一点风就成燎原之势,若有配得上野心的才华,他日未必不是一方权臣。就算才华泯然众人,仍然会是个很好用的能吏。

    上辈子他没冒头,生是耽误了。

    巫明丽示意白羽记下:“让马讷去他家拜访,给他准备些学里一样的文房。三节两寿时下个帖子请他上门来。”

    白羽利利索索记在小本本上。

    于鸾一看,又是这个柳崇鸣,她还是怕姐姐控制不住他,便说道:“他倒是个重情感恩的,姐姐若看中他,不如赏他个媳妇?”

    巫明丽不喜欢把人当货物一样赏来赏去的,道:“他敏锐,赏他媳妇,说不定在他心里就成了‘奴仆视之’,反而惹出他多思多想。夫妻之外,别的情义也是情义,大不了让我弟弟和他拜把子。”

    说到弟弟,巫明丽又道:“赶明儿我带小弟过来拜访。”

    意思如果国公府想相看的,注意安排。

    于鸾答应了一声。

    闲聊间,那边下了学,鄢质、郎云清以及另一个已经成婚的举人塾师,都卷着一堆文章试卷来到了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