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7章 我的高中之——考技校失败

    在每个人的人生之旅中,会遇到很多的失败和挫折,也会有自己的选择和尝试,只有在不断的尝试、不断的失败中积累经验,才能最终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我就是在不断的选择,不断的尝试和不断的失败中积累着自己的经验,慢慢的试错,缓慢的进步,前文提到了我们兄弟三人一起去参军,均因为体检没过而铩羽而归,让我们打消了当兵的念头,因为此路不通。我又在尝试着选择另外一条人生道路。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城镇户口的小孩比农村户口的小孩多了一条路,那就是可以考中专和技工学校,八九十年代的技工学校的毕业生是包分配的,毕业后的工作不用担心,最差会分配在县城,因为技工学校培养的是技术工人,那时候的工厂都在省、市、县里面,基本没有在乡镇的。八九十年代的技工学校的学生大致相当于现在的职业学院的专科或本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技校有大型国企的技校和社会技校,如一些国企公司技工学校,市级技工学校。大型国企和相关系统职工子弟考本公司(系统)技校相对容易的多,但其他的城镇户口的考生考技校(包括部分国企技校向社会招生)比较难,其难度超过现在考二本。那个年代,想要在岗位上得到晋升,除了家里有背景外,那必须要技术过硬才行,要不服不了众。所以,大部分技校学生特别是社会考生在技校学习特别努力,很多技校学生毕业在工作岗位都干得很出色,那个年代的技校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大批技能型工人。并且那个年代的技校生毕业分配在国营单位,大部分在同一单位同一岗位干一辈子,那一辈人的技术素质相当过硬,培养了很多能工巧匠。之所以有那么多的能工巧匠,是因为八九十年代的技校生能在同一岗位专心干一辈子,单位会分房,没有买房的压力,不用担心失业去找工作。

    我在小学四年级就转成了城镇户口,一直没有这方面的想法。到了高二,我们有几个同学没有考上高中,他们复读一年后顺利考进了省会城市的炼钢厂技工学校,高中有个同学学习成绩还可以,他也想提前考技校,怂恿我和他 一起考技校。当时子女接替顶班的政策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也失去了顶替父亲参加工作的机会,就想着尝试下,和同学一起准备考试。但当时我是社会考生,考技校的压力很大的,同学他可以报考他父亲单位系统内的技工学校,考试的压力要小的多。这个同学和我非常要好,有一年暑假他父母都出去了,他家里没有人,他邀请了我们几个玩的好的同学到他家玩,当时正兴起游戏机,手持的俄罗斯方块,可以充电的。我们几个人比赛看谁打的成绩好,轮番上阵,没电了充电后再打。我们基本上从早上打到晚上,晚上就充电的时候稍微睡一会儿,谁睡醒了就接着打,早上买几个馒头凑合着吃,其他时候都在一起玩。从我们身上的表现,我也理解了后来的小朋友们网瘾戒不掉,主要是游戏的诱惑很大,我们那时候的游戏没有赌博的性质,现在很多网络游戏都带有一定的赌博性质,有很多的限制和充值。有些人参与网络游戏,甚至不惜挪用公款来弥补空缺,最后把自己送进了监狱,这样的报道层出不穷,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乐此不疲、不引以为戒呢?我觉得主要还是人的侥幸心理和心中的贪欲在作祟,都想通过捷径来实现自己发财的梦想。

    在这里,先介绍下子女顶替政策。子女顶替,又称接班顶替,是指父母退休、退职后,由其子女办理入职手续,顶替空下来的名额,进入父母原工作单位上班的方式。这种方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尤其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单位招工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当时几乎人人耳熟能详的社会现象,解决了一部分单位职工子弟的就业问题。虽然顶替制度在当时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市场化,这种制度显然是不合时宜的,特别是一些主要岗位,子女顶替后没有相关的工作能力,不但没有解决单位的实际问题,还增加了新的人员的岗位需求,造成了很多现实的社会问题。后来,随着国家劳动就业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公平、竞争、择优就业观念逐步引入社会,80年代末期,这一历史性的就业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我和同学报考的技工学校不是一个大类,也不是我喜欢的专业,这也是我自己的原因,在选择一些事情时,如果不是自己愿意的,最终也会选择。这在后面我工作中多次发生,可能自己想的也比较多,也不屑于和某些人计较,但这些人却乐此不疲的利用造谣等手段来诋毁你。

    说到这,我就简单介绍下为什么会有此类事情发生,人类其实是非常有趣的动物,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的人心胸宽阔,有的人小肚鸡肠,有的人格局大,有的人格局小。简单来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对于格局大的人,他们心胸宽阔、看的远,不会着眼于眼前,不会拘泥于小事,也不会因一些小事而烦恼或与人产生争执,觉得格局小的人是“燕雀焉知鸿鹄之志”,而不去理会这些人的言行。他们能够超越当前的困境或挑战,有更长远的规划和视角,面对困难时会更加冷静和理性,能够迅速调整心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也不会因为一次失败或挫折而气馁,而是会从中吸取教训,继续前行。他们更倾向于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有意义的活动中,而不是仅仅追求表面的社交或短暂的快乐。他们有自己的生活节奏,不太受他人看法的影响。格局大的人特别注重自身的成长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他们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他们认识到知识和经验的重要性,并以此作为实现更大目标的基础,不断提升自己,开拓自己的视野,扩展自己的人脉,并坚持把自己的资源和人脉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去,就为了实现自己为单位的发展所能提供的帮助和努力。格局大的人往往有着较高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会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出卖原则或朋友,他们相信长期利益大于短期利益,因此不会急于求成,而是会选择更有价值的道路,喜欢栽树,而不是只想着眼前的利益,只顾着当前乘凉,更不会为了自己的眼前利益而竭渊而渔。

    而格局小的人,很多是长戚戚的小人,他们会过分关注日常的小事,心胸很狭窄,容易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感到愤怒或不愉快;当格局大的人认真谋划做事时,他会在一旁冷嘲热讽,甚至一本正经的利用手中的职责阻止格局大的人干事,也会竭尽所能去诋毁有格局的人,但在别人面前却冠冕堂皇的说怎么怎么样。摘桃子是这些人惯用的伎俩,干工作的时候不见人,工作出成效了,便第一时间跳出来摘桃子,自以为做的天衣无缝,但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大家都心知肚明,不会去说破,但不代表大家是傻子,什么都不知道。

    社会上和工作中的人形形色色,有正人君子,就有龌龊小人,小人有两种,一种是真小人,一种是伪君子。虽然在现实生活中,真小人和伪君子都有其可怕之处,但从普遍认知和造成的社会影响来看,伪君子可能更可怕,伪君子比真小人还让人防不胜防,隐藏的更深,破坏力更大。真小人的可怕之处在于他们行事肆无忌惮,毫无廉耻,没有底线,亵渎社会的基本价值规范,更不怕做坏事,会明目张胆的诋毁你、质问你。当然,真小人的行为容易被总结出模式,他们的下一步行动也很容易预判,而且因为他们不掩饰自己的小人行径,所以人们能够提前提高警惕,加以预防可能的危害。而我们也会遇到很多的伪君子,而伪君子表面上是高尚,实际上卑鄙无耻的小人,他们道貌岸然、口是心非、出尔反尔、得志猖狂,伪君子中隐藏的最深、最出名的当属《笑傲江湖》中的华山派掌门人——君子剑岳不群。现实中的伪君子很多,也很难识别,他们最善于抛玉还砖。我们知道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小人恨你是因为没给他想要得到的利益,所以会对你恶言相向,但伪君子总是在你面前说好话,是为了麻痹你,要你给他足够的利益,甚至得寸进尺。就算达不到他的期望值,他也一样出恶言,比小人还厉害,能说你好话就能说你坏话,甚至会指示真小人来和你正面冲突,他却站在一边看似很公平的说一些很不准确的言论,其实是在给真小人火上浇油,最后达到他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言归正传,说我考技校的事情,经过几个月的认真复习,我和同学走上了技校的考场,结果同学高中,而我却以10多分之差和技校失之交臂,虽然有点遗憾,但自己觉得报考的哪所技校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如果考上了估计也学不好,就算是给自己又找了个借口吧。时间过得很快,我的那个同学在九月份就去上他父亲所在系统的技校读书去了,我们经常会有信件来往,他说他们毕业一般不会回原籍所在地的系统单位,主要是省上系统高层为避免所有的人在熟悉的地方,没有了一定的竞争力,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效果不好,我在信中也对他表示了祝贺,如果到其他县市,对他来说也是一个机会,毕竟我们县在省上和地区的经济排名比较靠后,能走出去当然是最好的结果。两年以后,在我复读第一年后,同学顺利毕业,分到了地区,这对他来说是最好的结果,主要是他在技校学习时表现出了很高的素养,学习成绩优异,得到了地区单位的肯定,还没有毕业就把他预定了。当时我正经受第二次高考失败的煎熬,还在准备去参加第三次高考前的复读准备,他回来找我玩,我抛却了心中的烦恼,陪他玩了几天,叙了几天旧,我也知道,这一分开,估计见面的机会就少之又少了。他工作了以后,我们也通过几次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我们接触人群的变化,那种感情只能存留在心里,存留在记忆里了。很多年之后,在县城又碰到了他,他说工作调回县城了,我说为什么调回来了,不是地区(市上)的条件更加好吗?他解释说他们单位的情况比较恼火,当时主要是畜牧行业的,我们那个地方和内蒙、新疆和青海的畜牧业相比,基本上算无了,所以他们的工作变得越来越清闲,最后不得不选择回县上工作,毕竟县里的消费水平要低的多。

    在省上读师专的时候,有见到了我初中的几名同学,他们技校毕业在省城炼钢厂工作,后面因为国企改革,他们也成了下岗职工,当时过的比较郁闷,想着回县上发展。真是造化弄人呀,上世纪70、80年代出生的一批人,遇到了社会的大变革,所有的事情都没有赶上趟,但文化大革命、下岗潮等一些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大事件我们都遇上了,挺过了这段时间,大家都已经成了中年油腻大叔,成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中流砥柱,不敢有任何其他的想法。

    后来我也在庆幸我自己,在几个大的选择中,自己虽然表现不好,但却阴差阳错的躲过了这些劫难,我也不敢想象,如果我遇到下岗,自己会怎么干,怎么规划自己的人生之路。后来我离开老家太久了,就没有那些同学的消息了,希望我的同学们都过的幸福安康。

    原来的技校和中专后来发展成了现在的职业院校,现在的职业院校毕业生找一份工作也不容易,工资不高,能养家糊口就不错了,想要靠工资来买房,对于普通工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迫于生存的压力,现在的技术工人难以在同一单位同一岗位长久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