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寅时末卯时初(大概早上5点左右)

    乔暖暖已经带着青雀和红鸾来到了绛德院外,院子外的婆子看到一个身着缕金红梅傲雪缎裙,玉色广袖金线云锦上衣,梳着朝云近香髻点缀着金堑花双喜钗,一对百合镶珊瑚钿的如仙子款款而来。

    “劳烦通传一下,大少夫人来给老夫人、大夫人、二夫人们敬茶。”青雀对着婆子福了福身子说。

    “见过大少夫人,老夫人吩咐了,大少夫人来了不必通传,直接进入。院子里有丫鬟领您去老夫人屋里。”

    乔暖暖对婆子点点头,带着请两个丫鬟入院,青雀分别给看院子的婆子一人一个荷包打赏,里面装着几个银裸子。

    入了绛德院,立马有丫鬟过来领着她们。

    穿过一片石榴小林子,穿过抄手游廊,经过穿堂,才到了老夫人的主屋。

    主屋前半部分是一个很大的正堂,正中间摆着罗汉床。

    一个大约五十来岁,一脸慈祥却眼底精明的老夫人正坐在上面。

    两边摆着两列交椅,左右前两排坐着两对中年妇人和中年男子,第三排独坐一个跟乔暖暖差不多年岁的妇人,应该是二房的媳妇儿。

    交椅后面站着三个少女,大的大约十四五岁,小的也有十一二岁的样子,是孟景逸的大妹妹、二妹妹和三妹妹了。

    乔暖暖余光环绕,说是不必着急早起,但是人都来来齐了,幸得她按照礼俗早早来了。

    看来这孟老夫人是在考验她了。

    乔暖暖稍稍站定,孟嬷嬷已经取来一个厚厚的蒲团,放在她跟前。

    丫鬟们也端出茶来。

    孟嬷嬷站在乔暖暖后一步开口道:“请大少夫人给老夫人敬茶!”

    乔暖暖依言跪在蒲团上,接过丫鬟递上的茶盏,“暖暖给祖母请安,请主母喝茶。”

    温热的茶水,双手恭敬的端与额头齐平,一言一行挑不出错处。

    “哎!好好好!真实标致的人儿!”孟老夫人笑呵呵地接过茶,喝了一口后,取来一对鎏金镶玉镯子和一套红宝石并蒂莲头面做见面礼。

    都是时下新潮的款式。

    “好孩子,景逸身受皇命,让你受委屈了,以后孟府都是你的家,你婆母也是柔软性子,会待你好的。景逸回来后定让他好好补偿你。”

    “谢祖母,孙媳明白。”乔暖暖双手接过老夫人的见面礼,转而交给青雀,才站起来。

    给老夫人敬茶后,才是给婆母和公爹敬茶。

    “暖暖给父亲请安,父亲请喝茶。”

    “好好好!”孟大老爷接过茶,低头喝茶,眼皮挡住了眼底的复杂。

    孟大老爷喝过茶后,同样给了见面礼,是两幅名家画作和流彩黑玉棋。

    “暖暖给母亲请安,母亲请喝茶。”

    “乖孩子!”孟大夫人接过茶盏也喝了一口,虽然夫君不在,但是看着儿媳大方得体的样子,孟大夫人心底也是满意的。

    喝过茶后,孟大夫人也给了一套幽兰点翠珠头面和红玉八珍璎珞。

    最后轮到给二老爷和二夫人敬茶,他们夫妻也给了符合礼制的见面礼,一方沉香砚台和一对彩蝶衔珠金步摇。

    给长辈敬茶后,轮到平辈给乔暖暖见礼。

    孟景逸是大房的嫡长子,乔暖暖是孟景逸的妻子,大房的少夫人,如今孟家是孟大夫人当家,不出意外的话,乔暖暖就是孟家下一任的当家主母。

    孟嬷嬷示意乔暖暖坐在大夫人下首的交椅上,排名由大小到小一一给乔暖暖见礼。最先开始的是二房的媳妇江姝:“弟媳见过大嫂!”

    “快请起,我们同是妯娌,今后相互照应。”乔暖暖虚扶了江姝,接过青雀递来的盒子,里面是一对赤金绕海棠簪子。

    “不知弟妹喜好,希望你喜欢。”

    江姝双手接下盒子,并没有当场打开看,而是谢谢乔暖暖并表示:“大嫂挑的,必然是好的,谢谢大嫂。”

    江姝见礼后,轮到大房大小姐孟景瑟,乔暖暖还未嫁入孟家时是见过孟景瑟一面的。

    当时她刚被接回乔府不久,在一次王家小姐的游园会上,只是当时她身边还有李家和慕容家的小姐,三人对乔暖暖并不友善。

    今日再见面,还有点尴尬,不过秉着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乔暖暖稳得不行,论端着,没人比她更在行。

    “见过大嫂。”孟景瑟也想起上次见面的情形,也觉得尴尬,但更多的是排斥。

    不可否认,乔暖暖真的很美,如江南女子弱柳扶风又过分明艳。

    但是她挡了哥哥的美好姻缘,也伤害了慕容姐姐。

    随意见了见礼,不等乔暖暖说话,她便起身。

    乔暖暖脸色还是笑眯眯的没有任何变化,同样从青雀手里接过一个小木盒,里面是一对青玉耳环和一根青玉钗,都是铃兰花的形状。

    老夫人看着孟景瑟失礼的行为以及乔暖暖得体的举动,眉头微皱了一下放弃开口。

    大夫人看到孟景瑟如此,脸上笑容都淡了几分,来绛德院前都敲打好了,怎么还使小性子。

    不仅仅是规矩有失,更是在二房面前下自己的面子!

    后面孟景云和孟景彤见礼都规规矩矩的,不敢一丝敷衍。

    乔暖暖也没有因为是二房就厚此薄彼,同样都给了耳环和钗子,只是样式和材质不一样。

    “你小叔子在城防营当值,还没下职,后面有机会在让他拜见。”老夫人开口解释为什么不见二房嫡子。

    “是。”

    至于府里其他庶子庶女,年纪都还小,按照规矩 ,没学好规矩时,不能给老夫人晨昏定省,所以也就没有见到,那些姨娘也没有到绛德院的资格。

    一场没有新郎的看似圆满的敬茶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