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5章 报到第一天

    今天,是江奕到昌龙县煤炭局报到的日子。

    县煤炭局办公地点,不在县政府那栋大楼里面,而是在昌龙县城西北面的凯旋路。

    那些年,昌龙县的机关事业单位,按照资金来源渠道,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财政全额拨款,第二类是差额拨款,第三类是自收自支。

    县煤炭局属于第三类,就是自收自支单位单位。

    县煤炭局的各项支出和干部职工的工资、福利等,都要靠单位自行组织收入来解决。

    县煤炭局的主要收来源,是收取全县一百多家煤矿企业管理费。

    江奕在上班前,就到了县煤炭局。

    局办公室主任把江奕带到了局长办公室。

    “江奕同志,经研究,安排你到安全监管科工作。”局长曾力明很客气,微笑鼓励江奕说道。

    “年轻人,好好干。”

    “谢谢曾局长。我服从组织安排。”江奕回答道。

    回想起自己第一次到县经委报到时受到的冷遇,江奕感觉局长曾力明,似乎比秦高明对人客气很多。

    随后,由安全监管科的科长姚长国,带江奕到安全监管科,去找到自己的办公桌。

    “这是新来的江奕。”姚长国向科室的人介绍道。

    科室里另外还有四个人,跟江奕点了点头,看不出有多少热情。

    安全监管科这间办公室,是一间大办公室,加上江奕,现有六个人。

    除了科长姚长国外,还有两位副科长,叫黄洪峰和龙世全;另外还有两名老同志,叫唐全才、左友清。

    县煤炭局的办公楼是三年前修建的,资金来源当然是煤矿管理费。

    办公楼临街而建,一共三层,一层是门面,二、三层为办公区域。

    二楼有局办公室、财务科、局长办公室,副局长办公室,大会议室;

    三楼有技术科、安全监管科、机关工会、政工科。

    昌龙县是全国的产煤大县,煤矿数量多。

    最多的时候是在1992年,昌龙县当时煤矿数量超过两百家,但鱼龙混杂,一些煤矿规模很小,开采条件恶劣。

    后来经过一轮整治,关掉了几十家煤矿,保留下来的有120家煤矿。

    这120家煤矿,有5家是县属国有煤矿,其余全是乡镇小煤矿。

    昌龙县共有22个乡镇,全县120家煤矿,分布在其中的15个乡镇。

    煤矿安全监管科的六个人,分成了三个监管组,每个监管组两人。

    科长姚长国、副科长黄红山、龙世全分别作为组长,各带一个监管组。

    之前,姚长国与另一名老同志一个组。江奕考到煤炭局,局里就把那位老同志调整到局机关工会去养老了。

    江奕就接替了那位老同志,与姚长国一个组。

    黄红山与唐全才一个组;龙世全与左友清一个组。

    作为科长,姚长国除了自己带着一个监管组以外,还要主持科室的日常工作。

    煤炭局把全县120家煤矿按照分布情况,把煤矿也分成了三个监管片区,由这三个监管组,各负责一个片区的安全监管。

    每个监管组不仅要负责安全监管工作,还得各自负责,对所管片区的煤矿收取管理费。

    也就是说,姚长国和江奕这个组,要负责40个左右煤矿的安全监管,还要负责收取这些煤矿的管理费。

    江奕坐到了自己的办公桌,整理了一下桌上的东西,马上到二楼局办公室,去领取了一些办公用品。

    回到三楼办公室,刚坐下,姚长国拿着一本小册子递给了江奕。

    “这是《煤矿安全规程》,你要多学习,尽快熟悉。”姚长国说道。

    “管煤矿安全必须得下井,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姚长国说着这话,对江奕这个愣头青,不免有点担心。

    “好的,科长,我会认真学习的。”江奕态度诚恳地回答道。

    江奕知道,自己大学是机械专业,与煤矿专业风马牛不相及,必须要尽快熟悉煤矿专业知识,才能胜任工作。

    “我看你细皮嫩肉的,不一定吃不消这活。”副科长黄红山一脸不屑的说。

    “而且对煤矿安全也一窍不通的,还不如早一点,到其他轻闲点的科室去养老得了。”

    这黄红山虽说是副科长,但与科长姚长国一向不对付,工作上不太听姚长国的。

    所以,对刚来的江奕也不太友好。

    姚长国没有做声,只是斜了一眼黄红山。

    江奕初来乍到,本想着与人为善。

    但听到黄红山这话,明显是在侮辱人。

    “黄科长,我现在确实什么都不懂,但是我可以学,没有谁一生出来,什么都懂的?”江奕不甘示弱。

    “哼哼,走着瞧吧!”黄红山轻蔑地笑着。

    跟黄红山一个组的唐全才,脸上也露出了一丝轻蔑的笑。

    而另一组的龙世全和左友清,面无表情地坐在办公桌前,忙着自己的事。

    姚长国四十岁,只是初中文化,参加工作时,就在县国有煤矿富胜煤矿当工人。

    后来当上煤矿安全员、安全科长。

    五年前,调入煤炭局安全监管科当副长,前年开始当上了科长。

    姚长国也不太看好江奕,觉得他虽然是大学生,但是监管煤矿安全,必须要有丰富的现场经验,这些江奕是一点都没有的。

    如果江奕不尽快熟悉业务,姚长国自己的压力就大了。

    监管组承担着繁重的监管责任,工作上一点也不能马虎。

    收取管理费,局里也是跟每个组下了任务的,也不能拖后腿。

    姚长国准备明天开始,就要带江奕到煤矿去下井,让他体会一下煤矿井下是个什么滋味。

    江奕第一天,就坐在办公室学习那本《煤矿安全规程》。

    他学得很认真,但是如同看天书,一点都没有看懂。

    什么一通三防(矿井通风,防治煤尘、防治瓦斯、防治矿井火灾。)等等专业术语一概不懂。

    江奕想着,如果理论不联系实际,就只是这样学规程,自己没有井下实践,是没有办法弄明白的。